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
登录        电话咨询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发布“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农林重大生物灾害防控技术研究”课题申报指南和组织课题申报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农林重大生物灾害防控技术研究”已通过科技部组织的专家论证。根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农业部会同国家林业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组织编制了《“农林重大生物灾害防控技术研究”课题申报指南》。现将《申报指南》印发给你们,请抓紧时间组织课题申报。
  联系人: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   张振华  陈彦宾  电话:64193078/3022
  国家林业局科技司   杨振寅  电话:84238700
  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司  岳宁   电话:82262017
 
农业部办公厅
二○○六年十月十六日
 
附件:《“农林重大生物灾害防控技术研究”课题申报指南》
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二○○六年十月
第一部分   申报须知
一.项目组织部门和实施年限
本项目由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共同组织实施。实施年限为2006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
二.项目总体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在重大病虫害区域性灾变监测与预警新技术,重大病虫害生物防治新技术和高效减量多靶标化学防治新技术,水稻、小麦、玉米、棉花、蔬菜和大豆重大病虫害的防控技术,农田恶性杂草控制新技术,生态林和商品林重大生物灾害综合治理技术,入侵种快速检测与监测、风险评估与早期预警、口岸除害处理、紧急处理与环境调控新技术,以及农林业入侵物种区域减灾与持续治理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大幅度提高我国农林生物灾害防控技术水平,为农林业发展、农村振兴和农民增收提供科学技术保障。
三.申报课题
课题1 重大病虫害区域性灾变监测与预警新技术
课题2 重大病虫害生物防治新技术
课题3 高效减量多靶标化学防治新技术
课题4 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
课题5 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
课题6 玉米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
课题7 棉花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
课题8 蔬菜大豆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
课题9 农田恶性杂草防控新技术
课题10 生态林重大生物灾害综合治理技术
课题11 商品林重大生物灾害综合治理技术
课题12 林业重大生物灾害防控新技术产业化与示范
课题13 潜在入侵物种口岸侦测技术
课题14 入侵物种快速检测与监测技术
课题15 入侵物种风险评估与早期预警技术
课题16 入侵物种口岸除害处理新技术
课题17 入侵物种紧急处理与环境调控新技术
课题18 农业入侵物种区域减灾与持续治理技术
课题19 林业入侵物种区域减灾与持续治理技术
四.承担单位选择
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以'公开申报、评审择优'的方式确定课题承担单位。
五.资金来源
本项目国家拨款9500万元。
六.申报资格和要求
(一)申报单位的条件
1. 具有坚实的工作基础和较强的技术优势;
2. 拥有承担本项目研究任务的学科带头人和相对稳定的技术队伍,学科与梯队结构合理;
3. 具有开展此项工作所必需的科研设施、安全条件及管理经验。
(二)申请负责人的条件
1.课题负责人须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并有固定单位(不包括在站博士后),年龄不超过60周岁(截止到2006年10月),无不良科研行为,从事相关研究或技术开发五年以上。课题负责人用于本课题研究时间不少于本人工作时间的60%,国内工作时间不少于9个月。
2.所有课题申请人均不得参与两项以上本项目课题的申报,且只能主持申报一项本项目课题。课题申报单位(包括联合申报中的任意一方)和主要申报人,对同一个课题不得进行重复或交叉申报。
3.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公务员不得主持本项目课题申报,事业单位(含研究机构)的专职管理人员参与课题研究时间低于工作时间60%的均不得主持本项目课题申报。
(三)申报要求
本项目要求以课题为单元进行申报。每份申报书要包含所申报课题的全部研究内容,并完成其所有技术经济指标。鼓励跨部门、跨单位、多学科联合申请,联合申报单位总数不得超过6个。
经形式审查,不符合上述规定的申请书视为无效申请,不参与专家评审。
七.申请文件的编制与递交
1.申请文件编写:要求语言精炼,数据真实、可靠。
2.申请文件构成:
  (1)申请函
  (2)申请人资格审查文件
  (3)课题申报书
  (4)课题预算书
  (5)附件(申请单位承诺函、联合申请合作协议、配套经费承诺函)
3.课题预算书须单独装订,与申报书一并提交。编制要求参照《关于2006年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课题)预算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国科财函[2006]12号)(见科技部网站www.most.gov.cn)。
4.申报工作自本指南公布之日起开始,申报单位必须根据《申报指南》要求参与申报活动。
5.申报材料一式15份,要用A4纸、4号仿宋字体打印、双面印刷,统一采用羊皮纸(皮纹纸)封皮进行胶订,请勿用塑料封皮等其它装订方法。
6.报送申请文件的截止日期:请各申报单位于2006年10月30日16点前,将申报文件(包括申报文件电子版)报送到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项目管理处,以签收时间为准,过时不再受理。受理单位对申报文件在邮寄过程中出现的遗失、延误或损坏不承担任何责任。
联系人:林友华   张新明
电  话:010-64195092    65085602
传  真:010-65085602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18号楼501室
邮政编码:100026
