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非法吸纳公众存款案的警示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admin
4月5日,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法院开庭审理一起涉嫌非法吸纳公众存款案。站在被告席上的是只有中专文化水平的丹东市妇女儿童医院护士李爱民。
在过去十余年时间里,李爱民一手垒筑起的“个人钱庄”,非法吸纳公众存款高达1000余万元。她吸纳存款的对象既有身边的同事、同学、朋友、邻居等熟人,也不乏当地“社会名流”。
李爱民非法吸纳活动屡屡得逞,其教训发人深省,给那些急于致富的善良人们再一次敲响了警钟。
初尝甜头走上不归路
2月26日中午,记者在丹东市看守所见到了李爱民。
今年51岁的李爱民阅历非常简单,小学毕业后就到大连某部队当兵,那时她才16岁。其间,经部队护培班培训取得了中专文凭。从部队转业后,她被分配到丹东市妇女儿童医院节育门诊当护士。
“我第一次集资大约是在1990年,当时一个做珠宝生易的亲戚找到我说:‘嫂子,我手头急需5万元钱,你帮我借一下,我给你高利息。’于是我把科里的同事都调动起来了,很快凑够了5万元。”
这就是李爱民“个人钱庄”的第一笔交易。李爱民这样表达她组织钱的能力:“朋友缺50万元,我半天能组织上;缺200万元,2天内就能组织上。”从这以后,初尝甜头的李爱民似乎悟出一条暴发之路,这就是“借鸡生蛋,借钱生钱”。于是她把护士工作当成第二职业,将更多的精力放到从民间集资,然后再放高利贷,苦心经营自己的“个人钱庄”。
司法机关初步查实,到案发时,李爱民通过非法吸纳公众存款放贷的1600多万元人民币中,有900多万元未收回。在169名报案的受害群众中,最多的李爱民尚欠四五十万元没有还,最少的也有2万多元。
赢得信任的“奥秘”
曾与李爱民一同工作过的同事、领导均这样评价她:“性格外向,平时说话办事大大咧咧,挺讲信誉的。”受害群众在说起对李爱民最初印象时,也都这么说李爱民的丈夫曾任丹东某国有企业的保卫处长,以往的口碑也不错。这也是受害群众甘愿倾囊而出,把钱放心交给李爱民的一个原因。李爱民非法吸纳存款的经济诱饵是给付远高于银行同期利率的利息。
受害人赵丽洁是丹东市妇女儿童医院的退休职工。2001年冬天,李爱民把她喊到家中,说自己外面有大买卖,动员她存些款。赵丽洁就问:“这么干合法吗?”李爱民回答:“合法。”赵丽洁又问:“你做生意赔了咋整?”李爱民生气地回答:“你这点钱儿算个啥,我没有资金,咋能干这个!”经李爱民这样一劝,赵丽洁就分两次把家中的全部储蓄加上借亲属的共17.7万元钱交给了她。李爱民在出具的借条上写明:“使用一年,年息1.2厘。”
从2002年9月起,李爱民就不在单位上班了,一方面要躲避债权人的追讨甚至殴打,同时到外市、外省催债。赵丽洁从此再也没有看到李爱民,17.7万元至今一分未能拿回来。赵丽洁老人悔恨不已地向记者说起这件事的教训:“法律意识太淡薄了,再加上看到一些领导也往她那存钱,经她花言巧语一说,就上了当!”
丹东八中校办工厂退休职工王梦乔患直肠癌、乳腺癌多年,经不住邻居李爱民的劝说,就向亲属撒谎要治病借了20万元钱,连同自己家里的2万元一起拿出来,交给李爱民。她痛哭流涕地说:“一次李爱民把账本给我看了,市公安局、检察院都有人往里放钱,我就相信了,哪想到她会这样狠心不还钱呀!”
据了解,在2000年以前,李爱民对借给她钱的人基本都兑现承诺:利息一分不少,什么时候想取钱都行。她的“个人钱庄”轰然倒塌,缘于她放出的贷款在2002年左右无法收回,陆续出了“窟窿”,资金链彻底断裂。据丹东市振兴区检察院办案人员介绍,李爱民放贷对象至少涉及到22个个人和单位,其中多数是丹东市的房地产商、洗浴中心老板等私营业主,不太讲诚信,而李爱民放贷给他们“无抵押担保”,是一种“信誉贷款”,风险注定非常大。
铲除“个人钱庄”生存的土壤
“这些放贷户我都是经过认真考察的,主要是我认可他们的人品,他们也知道我的钱是从老百姓里集来的,可谁想到他们这么损呀!”记者在看守所里见到李爱民时,她仍这样天真地看待自己的行为。她甚至信誓旦旦地向记者保证:“我服刑出狱后,一定有能力要回钱平这些‘坑’,我绝对有自信,我还能站起来!”
丹东市公安局负责侦办此案的黄金崇警官说,其实李爱民的放贷对象很杂,她曾借给一位个体户6万元,这个人用这笔钱吸毒,后来死了,我们办案时为了核实这个人的身份,最后在火葬场才得到确认。李爱民放贷最大的一笔有400多万元,2001年一个印尼籍“结义姐妹”李晶找到李爱民,说在印尼有一个冷库项目想在丹东找投资伙伴,李爱民听后欣然拿出400万元入股,结果这400万元如同“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李晶也从此消失得无影无踪。
说起李爱民非法集资屡屡得逞的原因,丹东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支队长姜耀升总结出两点:一是老百姓贪图小便宜,不考虑风险因素;二是群众法律意识淡保丹东市振兴区检察院检察长于春良则补充一点,个别地方官员参与这起非法集资,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最后受损失的多是普通老百姓,这个教训是深刻的。
辽宁社科院财政金融所所长张献和研究员指出,这起重大非法吸纳案造成严重后果,反映出我们在诸多相关领域还有不完善的地方,如地方的金融监管不到位,有关金融监管机构对这个存在十余年的“个人钱庄”竟没有察觉。
如何铲除“个人钱庄”生存的土壤,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