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着高招办幌子收“广告费”(图)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admin
中心负责人让记者“小心点”
n本报记者洪东升/肖春道/实习生陈燕燕
通讯员赵肃岐/张杰文/图
本报讯两名大学毕业生,租了间不足20平方米的房子,打着《2005年福建高招信息》《2005年福建中招信息》两刊物的幌子,向全国数千家大中专院校发出征订广告通知及咨询会邀请函,然后收取低则700元,高达8500元的“广告费”。昨日,福州市金榕教育信息服务中心的两名人员涉嫌诈骗被鼓楼警方调查。
另据了解,省公安厅与本报将在本月15日至6月15日举行全省反诈骗宣传月活动,省公安厅将组织全省各地公安机关刑侦、治安、法制、宣传等部门,开展反招生诈骗、手机中奖诈骗、六合彩特码诈骗等11类诈骗咨询宣传活动,打击诈骗犯罪违法行为。本报今起开通反诈骗举报电话:0591-87095055,电子邮件:hds@hxdsb.com,敬请各位知情者踊跃举报,警方将依法查实处理。
【来信】汇去6500元久等无回声
近日,一名自称“知情者张老师”的读者写信向本报反映,有人打着“省高招办”的旗号,向大中专院校发出征订《2005年福建高招信息》《2005年福建中招信息》的通知以及咨询会邀请函,索要广告费,直到看到本报5月1日a6版刊登的《省高招办声明:有人冒名收取高招“广告费”》的报道后,他才明白自己被骗了。
这名张老师在信中说:前不久有个业务员来我校推销《福建高招信息》这本书,且声称是“福建招生考试中心”所办的“高校招生咨询会”的配套书籍,我当时以为是省高招办的人,便向该组织的账户汇去了6500元。那天看到贵报报道后,我马上拨通了那个业务员的电话,才知道那个所谓的“福建招生考试中心”及“福建省高招信息办公室”不过是一个虚假的组织,幕后操纵的其实是南门兜乌山路76号的“福州金榕教育信息服务中心”的老板林晓霖。据说,该组织一个多月来已骗走省内外高校“广告费”30多万元。
【暗访】一个小房间,连线上千所大中专院校
两日来,记者在知情者指点下进行外围走访及踩点,福州金榕教育信息服务中心负责人林晓霖始终以“电话里说不清”为由挂断电话,但又不愿与记者见面。
昨日上午10时许,记者再次来到福州金榕教育信息服务中心所在地———福州市乌山路76号的一幢大厦内。在317室内,记者看到,不足20平方米的房内摆着5张桌子,桌上除了几部电话,就是上百张的写满全国各大中专院校联系方式的纸张,3名二十来岁的女孩正忙着往各院校打电话。
5分钟后,其中一名女孩见记者在旁,便警惕地问找谁。说话间,屋外进来一名二十来岁的男子,上下打量记者,记者佯称是学校工作人员,问其是否收到学校汇来的6500元。旁边的另一名女孩问记者:“是不是汇到民生……”还没说完,刚进来的那名男子便打断女孩的话并使了个眼色,并要求记者出示证件。该男子还想抢记者手中的一份各院校联络方式及汇款情况。记者只好拨打110报警。
【警方】涉嫌诈骗,移交经侦大队查处
面对110巡警,该咨询中心的负责人林晓霖等人拿不出营业执照及相关合法证件,被警方带回安泰派出所。
经查,两涉案男子一名是老板林晓霖,另一名就是要求记者出示证件的陈某,两人自称是大学同班同学。三名女孩是来自三明、福州等地高校的在校生,是他们雇来的,负责每天电话联系从网上下载的大中专院校招生办负责人或校长,以“高招办”名义动员各校在《2005福建高招信息》做广告及参与咨询会,收取700~8500元不等的广告费。
警方调查还发现,该咨询中心桌上有一个文件夹,夹中有来自各高校的合同回执单及电汇单,少则700元,多则6500元。目前,此案已移交鼓楼区公安分局经侦大队办理。
【连线】咨询会及出版期一推再推
随后,记者通过电汇单上的联系方式,找到了几所受骗学校的相关人员。东北农业大学成栋学院高招负责人唐宝说,3月底接到福州市金榕教育信息服务中心印发的《2005福建高招信息》广告刊登事宜及高招咨询会通知,4月底向该中心账户电汇了6500元。但该咨询中心原定5月14日要在“福建教育宾馆”报到并举行高招咨询会,打电话联系“福建教育宾馆”时被告知并无此活动。该校才警觉起来。
无独有偶。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招生办负责人告诉记者,该校也是4月底汇款6500元到该咨询中心,但久久未接到咨询会报到通知。
【省高招办】并无此刊物及咨询会
福建省高招办有关人员得知此事后,再次郑重声明,省高招办到目前为止,从未授权或委托任何团体、机构举办“2005年高招咨询会”、编辑所谓《福建高招信息》之类的书刊。省高招办也接到省外几所高校的投诉,正准备向警方报案。高招办如有组织或委托有关单位联办“高校招生咨询会”以及编辑书刊、发布有关招生信息,均会事先以正式公函通知,并通过媒体发布消息,请有关单位注意识别。
谨防高招骗局
目前市面共有八大招生骗术。骗术一:冒充高校人员行骗。骗术二:混淆教育形式进行诱骗。骗术三:声称“低分高录”进行哄骗。骗术四:声称可以搞到“内部指标”进行哄骗。骗术五:号称“自主招生”进行诈骗。骗术六:凭借“定向招生”进行诈骗。骗术七:利用少数新机制高校违规招生进行诓骗。骗术八:搜索录取信息进行欺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