电子信箱:kjzxxmch@agri.gov.cn
第二部分  申报课题的研究内容与目标
课题1 重大病虫害区域性灾变监测与预警新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以迁飞害虫如稻飞虱、棉铃虫、麦蚜等和大区域流行性病害如小麦锈病、稻瘟病等农作物重大致灾生物为对象,研究利用昆虫雷达、卫星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手段的实时监测技术和暴发危害的早期预警技术。研究计算机网络化的信息收集、发布技术和远程诊断平台,提高农作物生物灾害监测、预警和治理的信息化水平。
1、重大迁飞性害虫的昆虫雷达监测技术研究
利用昆虫雷达监测技术,监测棉铃虫、水稻褐飞虱、麦蚜等害虫的发生为害动态;探索其空中的季节性迁飞扩散规律和空中运转和降落与大气环流、降雨等的关系。
2、重大病虫害种群动态的高光谱遥感监测技术研究
将地面高光谱、移动式孢子捕捉、GPS等技术相结合,监测小麦锈病、白粉病、稻瘟病、麦蚜等发生为害动态;探索高光谱低空遥感和卫星遥感在重大病虫害预警中的应用。
3、重大病虫害区域性暴发成灾的早期预警技术研究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模拟模型技术,建立重大病虫害区域性暴发危害地理信息系统和早期预警模型,研究暴发成灾的风险分析技术并制定风险治理对策,开展暴发成灾的早期预警。
4、重大病虫害远程诊断和信息发布平台建立技术研究
利用网络视频技术和信息传输技术以及人工智能识别诊断技术,研究建立主要病虫害形态特征和发生危害动态的网络化远程诊断和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提高农作物生物灾害预警和治理的信息化水平。
5、影响病虫害区域性灾变的关键因子研究
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模拟相结合,同时开展历史数据资料的分析,研究导致病虫害区域性暴发成灾的关键气象因子和环境因子,提出防灾减灾的调控措施和对策。
6、实用化的监测预警仪器和软件的开发与推广
研究改进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仪器如自动化的昆虫测报灯、病菌孢子捕捉器,病虫害远程监控系统和预测预报用软件系统,使其达到实用化,促进病虫害监测预警的自动化水平。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l 提出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的关键技术4~5项;
l 初步建成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预测预报技术体系,将8~10种重大病虫害的中长期预警技术准确率达到80%以上;
l 研制出重大病虫害预测预报模型4~5个;
l 建成早期预警地理信息系统1~2个;
l 建成重大病虫害远程诊断和信息发布平台1~2个;
l 开发出适用化的病虫害监测仪器1~2种;
l 培养研究生20~30名,发表论文40~50篇。
经费安排:国拨经费490万元,配套经费最低60万元。
课题2 重大病虫害生物防治新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以生防作用物的筛选与利用、提升田间控害作用、规模化生产工艺等技术为核心,重点开展以下研究:
1、捕食性天敌规模化生产及田间保护利用
以捕食螨和捕食性天敌昆虫为重点,研究捕食性天敌的田间保护利用技术,天敌群体饲养与扩繁的关键技术和天敌工厂化生产技术及产品质量控制标准。评价天敌释放应用效果及其对原有生态系统的影响。
2、寄生性天敌规模化生产及田间保护利用
建立天敌引种与检疫平台,研究农田寄生性优势天敌的保护利用技术,浆角蚜小蜂等优势天敌的大量扩繁技术,天敌产品的生产及其田间释放应用技术,天敌与化学农药、生物农药的联合应用技术等。结合其他兼容技术,构建天敌综合应用技术体系。
3、微生物杀虫剂的应用技术
研究用于重大农业害虫防控的白僵菌等重要微生物杀虫剂工业化发酵生产技术和剂型加工技术,对靶标害虫的控制作用、环境因子的影响、病原物在田间的存活条件和传播规律等,与其他防治方法形成配套应用技术。
4、植物病害生防制剂的应用技术
针对严重危害农作物的真菌、病毒和细菌性病害等,研究生物农药的发酵和制剂加工工艺、产品质量检测技术和标准,以及与其它防治方法的协调应用技术。
5、重大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
针对重大病虫害,以生防措施为主,构建保护地害虫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协调运用其他环境友好型防治技术,有效替代高毒化学农药,实现作物的无公害生产。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l 建立国家级天敌引种平台与安全评价技术体系;完成4~5种引进天敌应用效果评价;提出4~5项天敌大量扩繁关键技术。
l 开发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捕食性天敌人工饲料配方2~3种,4~5种优良天敌产品实现工厂化生产。
l 建立1~2个真菌生防制剂研发技术平台与剂型加工技术体系;明确真菌生防制剂应用技术及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l 完成4~6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新型生物农药品种的创制;开发实用新剂型6~8个,完成产品技术鉴定。
l 针对控制重大病虫害,完成5~8种生防作用物的筛选与技术评价。
l 建立生物防治技术体系,对目标害虫的防治效果达到80~90%;对植物病害防治效果达到60~70%,示范区农产品质量达到绿色食品标准。
l 建立生物防治新产品、新技术试验示范区10万亩,减少化学农药用量70%,实现技术辐射100万亩。
l 申报技术发明专利8~10项;发表研究论文60篇,培养研究生30~40名。
经费安排:国拨经费540万元,配套经费最低60万元。
课题3 高效减量多靶标化学防治新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
1、化学农药与其他防治因子协调控制重要病虫害技术
通过研究化学农药和生物防治因子(如昆虫病源微生物、病源线虫、天敌昆虫等)、作物抗虫因子(如作物抗生性、作物表面构造等)的互作特性,针对主要农作上的主要病虫害明确与生物防治因子、作物抗虫因子协调使用的药剂,减少农药使用剂量和频次。
2、农药多靶标协调使用技术
通过研究农药的生物学作用、农药在作物上的沉降规律、相同作物生态系统中不同靶标生物间敏感度差异的生理生态机制等,针对主要粮食作物、棉花、蔬菜等作物系统构建农药多靶标协调使用技术体系、研制用于农药多靶标协调使用技术的新制剂。
3、农药高效减量使用技术
以水稻、蔬菜、棉花等主要农作物为对象,通过研究影响农药定向传递的关键因子,靶标敏感性药剂选择技术、作物靶标适应性施药技术,提高农药向靶标剂量传递的效率。研发新型的施药技术其及其配套的施药设备(或设施)。
4、高风险农药低风险化使用技术
以主要粮食作物、蔬菜、果园和棉花生态系统为对象通过施药技术时空动态规律、靶标作物对药剂的吸收规律、病虫害的时空分布特性及其与药剂的互作关系等研究降低高毒农药的风险或发展低风险替代控制技术。
