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
登录        电话咨询
农业部关于做好2004年棉花生产工作的通知

各产棉省(自治区)农业(农林)厅(委员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
  当前,我国棉花生产面临着新形势和新问题。2003年全国棉花减产,总量供不应求,棉价上涨;今年,棉农积极性提高,棉花生产全面回升;棉种供给趋紧,质量下降,亟待加强市场管理;棉花品质结构不尽合理,适应市场难度增加;棉花产业化程度低,竞争力不强;棉花供求平衡的国际依存度越来越大,竞争愈加激烈。为了健康稳定地发展棉花生产,提高棉花的供给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加强对棉花生产的宏观指导
  2003棉花年度以来,由于纺织品出口形势好转,纺纱用棉增加,棉花价格回升,种棉比较效益增加,棉农生产积极性提高。据了解,今年棉花生产全面回升,如山东、河北等省棉花面积增幅在20%以上,江苏、湖北等省在10%左右。对此,各地在生产指导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防止棉花生产向非适宜区发展。我国棉区几经调整,布局基本优化,单产稳步提高,要巩固结构调整的成果,提高棉农的风险意识,防止在重病区、分散区及风险区扩种棉花。二是我国棉花主产区也是粮食主产区,要协调好粮棉关系,既要遵循市场规律,尊重农民种植的自主权,又要顾全大局,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做贡献;三是积极发展优势区域的棉花生产,提高单产,提高综合效益,增加棉农收入;四是近期棉花价格居高不下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加上去年棉花收购质量差等因素也将影响下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当前的高价位将难以长期持续,各地要引导棉农增强风险意识,不要盲目扩大棉花种植面积。根据目前国内外棉花市场的情况,2004年棉花生产的总体要求是,健康稳定地发展棉花生产,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全国棉花面积稳定在8000万亩,皮棉产量达到580万吨左右。
  二、努力提高棉花质量
  当前,棉花生产仍存在品质类型单一、结构不合理,品种多、乱、杂的问题,随着纺织品向多元化发展,对棉花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品质优良、一致性好的专用棉需求量增加。提高棉花质量的关键是选用优良品种和加强质量管理。结合近几年“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对三大棉区主栽品种纤维品质测试的结果,各棉区的主攻方向是:西北内陆棉区要大力推广产量和品质,内在和外观品质协调的当家品种;黄河流域棉区要加大对现有转基因抗虫棉品种的筛选力度,推广有突破性的品种;长江流域棉区要继续扩大高品质棉和杂交棉的种植面积,增加高等级棉花的供给能力。各棉区都要进一步优化品种和品质结构,搞好品种布局,坚持一县1-2个品种,推进规模种植,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纺织原料生产基地。同时,积极宣传棉花国家标准,指导棉农采摘棉花进行“四分”(分摘、分存、分晒、分售),防止混等、混级;使用棉制品包装物,禁止异性纤维混入,保证棉花质量。
  三、积极推进生产集约化
  集约化是我国棉花生产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在种植优良品种的同时,推广高产、优质、节本、增效的技术和模式,实现棉花生产的优质高产高效,增强竞争力。按照棉花标准化、集约化生产的要求,西北内陆棉区主要推广“矮、密、早、膜”配套技术和膜下滴灌技术,减少用水,节约劳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益;黄河流域重点推广麦棉套种技术、棉菜间作模式、地膜覆盖技术以及转基因抗虫棉栽培技术,统筹粮棉生产,增加棉农收入;长江流域棉区重点推广育苗移栽、地膜覆盖栽培以及棉田多熟栽培技术,节省棉种用量,提高产量和品质,不宜盲目抢早播种。各棉区都要因地制宜地推广配方施肥、精量和半精量播种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常规技术。同时各地要广泛开展技术培训,普及植棉新技术,提高棉农的素质和劳动技能。
  四、切实加强棉种市场管理
  去年棉花收获期间,黄河、长江流域大部分棉区阴雨连绵,造成棉种含水量高、发芽率低、发芽势弱、合格种子数量减少。今年棉花生产回升,用种量增加,种子供不应求,部分地区棉种市场出现了无序竞争。对此,各地要结合3.15春耕农资打假护农活动,把棉种作为重要内容,突出抓好棉种市场的管理和整顿工作。要加强质量检测,公布检测结果,防止不合格种子进入市场;严禁销售、推广未经审定的品种,特别是抗虫棉,未经审定和基因安全性评价的品系(种),严禁商业化生产、经营和推广;坚决打击违法经营,严厉查处假冒伪劣棉种,切实维护种子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加强棉种数量调剂,对异地调种要强调同类型品种以及品种的生态适应性,防止由于品种不适应给棉花生产造成损失。在春播前,认真组织发布本地区的棉花主推品种,引导农民采用优良新品种。
  五、继续推进产业化经营
  1985年以来,国家和地方联合投资建立了250多个棉花基地县,这些基地县对稳定我国棉花生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进入新时期以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纺织加工布局向棉花产区的不断调整,棉花生产、流通、加工由计划经济时期的分割状态逐步向一体化转变,这就为推进棉花产业化经营创造了条件,也为棉花基地赋予了新的功能。因此,各地要抓住机遇,以棉花基地县的良种棉加工厂为依托,探索棉花产业化经营的途径,按照“基地加企业加农户”的产业化模式,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协调好生产、加工和纺织厂的利益关系,促进优质棉生产基地与棉纺企业和农户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推进产业化经营的健康发展。
  六、积极开展有关政策和发展战略研究
  近年来,我国棉花生产的宏观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入世以来,纺织品出口形势看好,棉花需求增加;国内棉花流通体制改革以后,市场主体大量增加;棉花生产基地逐步向产业基地转变;同时,我国粮食供求形势的变化也给棉花生产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这样的形势和变化,我国棉花生产应该怎样定位,如何发展,需要统筹考虑,综合研究,拿出对策。一是棉花产业化发展研究;二是研究良种棉加工厂改革问题,探索新的经营机制;三是加强棉花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研究;四是健全棉花生产预警机制的研究等。各主产棉区要组织行业内的专家,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开展棉花政策研究,为宏观决策发挥参谋作用。

2004年3月11日


相关法律法规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5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