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登录        电话咨询
隐藏在骗局后的商机!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admin
日前,已被职能部门注销了从业资格的湖北拍卖有限公司,竟然导演了一出“湖北科技成果拍卖会”的骗局。据报道,作为湖北省的首届科技成果拍卖会,共有22项科技成果参加拍卖,起拍总标价1.5亿元,现场成交4项,成交额48.7万元。连科技成果持有人也没有想到,场上举牌者全是托儿。最后,委托拍卖合同成了一张废纸。由于这是湖北省第一次以拍卖的形式转化科技成果,拍卖会自然备受瞩目,吸引了从中央到地方的22家媒体参与报道。
   当然,这出骗局带给我们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比如,为何一家“三无”公司竟能躲过行业主管部门、工商管理部门的监管;为何没人发现拍卖会的另一承办方“武汉科技项目市场”不是法人单位,没人看拍卖公司的资格证书、对举牌者验明正身,直到委托拍卖合同书被收回,拍卖公司自我披露拍卖现场的举牌人是他们“有意安排”的,才使骗局大白于天下……
   但是,笔者也从骗局的背后看到了商机,即我国的科技成果亟待推广转化。
   随着科技兴国战略的推行和市场经济的活跃,我国的科研创新发明活动焕发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仅以天津市青少年科技中心的一项统计为例,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天津市每年获得市级奖项的科技成果都有100多项。而从湖北骗局来看,参与科技创新的队伍同样是庞大的。科技成果持有人既有在校的学生,也有退休的高级工程师。
   但科技成果要走进人们的生活,还需要一个科技成果产品化、商品化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恰恰是我们的“软肋”。仍以天津为例,在天津青少年获市级奖项的小发明中,绝大部分都成了陈列柜中的“文物”,仅有多功能学生座次表一项申请了专利,由浙江一家企业生产,目前,首批价值近10万元的产品已投放市场。就全国而言,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同样很低。不少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专利技术由于“长在深闺人未识”,最后成了“白头宫女”。
   科技成果不能及时得到转化,固然有市场风险和运作风险的原因,但也与科技成果推介活动少、形式单一有直接关系。举行科技成果拍卖会,让专利技术持有人与竞买者坐在一起,以竞价的方式提高专利技术的推介价值,无疑是一种值得关注和推广的好形式。笔者建议相关从业者发挥聪明才智,为科技成果的转化多架几座类似的桥梁。作为职能管理机构,也应主动参与,出谋划策,搞好监督,规范拍卖程序和市场秩序,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更加宽广的舞台。这不仅是推介机构的分内之事,也是各级政府的职责。
 
相关法律知识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5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