5、新型高效环境安全农药风险评估
通过重要病虫抗药性发生规律、农药对天敌昆虫、中性昆虫等非靶标生物的影响以及物理化学环境对药剂生物活性影响的研究,对主要农药新品种进行风险评估,对防治失败提出早期预警,延长其使用寿命。
6、重要病虫抗药性的早期预警和以作物生态系统为单元的抗药性治理技术
通过研究重要病虫抗药性的群体遗传规律、抗性与敏感种群田间动力学规律以及重要病害致病菌抗药性变异的特征等构建水稻、棉花、小麦、蔬菜等作物上重要病虫害抗药性治理技术体系以及重要病虫抗药性的早期预警技术。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l 组建3~5套农药与生物防治、作物抗性等因子协调应用的技术体系,示范面积累计10~20万亩,辐射面积50~100万亩。
l 研制2~3项提高农药向靶标剂量传递效率的技术,使其传递效率提高20~30%。
l 发展高风险农药低风险化的施药技术2~3种。
l 发展以减少农药使用量为目标的病虫抗药性治理技术2~3种,抗药性基因表现型变异的早期快速诊断技术3~5种。
l 配方选药诊断试剂盒3~5个。
l 发展多靶标协调农药使用技术3~5种,申请相关专利5~8项。
l 培养硕士、博士生30~50名,出版论著50~60篇(部)。
经费安排:国拨经费540万元,配套经费最低60万元。
课题4 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
以严重危害我国水稻生产的稻瘟病、稻曲病、条纹叶枯病(及传毒介体灰飞虱)、稻螟和稻褐飞虱等为主要对象,兼顾局部发生危害的稻瘿蚊、白叶枯病、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开展成灾规律、监测预警和控害减灾关键技术研发和示范;重点研究解决水稻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的时效性和准确率以及可持续控制关键技术之间的兼容性、增效性和持效性等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研发、完善和提出符合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态调控技术、生物防治新技术以及化学农药减量和精准使用新技术,并进行组装配套,建立适合我国不同生态区的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体系并示范推广。
1、水稻重大病虫害暴发危害的预测预报技术
以稻瘟病、条纹叶枯病、水稻螟虫和飞虱等为对象,研究实时监测技术和暴发危害的早期预测预报技术。研究计算机网络化的信息收集、发布技术和远程诊断平台,提高水稻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和治理的信息化水平。
2、水稻重大病虫种型变异动态、变异规律及标准化鉴定方法
监测国内主要稻区稻瘟病、白叶枯病、条纹叶枯病、褐飞虱、稻瘿蚊等病虫生理小种/生物型/株系变异动态,揭示其变异规律;研究提出国内标准化鉴定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
3、重要水稻品种(系)抗病虫性的跟踪监测与利用技术
通过在西南、华东、华南、华中、北方等国内主要不同生态稻区设点进行水稻主栽和后备品种对稻瘟病、白叶枯病、条纹叶枯病、稻曲病、稻飞虱、稻瘿蚊等病虫害抗性的跟踪监测,评价出品种(系)的利用价值,为生产上品种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4、暴发性、危险性等病虫害发生规律及应急控制技术研究
研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种植制度变革后,稻曲病、条纹叶枯病及传毒介体灰飞虱等水稻病虫害的发生规律、暴发成灾诱导关键因子及防治技术;研究免耕、秸秆还田、直播、高产强化栽培、小苗机插和机械化收割等耕作农艺措施对主要病虫害影响及控制对策。
5、无公害防治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
研究筛选和利用多抗性品种以及不同作物、不同遗传背景品种的组配与混合对主要病虫害发生、发展的控制作用。研发可控制多种病虫害的农业栽培技术。延长抗病虫品种使用寿命技术研究。研究播种期、播种方式、施肥水平、移栽方式等农业栽培技术控制灰飞虱、条纹叶枯病、稻螟等重大病虫害的效果及配套应用技术。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对稻田主要病害虫控制效果及应用技术研究。精准施药等无公害化学防治配套技术研究。
6、区域性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配套模式组建与示范推广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耕作栽培制度、生产水平、主要病虫害的种类和发生特点,分别优化组建西南、华东、华南、华中、北方五大稻区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配套技术体系,建立核心示范区、辐射带动区进行应用效果展示和供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l 提出水稻主要病虫害预测预报的关键技术2~3项,初步建成1~2套预测预报地理信息系统,将稻瘟病、条纹叶枯病、稻螟和稻飞虱中长期预警技术准确率提高到80%以上。
l 鉴定评价出高抗稻瘟病、白叶枯病、条纹叶枯病、稻曲病、稻飞虱和稻瘿蚊的丰产优质新品种20个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监测国内主要稻区20~30个主栽品种抗性变化动态,为生产部门合理使用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l 在国内主要稻区采集稻瘟病、白叶枯病、条纹叶枯病、稻飞虱、稻瘿蚊等病虫标样600~800份,监测出上述病虫种型、生理小种或株系变异动态,明确其变异规律。提出水稻主要病虫种型、生理小种或株系鉴定的规范方法、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
l 明确稻曲病、条纹叶枯病及传毒介体灰飞虱发生规律和暴发成灾诱导关键因子3~5个,研发出有效控制发生危害的技术措施5~6项。
l 明确免耕、秸秆还田、直播、高产强化栽培、小苗机插、机械化收割等技术对稻螟、稻瘟病、白叶枯病等主要病虫害的影响,制定出相应的控制对策和技术措施。
l 提出利用自然抗性品种、播种期、施肥水平等农艺措施和生物多样性控制水稻重大病虫害的配套应用技术。
l 针对不同稻区重大病虫害种类,提出精准施药技术等配套无公害化学防治技术5~6套。
l 组建西南、华东、华南、华中、北方五大稻区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优化配套技术模式。在上述五大稻区建立示范区50万亩,辐射带动区250万亩。在示范区内将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经济受害水平以下,投资与效益比为1:8以上。重大病虫害的暴发频率和致灾强度降低50%、危害损失降低60%、化学农药用量降低30%。生产的稻米达到国家规定的无公害或绿色稻米的质量标准,稻田有益生物数量明显增加,稻田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l 发表论文50篇以上,培养研究生30~40人,申请专利2~3项。获得省部级以上或鉴定成果7~10项。
