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
登录        电话咨询
重庆市社会团体管理办法

(1995年5月29日重庆市人民政府第72号令发布,1995年6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障公民结社权利,加强对社会团体的管理,根据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关联法规:国务院行政法规(1)条    

    第二条   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社会团体,必须按本办法核准登记后方可开展社会性活动。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条   经核准登记的社会团体,依照其登记的章程活动,受法律保护,全体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干涉。


    第四条   社会团体必须遵守法律、法规和规章,自觉接受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的监督和管理。


    第五条   本市社会团体的登记管理机关是市民政论局和各区市县民政局。

 

第二章 管辖

    第六条   成立全市性和跨区市县的社会团体,由市有机业丿主管部门进行资格审查后,向市民政局申请登记。
  成立各区市县的社会团体,由区市县的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进行资格审查后,赂区市县民政局申请登记。


    第七条   全国性、全省性和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社会团体在本市设立会赴、派出或分支机构,应当持原登记管理机关证明文件,向市民政局备案,并接受监督管理。
  全市性社会团体在区市县设立派出或分支机构,应当经市民政局批准,接受当地民政局的监督管理。

 

第三章 成立登记

    第八条   凡申请成立社会团体,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有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反映成员意志的章程;
  (二)有负责人和20名以上成员;
  (三)有固定的办公或联络地地址;
  (四)有必要的资金或经费。
  学术性社会团体还应当有学科带头人。


    第九条   申请成立社会团体,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递交下列材料:
  (一)申请书和可行性报告;
  (二)资格审查文件;
  (三)章程;
  (四)会长(理事长)及秘书长候选人简历;
  (五)成员或会员名册;
  (六)办公用房产权或使用权证明;
  (七)资金信用证明。


    第十条   社会团体章程应当载明下列内容:
  (一)名称(法人社会团体应当有英文译名);
  (二)宗旨;
  (三)活动地域和业务范围;
  (四)会员资格和权利义务;
  (五)组织机构产生程序和职权;
  (六)负责人产生程序、职权范围和任职期限;
  (七)章程的修改程序;
  (八)社会团体的终止程序;
  (九)经费来源及财务管理;
  (十)其他事项。


    第十一条   社会团体的名称应当与其业务范围、成员分布、活动地域相一致。
  非全市性社会团体的名称应当标明所在地的行政区划名称。


    第十二条   在同一行政区域范围或同一行业内,不得重复成立相同或相似的社会团体。


    第十三条   登记管理机关在收到登记申请书后10日内作出受理或不受理的决定;受理申请后30日内,应当作出核准登记不予登记书面答复。
  申请人对登记管理机关不予登记决定不服的,可在接到答复后10日内,向上一级登记管理机关申请复议,上一级登记管理机关应当在30日内作出复议决定,并报本级人民政府备案。


    第十四条   经核准登记的社会团体,由登记管理机关发给《社会团体登记证》。符合法人条件的,发给《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


    第十五条   经核准登记的社会团体,凭登记证按照有关规定刻制印章和开立银行帐户,其启用印章、帐户、会员证样张应当报送登记管理机关备案。

 

第四章 变更和注销登记

    第十六条   社会团体改变名称、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就事业务主管部门、办公或联络地址,应当经原资格审查机关同意后10日内向登记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


    第十七条   社会团体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向原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
  (一)非法人社会团体变更为法人社会团体的;
  (二)完成了章程规定的宗旨和任务的;
  (三)会员数额不足20人的;
  (四)两年内不开展活动或自行解散的;
  (五)无经费的。


    第十八条   社会团体办理注销登记应当持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签署的注销登记申请书、业务主管部门审查意见,债权债清结证明和登记证书及印章,到登记管理机关注销登记。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十九条   社会团体的业务活动受有关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


    第二十条   社会团体的业务主管部门可由登记管理机关委托有能力进行资格审查和业务指导的单位承担。
  社会团体的业务主管部门,应当配合登记管理机关对社会团体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十一条   登记管理机关履行下列职责:
  (一)监督社会团体遵守法律、法规和规章;
  (二)监督社会团体依法登记;
  (三)监督社会团体按核准的章程活动;
  (四)监督社会团体的财务收支;
  (五)督促社会团体按时接受年度检查。


    第二十二条   社会团体接受国内外赞助或增赠的款物,应当报送登记管理机关备案。


    第二十三条   社会团体应当按照规定的标准收取会员会费。


    第二十四条   社会团体依法兴办经济实体或对社会开展有偿服务,其批准文件应当抄送登记管理机关备案。


    第二十五条   社会团体兴办经济实体和开发有偿服务取得的财产,属社会团体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侵占。


    第二十六条   社会团体举行重大活动应当事前报告登记管理机关或业务主管部门。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七条   社会团体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登记管理机关可给予警告、责令停止活动、撤销登记的处罚:
  (一)申请人隐瞒事实或采取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登记证书的;
  (二)应当办理变更登记而不办理的;
  (三)不接受年度检查的。


    第二十八条   社会团体超过规定标准收取会费的,由登记管理机关责令退还,并可处多收部分1至3倍的罚款。


    第二十九条   凡涂改、转让、出胜登记证书情节轻微未构成犯罪的,由登记管理机关责令其停止活动或撤销登记。


    第三十条   社会团体逾两年未开展活动的,登记管理机关可责令其改正或撤销登记。


    第三十一条   社会团体从事危害国家利益活动的,由登记管理机关予以警告、责令其停止非法活动,直至予以取缔。
  社会团体被撤销登记或被取缔,由登记管理机关予以公告。


    第三十二条   未经核准登记擅自以社会团体名议活动不听劝阻的,由登记管理机关责令解散。


    第三十三条   登记管理机关醒外社会团体的违法行为,应当查明事实,依法处理,并将处理决定书面通知社会团体。


    第三十四条   拒绝、阻碍阻碍登记管理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处罚;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关联法规:全国人大法律(1)条    

    第三十五条   社会团体对登记管理机关的处罚决定不服,可在接到处罚决定书后10日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或上一级登记管理机关申请复议;
  复议机关应当在30日内作出复议决定。对复议不服的,可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社会团体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复议或诉讼期间,除受警告处罚的社会团体外,受其处罚的社会团体应当停止一切活动。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具体执行中的问题,由重庆市国政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自1995年6月1日起施行。

相关法律法规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5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