企业应该怎样树立诚信氛围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admin
什么是诚信?“诚”为诚实,是语言和内心的一致,诚者,指真心实意,实实在在;“信”为信用,为语言和行为的一致。信者,指遵守诺言,实践成约,从而取信于人。“诚信”,是诚实与信用的一致,即以诚待人,取信于人。社会提倡诚信,可以让人际关系融洽,更好地沟通,减少纠纷,没有诚信,人与人之间就会出现尔虞我诈等丑恶现象,败坏社会风气,破坏社会的稳定;诚信是企业的立企之本,与企业的品牌与顾客商誉价值紧密相关,失去顾客的信任,企业的经营将一落千丈。诚信是商品社会的社会契约之一,是市场经济有序发展的前提,也是企业健康发展的保证。诚信是人或组织的诚实性和信用程度,它体现在一个人(或组织)的个性、价值取向之中。传统上讲,诚信就是一个人的可靠程度和可信任程度,它是人品的核心部分。人们对诚信的理解,以前主要局限于一个人诚实的程度,后来则扩展到可靠性、责任感、社会依从性和抗上性等方面。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诚实和信用是整个市场机制正常运转的基础。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各种经济实体以信用为中介进行形形色色的交易,信用交易超过整个交易量的80%。人类社会步入信息社会后,快捷而有效的信息已经成为一种至关重要的资源,如果市场中信用缺失,市场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假信息,就会干扰正常的投资、贸易、信贷业务,增大市场交易的难度和摩擦,扭曲资本市场的融投资功能,降低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给企业和市场的健康发展带来巨大的危害。因此,安全可靠的信用交易体系不可或缺,它既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又是经济运行的稳定器。
作为一个正在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国家,诚信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尤显重要。然而,恰恰相反,事实上我国市场上极度缺乏信用,由此导致一些重大的经济案件频频发生,造假、欺诈行为猖獗,已达到了一定程度的泛滥,如不久前造成“大头婴儿”的劣质奶粉事件;刚刚发生致使多人死亡的广东假酒事件;前不久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报道的深圳外贸骗局事件;以及一些上市公司董事长违规操作,事败后携款潜逃的“丢人”事件等等。这些失信行为严重威胁到人们群众的健康安全,动摇和打击了他们对企业的信任,恶化了企业的经营环境,也损害了守信企业的利益。因此,建设互信机制,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评价体系,从机制上排除失信的人和企业,是政府和相关部门急需解决的问题。
诚信是企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对一个企业来说,诚信可划分为内部诚信和外部诚信,外部诚信是企业所处市场经济环境中的诚信,是企业诚信;内部诚信则存在于员工与其工作岗位、员工与员工以及员工与管理层之间,是员工诚信。
在我国的许多企业中,企业内部诚信及内部诚信管理存在着相当大的问题。首先表现在员工的某些反生产行为上,理论界将那些对工作绩效有负面影响,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界定为反生产行为。反生产行为属于企业中典型的“双违”行为,不是违反国家法律,就是违反企业的规章制度,是非常明显的损公利己行为,它们干扰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其中最主要的形式是盗窃。根据美国有关部门的统计,全美仅仅因为员工偷窃一项就给企业带来了数百亿美元的损失,白领的盗窃行为每年所造成的损失是每年街头盗窃行为所造成损失的10倍。而在日常工作中,一些员工把企业办公用具视作私有物产随意处置的现象也是司空见惯。
其次,在企业内部诚信中,一种表现得最普遍、也让人比较难以察觉的不诚信行为应该是员工对待本职工作的态度,即员工的职业化问题。在企业中,公司经理作为高级管理岗位,有所谓的职业经理人之称谓。而对于一般员工,企业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实际上他们也存在着一个职业化的问题。米卢说:“态度决定一切”,全体员工只有具有职业工人的精神,才能去除各种形式主义,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但是,在许多企业中,员工能按岗位章程保质保量完成自己本职工作的很少,长期以来,我们看到在企业中,存在着大量的花拳绣腿、虎头蛇尾、好人主义等种种形式主义现象;人浮于事,碰到事情互相推托、遇到责任互相推诿、遇到荣誉争相邀功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些使企业总体工作质量不高,办事效率低下。
员工是企业一切发展的基础,企业要得到发展,必须依靠本企业内部员工齐心协力的工作,企业向前发展质量的好坏,也来源于企业全体员工本职工作质量的好坏。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可以为企业的发展制定宏伟的战略,制定严密的战略实施计划,可以为企业设计全面、完善的规章制度,但是制度的具体实施及实施后的效果则取决于员工贯彻、执行的力度,否则再完美的制度也只是一纸空文。而作为制度本身来说,实际上也不可能把所有的方面规定得清清楚楚,因此,员工对待工作的态度,即员工的职业化程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员工诚信,员工的职业化不是随着企业的设立而天然存在的,需要经过长期的建设与培育,需要企业进行诚信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诚信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部分,是人力资源管理在深度上的发展。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如何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一直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岗位管理、绩效管理、薪酬管理,这3p管理在管理职能众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占据着中心地位,成为实施科学管理的基础,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也是实施员工职业化建设和企业诚信管理的主要手段。
对岗位进行管理,就要对企业所需岗位进行科学分析和设置,形成岗位说明书,对岗位在组织中的地位及同其它岗位之间的关系,岗位的职责、任务和工作目标以及岗位的工作环境、条件及岗位的入职要求作出规定和说明。使员工明确自己的工作内容和职责,本着认真守信的原则切实做好本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针对工作业绩完成的好坏,企业应该设计一套指标体系对员工绩效进行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体现在员工的薪酬中。科学绩效和薪酬管理才能实现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同时倡导创建学习型企业,加强员工岗位培训,提高工作技能,使员工个个成为岗位能手、技能专家。有时员工岗位诚信的缺失并非其主观努力不够,而是客观能力的缺失。
其次,企业文化对员工的诚信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常言道:“小型企业靠人治,中型企业靠制度管理,大型企业靠文化管理。”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经营过程中形成并为企业内部广大员工所认同的价值观、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这些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对员工的行为有强大的导向作用与约束功能,在无形中使员工自动修正自己的行为,把企业的要求转化为个人的自觉行为。因此,加强员工诚信管理,就要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用企业强大的文化去影响员工的个人行为。
毫无疑问,当社会生活中诚信成为一种稀缺资源时,企业的经营将举步维艰,很难得到发展。如果缺乏外部诚信,很多遵守诚信的企业会感到在经济大潮中孤掌难鸣,势单力薄;如果缺乏内部诚信,企业内部形式主义盛行,效率不高,缺乏竞争能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只有加强法制建设,才能建立完善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才能有讲求诚信的企业外部经营大环境;加强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才能形成良好的内部诚信氛围,这样,企业才能得到正常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