经费安排:国拨经费490万元,配套经费最低60万元。
课题5 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
以影响我国黄淮海、西北等产区小麦生产的重大病虫害(如小麦锈病、白粉病、赤霉病、麦蚜、吸浆虫等)为主要对象,以生态调控为基本思路,强化重大病虫致害性变异动态监测,对已有和新研制的技术进行配套与示范,达到小麦增产、农民增收、减少对环境的压力的目的。
1、小麦重大病虫种型变异监测及预测预报技术研究
以小麦锈病、白粉病、蚜虫等重大致灾病虫害为对象,监测病菌生理小种/毒性/生物型的变异类型及趋势,研究延缓病菌变异的关键技术;探索分子诊断技术在小麦锈病、白粉病等重大病害早期预警中的应用;将地面高光谱、移动式孢子捕捉等先进手段与传统技术相结合,监测小麦锈病、白粉病、麦蚜、吸浆虫和重要地下害虫等发生为害动态。
2、小麦条锈病越夏易变区源头治理技术研究
针对西北、西南小麦条锈菌越夏易变区不同种植模式及地理、生态条件,研究制定包括作物结构调整、品种合理利用在内的小麦条锈病源头治理方案;研究小麦替代作物、品种混合、间套作等对条锈病的控制效果及其对产量的影响,并根据病菌小种群体结构及流行趋势,开展抗条锈基因的规划布局研究。
3、重要小麦品种(系)抗病虫性跟踪监测与利用技术
以小麦锈病、白粉病、赤霉病、麦蚜、吸浆虫为对象,对黄淮海、西北、西南、东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当前主栽小麦品种、后备品种进行抗多种病虫或病菌多个生理小种的联合鉴定和评价。
4、生态调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研究不同小麦耕作栽培方式、不同遗传背景的小麦品种间作套及混种、不同麦田生境条件对小麦病虫结构的影响作用,开发以品种抗性、生态阻隔、切断寄主链和保健管理等为主的可抑制多病虫的农田生态调控技术。
5、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协调应用技术研究
研究化学药剂与生物制剂的配套使用技术以及化学防治与天敌、生物多样性控害的协调使用技术及其科学问题。
6、防控技术集成及示范
分别在西北、黄淮海等不同生态区组建试验示范基地,对已有高效、经济、安全的小麦病虫害防控技术在示范区进行集成研究与示范。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l 提出小麦锈菌、白粉菌空中孢子量与病害发生为害程度的关系模型1种;提出麦蚜、吸浆虫、赤霉病中短期预测预报模型2~3种。
l 提出小麦锈病、白粉病、麦蚜的生理小种/毒性/生物型种群结构与发展趋势。
l 鉴定200个不同生态区小麦主栽和后备品种对锈病、白粉病、麦蚜、吸浆虫等病虫的抗感水平;提出品种合理布局利用的模式1~2个。
l 提出人为增强的、无公害的生态调控技术、化学诱导调控技术等2~3类新型防治技术或措施,并将新技术在主要示范基地进行生产应用。
l 初步组建适合黄淮海、西北等麦区以自然控制和生态调控为主体的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体系;示范区面积50万亩;辐射面积 500万亩。在上述示范区内,将小麦重大病虫危害损失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投资与效益比达到1:8,减少化学农药用量30%左右,获得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l 培养研究生20~30名,发表论文50篇以上,鉴定成果2~3项,申报专利1~2项。
经费安排:国拨经费490万元,配套经费最低60万元。
课题6 玉米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
1、免耕技术及秸秆还田对玉米病虫害发生规律的影响与控制对策
针对北方春玉米区和黄淮海夏玉米区耕作栽培制度的变革,系统研究免耕技术和秸秆还田措施对土传病害(玉米镰刀菌病、褐斑病、瘤黑粉病、丝黑穗病)、苗期病虫害和穗期虫害(玉米螟、棉铃虫、桃蛀螟)等有加重发生趋势的新老病虫害发生规律的影响和这些病虫害危害新特点,研究玉米穗期害虫为害与玉米穗腐病发生程度、籽粒真菌毒素类型和含量的关系,制定和提出防控对策和治理技术。
2、玉米重要病原菌变异动态与玉米螟种群动态监测技术
针对部分品种在生产上抗性丧失的问题,重点监测玉米大斑病和玉米小斑病等重大病害生理小种的变异,对其变异趋势进行预测;研究鉴定主栽品种和后备品种对当前主要病虫害抗性水平,研究玉米螟化性组成与种群发生趋势的关系,研究早期预警技术。
3、潜在重大病虫害发展趋势监测
加强对近年来发生呈明显上升趋势的玉米南方锈病等发生流行与扩展趋势监测,研究玉米细菌性病害和病毒病害的种类、分布与分子鉴定技术,研究控制对策。跟踪研究玉米弯孢菌叶斑病菌种群变异动态,加强分子监测该病菌变异的研究。
4、玉米重大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控关键技术研究
系统研究不同生态区玉米(包括鲜食玉米)重大病虫害发生规律,研究微生物菌肥和生物农药等对土传病害的防控作用和生物防治穗期玉米鳞翅目害虫的防控技术,形成生态化防治技术为核心的玉米无公害防控技术。
5、生态调控技术对玉米重大病虫害的防控作用
研究不同血缘、不同抗性水平品种合理布局、间(套作) 等生态调控措施对玉米重大病虫害发生的控制效果和对天敌昆虫种群动态以及对玉米重大病虫害的影响,研究以生物多样性(农田作物物种多样性、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品种遗传多样性等)为核心的生态调控技术。
6、重大病虫害可持续控制技术体系的组装与应用
分别在北方春玉米区、黄淮海夏玉米区和西南丘陵玉米区,根据不同生态区主要病虫种类和耕作栽培特点,将新研究的防控技术和已有的措施进行科学组装,组建以利用抗性品种为基础,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和生态调控为核心的玉米重大病虫害可持续控制技术体系,并在示范区和技术辐射区进行试验、示范和推广。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l 明确免耕技术与秸秆还田对玉米土传病害玉米镰刀菌病和玉米瘤黑粉病、苗期病虫害以及棉铃虫、玉米螟和桃蛀螟等发生规律和危害新特点,提出防控对策。
l 初步提出微生物菌肥和生物农药为主的土传病害生态化防控技术;提出生物防治技术为核心的无公害鲜食玉米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规范。
l 明确穗期害虫为害与玉米穗腐病发生、籽粒中真菌毒素含量的关系,提出控制病虫为害和减轻真菌毒素污染技术。
l 提出玉米重要病害病原菌生理小种变异动态与监测技术和玉米螟发生早期预警技术。明确我国玉米产区玉米弯孢叶斑病菌种群动态与分化机理。
l 初步明确南方锈病发生流行趋势、提出玉米细菌病害与病毒病害类型、分布与检测技术。
