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击上海特殊群体出行难:谁挤占了他们的专道?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admin
挤车难,已经成为大城市居民普遍的感叹。常人都难忍拥挤之苦,更别说一些特殊群体了。日前,笔者在上海分头目击了孕妇、老人和盲人的出行。
孕妇:“挤不上,站不稳,下不来”
冬天的上海,梧桐萧瑟,一位孕妇站在路边等出租车。天冷风大,来的车大多数有客,好不容易来了一辆空车,她走了几步却又停了,原来已经有人身形矫健地抢先上了车。
她姓王,已经怀孕八个多月了,今天是去医院做常规检查的。“打车难啊,”她说,无奈地苦笑着。“不要说我抢不过年轻人,就连五六十岁的老太太都抢不过。不敢抢啊,怕颠坏了宝宝。”
据她说,还有一次下雨,她等了很久都打不到车,只好上了112路。上车时倒还好,但是下车时人太多,居然挤不下去,硬是多“站”了一站地,走回头路回家。“一般都不敢挤公交,让座是几乎不敢想的。记忆中,只有一两次有人让座,都是中年妇女,男人和年轻女子根本不会理睬你。就算让座也有人‘抢’,除非让座者拍着自己的肩照顾我坐下。坐公交困难重重:首先是挤不上,然后是站不稳,最后是下不来。”她说。
笔者又采访了怀孕已四个多月孙女士,谈起出行难,她是一肚子苦水,有一次甚至因为坐公交过于颠簸导致先兆性流产,“现在看见公交就害怕,一些司机开车太野蛮了,启动和刹车转弯都非常急,路上太颠了!”地铁也给了她痛苦回忆:“地铁是稳当些,可人多。有一次就是人特别挤,我微微弯下腰想要保护一下孩子,结果碰到了后面的人,她还大声嚷嚷,干什么呢!怀孕怎么了,怀孕打车去!听了心里特别寒。”
老人:“最怕在车上摔倒”
家住上海市漕河泾的陶老伯常常乘地铁到上海图书馆看书,他说,虽然现在上海的地铁站设有老弱病残孕专用候车通道,但他似乎从来没见过专用通道能够“专用”,站在专用通道前的常常就是年轻力壮的年轻人。连专用通道都不留给老年人,还怎么指望上车后他们能为老年人让座?
地铁涨价后,为了节省交通费,陶老伯出行时会尽量选择乘公交车,但乘公交车也有麻烦。> 公交车在行驶时显然没有地铁平稳,汽车的轻微抖动、刹车、乘客拥挤或上下车时,磕磕碰碰是难免的事情,更不要说腿脚不太灵活的老年人了。而且年纪大的人腿脚不太灵活,上、下车速度常常比年轻人慢,时常被人推推挤挤或给脸色看。
陶老伯说,上海大多数公交都是自动投币的,以前,他总是一上车就忙着投币或刷交通卡,但有一次,他刚上车,还没站稳车就启动了,他一个踉跄,幸好当时有好心人扶了他一把,才没有摔倒。有了先前的教训,现在,他每次上车后就立即靠住前门边的扶手,并牢牢抓住投币箱前的扶手,等车启动平稳上路后才抽出一只手来投币或刷交通卡,但另一只手仍会紧紧抓住把手,以免摔倒。
盲人:谁挤占了我们的专道?
早上八点,正是上班高峰期。盲人老孙被女儿搀着,拄着拐杖,在上海一号地铁线终点莘庄站的盲道上小心翼翼地走。站台上有一个候车位用栏板拦起来成了“老弱病残”乘客的专用候车区,不过等老孙走到的时候,那里早已被上班族挤得满满当当,看不见一个“老弱病残”的人。
老人眼睛看不见,年纪又大,跟一群年轻力壮的“上班族”挤在一起实在受不了的。他跟女儿说:“我们等下一班车吧!”
下一班地铁在两分钟后驶进站台。老孙看不见,但他感觉得出身旁人潮的急躁和推搡,他拉一拉女儿的衣角,知趣地退在一边。
莘庄地铁站的一位工作人员说,从去年11月起,地铁公司就在站台上专门为“老弱病残”乘客设置了这样一个“温暖”候车区,并用醒目的标识标出。不过在上下班高峰期,总是被一般的乘客占据,人太多太挤,他们也顾不了那么多。在平时,站台上行人不多的时候,老人和残疾人随便在哪个乘车口都可以等车,不一定非得去照顾专区。他无奈地说:“照顾不到,也没有办法。”(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