l 在东北、黄淮海和西南组建玉米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示范区5个,示范面积20万亩,技术覆盖面积200万亩,初步提出适合不同生态区玉米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规范。在华北、华东和华南地区分别组建鲜食玉米病虫害可持续控制示范区500亩,技术覆盖面积5000亩。挽回经济损失3000万元,总的经济效益超过4000万元,项目投入产出比达1:8以上。
l 发表论文(著)50~60篇(部),申请专利3~5项,鉴定成果3~5项。
l 建立一支30~40名高水平科学家组成的玉米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科研创新队伍,培养研究生20名以上,培训植保技术员100人次。
经费安排:国拨经费490万元,配套经费最低60万元。
课题7 棉花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
以当前严重威胁我国棉花产生的黄萎病、盲蝽蟓等为对象,重点开展下列研究。
1、棉花重大病虫害暴发危害的预测预报技术
监测评估棉花黄萎病、棉铃虫和盲蝽蟓等重要病虫害的种群消长动态和生物型(抗药性)变异,发展早期风险评价与预测预报技术。
2、西北内陆棉区种植结构调整后棉花病虫害控制技术
研究荒漠绿洲过渡带大规模连续种植棉花条件下,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节肢动物群落的演化对棉花病虫害的影响,发展增加棉田有益生态因素调控棉花病虫害的新技术。
3、长江流域棉区Bt棉花害虫防控技术
研究转Bt基因棉新品种对棉铃虫、红铃虫、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等鳞翅目害虫与非靶标害虫种群动态的影响,建立利用Bt棉为主,辅以生态调控和化学防治的棉花害虫综防技术体系。
4、棉花黄萎病和叶斑病发生规律和防控技术
研究黄萎病和后期叶斑病(黑斑病为主)的发病规律,明确叶斑病种类并筛选防治药剂,探索控制棉黄萎病和叶斑病的措施和方法。研究棉花品种抗病性在土壤不同棉花黄萎病菌接种体密度下抗性差异,确定棉花品种抗病性适合度与病原菌种群密度的相关关系,为品种布局提供依据。
5、棉盲蝽蟓和烟粉虱控制技术
研究棉盲蝽和烟粉虱寄主转移规律,建立以农业防治、生态调控和化学防治为主的控制技术体系。
6、棉花病虫害控制示范区建设
组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西北内陆棉区棉花病虫害控制技术体系,并在三大棉区建设示范区推广应用。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l 建立棉花黄萎病、棉铃虫和盲蝽蟓等重要病虫害区域性灾变的早期风险评价与预测预报技术,准确度达80%以上。
l 研究明确新疆地区荒漠绿洲过渡带大规模连续种植棉花条件下棉花病虫害的演化趋势,提出有效控制技术。
l 提供华北地区棉田盲蝽蟓和烟粉虱控制技术规程,控制效果达85%以上。提供不同地区棉花黄萎病和叶斑病的控制技术规程,中等发病区控制效率达80%以上。
l 阐明长江流域棉区Bt棉花大规模种植害虫地位演化规律,建立利用Bt棉为主,辅以生态调控和化学防治的棉花害虫综防技术规程,棉花害虫的总体控制效果达85%。
l 在长江流域棉区、黄河流域棉区和西北内陆棉区建立示范基地8个,总计面积20万亩,技术幅射面积达200万亩。挽回经济损失3000万元,总经济效益超过4000万元,项目投入产出比达1:8以上。
l 发表论著50篇(部)以上,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5项、鉴定成果5项。
l 建立一支30~50名高水平科学家组成的棉花病虫害科研创新队伍,培养研究生20名以上。
经费安排:国拨经费570万元,配套经费最低60万元。
课题8 蔬菜大豆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
以当前严重威胁我国蔬菜大豆生产的重大病虫害根结线虫、粉虱、蓟马、小菜蛾、斑潜蝇、疫病、大豆孢囊线虫病、大豆疫霉病、大豆食心虫等为对象,重点开展下列研究。
1、重要病原菌变异动态监测及延缓致害性变异技术
重点研究蔬菜和大豆重大病害(如番茄疫病、根结线虫、细菌性疮痂病、大豆疫霉菌、大豆孢囊线虫等)生理小种的变异,对其变异趋势进行预测,揭示其变异规律;研究提出国内标准化鉴定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建立病菌特异性分子检测监测技术;研究延缓有害生物致害性变异的关键技术。
2、重要蔬菜大豆品种(系)抗性利用和跟踪监测技术
不同产区蔬菜和大豆主栽和后备品种对重大病虫害的抗性评价、利用和抗性持久性的跟踪监测,研究筛选鉴定和利用多抗性主栽品种和后备品种以及不同作物、不同遗传背景品种的组配与混合对蔬菜和大豆主要病虫害发生、发展的控制作用,研究延长抗病虫品种使用寿命的技术,为生产上品种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3、研究产业结构调整后病虫害暴发机理及种群控制对策
研究蔬菜和大豆栽培方式改变对土壤线虫病、小菜蛾、蓟马、斑潜蝇、疫病、根腐病、白粉病和大豆菌核病等有加重发生趋势的新老病虫害发生规律的影响和这些病虫害危害新特点,提出控制技术、途径和方法。
4、重大病虫害生态调控和物理防治技术研究与开发
研究蔬菜间作和轮作模式对土传病害流行和害虫种群动态影响,提出防病除虫农业生态调控技术。研究蔬菜害虫(如蓟马、小菜蛾、斑潜蝇、甜菜夜蛾等)的光谱趋性、化学通讯特性与色诱等物理防治新技术。研究重要大豆土传病原菌相互关系及控制技术;开展土壤改良剂和肥料防治大豆主要病虫害的研究,改善重迎茬大豆生长环境,增强大豆对病害的抵抗能力。
5、蔬菜大豆重大病虫害生物控制新技术
筛选挖掘防治蓟马、粉虱、小菜蛾、根结线虫、大豆食心虫和孢囊线虫等病虫的优势天敌、高效生防菌、诱抗剂和植物源农药新资源;开发其规模化繁殖或生产技术。研究微生物制剂和菌肥结合的病虫害生物防控新技术。
6、蔬菜大豆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体系及示范区的建立
以生态区为单元,组建蔬菜和大豆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体系,建立设施和露地蔬菜病虫害防控技术示范区,进行试验、示范和应用。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l 明确疫病、根结线虫、细菌性疮痂病、大豆疫霉、大豆孢囊线虫等毒力变异和新小种发生动态。提出以增强田间抗病遗传多态性为重点的延缓致害性变异技术体系;建立利用遗传多样性及不同组合方式控制蔬菜和大豆重要病虫害的新技术。
l 明确根结线虫、小菜蛾、蓟马和大豆菌核病等病虫害危害新特点,提出控制技术。
l 提出农业栽培技术和生态调控技术4~5项。
l 建立以生物防治为核心的防控技术新体系,提出微生物制剂和菌肥结合的病虫害生物防控新技术2~3项。
l 在不同生态区研究蔬菜和大豆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体系,建立蔬菜和大豆病虫害防控技术示范区5~7个,示范面积20万亩,技术辐射200万亩,挽回病虫损失20%,产品农药残留符合国家标准。投入产出比达1:8以上。
l 发表研究论文著作40篇(部),鉴定成果5~6项。
l 建立一支20~30名高水平科学家组成的蔬菜大豆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科研创新团队,培养研究生20名以上。
经费安排:国拨经费490万元,配套经费最低60万元。
课题9 农田恶性杂草防控新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
以华北、东北、西北、长江流域农业生态区稻、麦、玉米、棉花和大豆田雀麦、刺儿菜和鸭跖草等恶性杂草的区域性持续治理为目标,以农田杂草生态治理技术研究为中心,研究利用作物对杂草的化感和竞争作用,研究杂草的群落结构、预测杂草种群危害,建立适用的预测模型,研究除草剂减量、精准使用技术、除草剂药害早期诊断、预防和修复技术,杂草抗药性早期诊断和治理技术,为我国农业生产安全、粮食丰收、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1、产业结构调整后农田恶性杂草群落演替规律与控制技术
研究华北、东北、西北、长江流域农业生态区种植业结构调整和种植制度变革(免耕技术和秸秆还田等)对主要农田恶性杂草发生规律的影响,探索农田杂草种群发生危害新特点、杂草群落演替成因,制定和提出关键控制对策。
2、农田杂草发生危害预测预报技术
研究新型种植制度农田恶性杂草土壤种子库动态,研究杂草生长发育、发生危害与农作物产量损失的关系,建立杂草预测预报模型和治理技术数据、信息平台,提高农田杂草监测、预警和治理的信息化水平,增强农田杂草控制的主动性。
3、农作物化感作用利用与农田杂草生态调控新技术
研究利用作物对杂草的化感和竞争作用,研究不同遗传背景的作物品种组配对主要杂草发生、发展的控制作用,发掘有显著控草作用的水稻、小麦等作物新资源;研究研究农作物-农田杂草-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研发农田生态系统控制杂草群落危害的农业栽培技术,强化农田杂草生态治理。
4、杂草抗药性检测与治理技术
研究重要粮食作物主要杂草对除草剂的抗性水平,探索农田杂草抗药性早期分子检测、生物测定技术,研究延缓杂草抗药性发展的关键技术。
5、化学除草剂减量和精准使用技术
研究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和大豆等主要农田化学除草剂减量、精准使用技术,研究除草剂药害早期诊断、预防与修复技术。
6、农田恶性杂草区域性防控技术体系及示范区的建立
在华北、东北、西北、长江流域农业生态区建立以化感、竞争作物利用与化学除草相结合的防控技术体系,并在粮棉油等作物主产区进行示范推广。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l 探索种植业结构调整和种植制度变革(免耕技术和秸秆还田等)后主要农田杂草种群数量和群落结构,探索主要农田杂草演变和发生危害新特点、杂草种群动态与群落演替成因,制定和提出关键控制对策。
l 揭示新型种植制度农田恶性杂草土壤种子库与杂草生长发育关系,杂草发生危害与农作物产量损失的关系,建立杂草预测预报模型和治理技术数据、信息平台。杂草发生危害预测准确率达80%以上。
l 筛选1~3种不同遗传背景具化感作用的作物品种(系),发掘水稻、小麦等作物化感作用新资源。初步建立农田生态调控与化感作用作物品种协调应用的农田恶性杂草控制技术。
l 建立1~2种农田杂草抗药性检测技术,初步明确粮棉农田2~5种杂草抗药性现状,提出治理措施。
l 初步建立农田化学除草剂减量、精准使用技术,提出配套应用技术,将化学除草剂单位用量降低20%左右。初步明确作物品种、环境因素与除草剂药害的关系,提出除草剂药害早期诊断、预防与修复技术。
l 初步建立以生态调控、化感和竞争作物利用与化学除草相结合的区域性农田杂草可持续控制技术。试验示范20万亩,推广辐射100万亩,在示范区将化学除草剂单位用量降低25%左右,杂草防治效果在90%以上,将杂草危害控制在5%左右,实现亩增产5~10%左右,投入产出比达1:7。
l 发表论文(著)40篇(部)以上,申请发明专利2~5项。
l 造就一支20~30名高水平的杂草科学研究创新队伍,培养研究生20名。
经费安排:国拨经费490万元,配套经费最低60万元。
课题10 生态林重大生物灾害综合治理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
1、重点地区生态林生物灾害治理技术
以严重危害荒漠灌木林的重大有害生物(如沙棘木蠹蛾、沙蒿圆吉丁等)为对象,研究其生物生态学特性、成灾规律与主控因子、基于信息素和3S技术的生物灾害监测技术;研究生物灾害的综合调控技术,包括化学生态调控技术、环境协调的化学防治技术、天敌资源开发利用、营林控制技术等。
以严重危害南方生态林的重大有害生物(如松树枯梢病、松树衰退病等)为对象,开展无公害控制技术研究,包括病害的流行动态监测与预测预报体系;开发相应的松树生长保健剂和具促生抗逆作用的松树菌根菌复合制剂以及精确施药技术。
2、林木兔害综合控制关键技术
研究以生态调控措施和营林技术为主的环境相协调性林木兔害控制关键技术;研发治理林木兔害的植物源生物制剂、无公害的植物抗逆与驱避剂;构建基于3S技术的森林生物灾害预测预报系统;制定适合国情的、宜于实施的区域性林木兔害的环境协调性可持续控灾技术体系。
3、城市生态林病虫监控技术
以严重威胁北京市城市生态林的有害生物(如黄栌枯萎病、双条杉天牛、草坪褐斑病等)为主要对象,以城市生态林的健康为目标,研究多种环境胁迫因子与灾害发生的关系;研究不同区域景观、人为活动和经营管理模式下的成灾规律;城市生态林健康维持的生态调控和无公害控制技术,包括基于土壤生态环境优化的微生态调控技术、环境协调性药剂及精准施药技术;城市生态林有害生物的监测及预警技术。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l 提出基于信息素、3S技术和病害流行学为支撑的灾害预警技术2项;集成以信息素调控、营林控制、化学控制、主要天敌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为主的综合控制技术及模式4项;综合治理示范面积8000亩;开发出灾害控制产品和应用技术。
l 提出林木兔害的环境协调性控制关键技术3~5项,建立5000亩的综合控制示范区,损失减少10%,开发新产品3项,制定标准和规范2项。
l 提出城市生态林灾害预警技术2项,建立1000亩无公害综合治理示范林及相关综合治理技术体系3项,示范区内的防治效果达到90%以上;开发有效抑制黄栌枯萎病的生物农药制品1~2项。
l 发表论文(著)50篇(部),申请专利8~10项,培养研究生30名以上。
经费安排:国拨经费510万元,配套经费最低60万元。
课题11 商品林重大生物灾害综合治理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
1、北方主要人工林寄主主导性病害控制技术
以北方主要人工林(如北方杨树、樟子松等)寄主主导性病害为研究对象,以森林生态系统健康为目标,研究寄主主导性病害发生与树体体表、体内微生物多样性的关系,开发抵御杨树干部病害、松树枯梢病的微生物种群生态调控技术;研究病害发生与林分树种及无性系多样性的关系,开发人工林的群体结构御灾技术及动态经营管理技术;研究病害与立地因子间的关系,提出立地调控技术;在研究抗逆、抗病虫机理的基础上,筛选杨树、樟子松新的高抗性种质资源和繁殖材料;研究抵御抗杨树干部病害、樟子松枯梢病为主的森林健康指标体系及健康指数的定量技术与方法;建立不同类型森林健康试验示范林。
2、南方短周期工业用材林病虫害控制技术
以桉树短周期工业用材林为对象,重点开发研究桉树生长停滞症、桉树青枯病等病害的综合治理技术。包括无疫害苗木生产技术、病害早期诊断技术、环境协调性化学防治技术,抗性动力持续生成的立地环境构建技术以及综合治理的技术规程;选育抗青枯病的桉树新品种。
3、经济林主要病虫无公害防治技术
以油茶、板栗、枣树、花椒、竹子等经济林为对象,研究其主要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技术、生态控制技术;开发抗性品种;筛选高效、可速解的化学农药并研究其微量精准施药技术;提出无公害综合防治的技术规程;集成创新区域性经济林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体系。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l 针对北方主要人工林寄主主导性病害,以生态控制技术为基础,产出关键控制技术3项;提出生态控制技术模式3项,使试验示范区的杨树干部病害控制在连续5年株发病率5%以下,松树枯梢病控制在连续5年株发病率10%以下;提出寄主主导性病害生态控制技术规程3项;针对以杨树干部病害、松树枯梢病为主的非健康森林生态系统,研制出2~5种微生物多样性调控产品及其应用技术。
l 针对我国南方短周期工业用材林,选育出桉树抗青枯病新品种3~5个;建立相思心腐病树干注射防治技术体系一套;建立100亩桉树高产抗病栽培示范林及相关技术一套;提出桉树人工林主要病虫害的生态控制技术,降低灾害发生面积30%以下;建立桉树人工林试验示范林2000亩。
l 筛选出抗病虫区域性经济林木新品种1~2个;创制专用低毒高效复混药剂1~2种;提出无公害防治经济林病虫害综合配套技术3项,建立以生态调控为核心的经济林重大病虫害管理技术体系;建立示范区3个,示范面积2000亩,示范区内主要病虫害的危害率控制在10%以下,干果经济林平均增产10%以上,优果率达到85%,经济效益提高20%。
l 发表论文(著)50篇(部),申请专利2~4项,培养研究生30名以上。
经费安排:国拨经费500万元,配套经费最低60万元。
课题12 林业重大生物灾害防控新技术产业化与示范
主要研究内容
1、主要林木蛀干害虫生物防治技术
以严重危害我国林木的重要蛀干害虫――栗山天牛、光肩星天牛、云斑天牛、苹果小窄吉丁、白蜡窄吉丁等主要林木蛀干害虫为对象,调查这些害虫的天敌昆虫区系,从中筛选出优势天敌,研究优势天敌的生物学、行为学以及与寄主间的相互关系、人工大量繁殖和释放防治技术,以及尽快提高种群数量,达到控制害虫的防效的技术和方法。为尽快控制这些重大害虫的危害,提供良好的、无污染的科技支撑技术。
2、林业病虫兔害防治药械开发与产业化基础
以目前林业上的重要食叶害虫为研究对象,筛选其优势病毒毒株并实现主要害虫人工饲料规模化饲养和病毒工厂化生产技术,以及病毒制剂林间高效使用技术;合成具有杀虫作用的仿生型新农药;集成并建立叶面共生菌和微肥的工厂化生产及高效利用技术;开展昆虫信息素合成与利用技术研究。
研究和开发防治森林病虫害的高效、节水、低污染先进药械;研究基于树木特征图像的自动对靶喷雾技术、便携式烟雾机降噪技术、背负高射程喷雾技术、松材线虫疫木热处理及监控技术,以及兔害机械防治技术。
3、森林健康调控技术
以北方杨树人工林和松树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研究森林健康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和状态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森林健康诊断技术,重点研究森林健康生物多样性调控技术、林分结构调控技术和立地调控技术。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l 调查、研究清楚我国主要林木蛀干害虫天敌昆虫区系,进行分类研究,筛选出优势天敌种类;开展优势天敌的人工大量繁殖技术、释放防治技术研究;并开展以利用天敌昆虫为主的、对环境和天敌安全的综合控制技术研究,达到有效和持续控制蛀干害虫的目标。完成上述蛀干害虫防治面积各1500亩,使靶标害虫的危害率降到2%以下;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
l 筛选出4~5种高毒力、高效作用的微生物菌株;完成2~3条微生物杀虫剂工厂化生产线,微生物杀虫剂效果达到85%以上;完成2~3种可提高微生物杀虫剂效果的新型制剂;制定标准和规范2项;人工化学合成2~3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仿生型化学农药和信息素。研制出基于树木特征图像的自动对靶高射程喷雾机;低噪声便携式烟雾机及系列化,使声压降低50%以下;研制背负高射程喷雾喷粉机,整机重量15kg以下,喷雾垂直射程达16m以上,水平射程达22m以上,喷粉垂直高度20m以上;研究出可用于捕捉兔的器械。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3项以上。
l 提出北方杨树人工林和亚热带松树天然次生林森林健康功能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提出森林健康诊断技术2项;提出森林健康生物多样性调控、林分结构调控和立地调控等技术体系3项;建立杨树人工林和松树天然次生林森林健康示范区各500亩;制定标准和规范2项。
l 发表论文35篇以上,培养研究生20名。
经费安排:国拨经费500万元,配套经费最低60万元。
课题13 潜在入侵物种口岸侦测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
围绕口岸多次截获的潜在入侵物种种类繁多和不确定性,重点开展以下研究:
1、分子自动筛查技术研究
以大豆猝死综合症病菌、梨衰退植原体、玉米内州萎蔫病菌、李痘病毒、传毒毛刺线虫等10余种潜在入侵物种(检疫性有害生物)为研究对象,利用DNA分子进化与标记等技术,研究新发外来植物病原生物归属自动筛查技术,实时荧光PCR、基因芯片等快速分子种类检测技术、活性鉴定技术,研制标准参比物质及核酸、免疫试剂盒。
2、口岸远程鉴定复核系统研究
研究外来入侵物种模式识别应用技术,实现外来入侵昆虫有实用价值的自动鉴别;研制建立口岸远程鉴定复核系统,并构建危险性入侵害虫和杂草辅助鉴定数字化鉴别特征图库。
3、口岸截获有害生物传入风险评估研究
在研究分析我国近年截获有害生物基础上,采用地理信息系统、人工微生态模拟等技术,对部分口岸经常截获的重要潜在入侵物种进行定量风险分析,研究可能传入途径、可能的分布区、经济与生态损失评估等,提出风险治理方法和应急预案。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l 初步建立新发外来植物病原生物属以上分类阶元的分子自动筛查系统和口岸截获的外来入侵物种(检疫性有害生物)远程鉴定系统;
l 建立10~15种潜在入侵物种快速、准确、灵敏分子检测技术及检测试剂,检测的准确率达99%以上;
l 完成10~15种口岸截获的潜在入侵物种的传入定量风险评估及应急预案;
l 建立5~8种潜在入侵物种快速、准确、可靠的活性检测技术,研制活性快速检测试剂盒3~5套;
l 鉴定2~3项成果、申报4~5项专利、制定标准或规程10~15项;发表论文及专著15~20篇(部),培养研究生10~15人。
经费安排:国拨经费490万元,配套经费最低60万元。
课题14 入侵物种快速检测与监测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
针对危险入侵物种的难以察觉性与传入途径的不确定性,建立入侵植物病原物快速分子检测技术体系,重点开展以下研究:
1、入侵物种的酶联免疫检测(ELISA)技术
以植物病原细菌(如香蕉青枯病、柑桔杂色褪绿病、梨火疫病等)和植物病毒(如柑桔麻风病、番茄斑萎病毒、黄瓜绿斑驳病毒等)为对象,研究其高效价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建立与优化酶联免疫检测技术规程与标准,并研究开发出ELISA快速试剂盒产品。
2、入侵物种的PCR检测技术
以重要农林入侵物种(如香蕉穿孔线虫、马铃薯茎线虫、小麦矮腥黑穗病、梨火疫病、西花蓟马、螺旋粉虱、Q型烟粉虱等)为对象,筛选出入侵物种鉴别特异分子标记或靶标基因,建立与优化其特异PCR或RT-PCR定性检测和荧光实时定量检测技术体系,并制定出检测操作技术规程与标准。
3、入侵物种的田间早期诊断与监测新技术
针对入侵病原物早期定殖难察觉性的特点,以受危险性入侵植物病害及多态型昆虫(如Q型烟粉虱等)危害的寄主植物为对象,研究寄主侵染后的生理特异性反应特征与指标,建立寄主早期检测与诊断的技术体系;以毁灭性入侵昆虫(如苹果蠹蛾、马铃薯甲虫、桔小实蝇等)为对象,研发田间监测与诱集新技术。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l 构建快速侦测、简便实用的8~10危险性入侵物种的检测技术, 研制出快速诊断、检测试剂盒3~5套;
l 对真菌的检测灵敏度为1~3个孢子,对线虫的检测灵敏度为1~2条线虫体,对细菌的检测灵敏度为10个菌体以下;
l 制定外来入侵物种快速检测技术行业标准或技术规程2~3个;
l 鉴定1~2项成果,申报专利3~4项
l 建立入侵病害寄主早期检测诊断和入侵昆虫田间监测诱集新技术3~4项。
l 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0~15篇,培养研究生10~15名。
经费安排:国拨经费500万元,配套经费最低60万元。
课题15 入侵物种风险评估与早期预警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
围绕实时监测与有效阻止已入侵物种的进一步扩散蔓延、评估其入侵的生态与经济效应,重点研究已入侵物种的扩散传播速率、监测其发生与发展的趋势,以及入侵物种的适生性区域及概率、风险生成模式与风险生成图、定性定量评估指标体系,并提出其控制预案和控制标准,为防范其在其它地区的扩展蔓延与早期治理提供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
1、入侵物种数据信息系统及其共享技术
在广泛收集国内外入侵物种信息与疫情普查资料的基础上,构建信息量大、实用性强、安全性好、连接有序的外来入侵物种数据库系统与信息共享平台;开发信息共享相关技术,实现与辅助数据库的连接和数据分析,并建立决策支持系统,足量提供预防与控制技术的各种信息。
2、局部入侵物种的适生性风险评估与控制标准
以定量评估入侵物种定殖与危害风险为目标,采用GIS、生物信息学、种群动态模拟等技术与方法,定量研究局部入侵物种(如少花蒺藜草、加拿大一枝黄花、三叶草斑潜蝇、西花蓟马、螺旋粉虱、椰心叶甲、甜菜胞囊线虫、香蕉穿孔线虫、小麦矮腥黑粉菌、苜蓿黄萎病菌、亚洲梨枯死病菌、双钩异翅长蠹等)的适生性区域与风险构成,构建基于WEB-GIS的远程风险评估模型和风险治理决策技术平台,形成风险评估的技术模式、指标体系、技术标准与规程。
3、重要入侵物种的种群扩张模式与控制预案
以制定重大入侵物种疫情暴发控制预案为目标,采用地理信息系统以及DYMEX软件等分析技术,研究局部重要外来入侵物种(如紫茎泽兰、豚草、苹果蠹蛾、马铃薯甲虫、马铃薯茎线虫、大豆疫霉菌等) 种群在空间上的扩张与蔓延模式,提出突发疫情和新发生疫情的控制预案。
4、重要入侵物种的大尺度动态监测技术
研究特定入侵物种(如椰心叶甲等)光谱识别与分析技术,探索卫星遥感监测的技术与方法;研究入侵物种(如苹果蠹蛾、西花蓟马、螺旋粉虱等)基于色、光和性信息化合物的诱捕监测技术,建立监测技术参数模式与技术体系。在上述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结合野外监测调查、遥感实测数据、种群分布的地理格局、植被和气象等资料,开展入侵物种大尺度传播扩散的生物气候-环境格局-种群发展与制约等多因子综合模式研究,建立入侵物种传播扩散的预测模型,初步实现入侵物种蔓延扩散、发生危害动态的实时预警。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l 建立一套信息量大(400种外来入侵物种)、实用性强、安全性好的外来入侵生物数据库系统与共享信息平台,此外,还包括地理环境数据库、气象环境数据库等2个辅助数据库。
l 构建基于WEB-GIS的远程风险评估模型和风险治理决策技术平台1个,提出15种以上局部入侵物种的适生性风险评估技术模式、技术指标体系与控制标准。
l 建立3~4种入侵物种的种群空间扩张与蔓延模式,提出15种突发疫情和新发生疫情的控制预案。
l 研究探索建立2种以上特定入侵物种的光谱识别分析技术、卫星遥感监测技术、色光和性信息化合物诱捕监测技术参数模式与技术体系。
l 鉴定2~3项成果,制定技术规程与控制预案10~15个,发表论文论著10~15篇(部),培养研究生10~15名。
经费安排:国拨经费450万元,配套经费最低60万元。
课题16 入侵物种口岸除害处理新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
针对近些年我国进口量大的植物和植物产品中的外来有害物种,研制口岸除害处理技术和装备。重点开展以下研究:
1、新型熏蒸处理技术
以小麦矮腥黑穗病菌、大豆疫霉菌为对象,开发替代环氧乙烷熏蒸的新型熏蒸处理技术。
2、新型物理和非熏蒸化学除害处理技术
以水果、原木上携带的检疫性实蝇、小蠹、天牛等危险性农林害虫为对象,利用高能射线(高能电子束或X射线)辐照、热和微波及熏蒸以外的其他化学除害处理技术,重点研究针对进出境原木及其制品、水果、种子、苗木携带有害生物杀灭有害生物技术方法、设备、安全有效处理参数和标准。
3、种苗脱毒和无毒无害化处理技术
针对病毒类外来有害物种自身特性及其不同类型的传播途径,利用隔离、阻断、钝化和脱毒技术,研究建立进境苗木的脱毒处理和种苗无毒无害化的技术,并建立进境种苗健康、脱毒处理程序和标准。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l 建立小麦矮腥黑穗病菌、大豆疫霉病菌替代环氧乙烷的新熏蒸技术;
l 建立8~10种种苗以水果、原木及活树或苗木上携带实蝇、小蠹及天牛等危险性有害生物的高效、安全杀灭方法;
l 研制适用于我国进出境口岸的水果热处理、水果微波无害化处理专用设备样机各1台;
l 建立5~8种(葡萄、马铃薯、花卉等)苗木传带检疫性病毒、类病毒、植原体脱毒处理方法和健康规程;
l 鉴定2~3项成果、申请2~3项专利、制定标准或规程5~10项,发表论文论著10~15篇(部),培养研究生8~10人。
经费安排:国拨经费440万元,配套经费最低120万元。
课题17 入侵物种紧急处理与环境调控新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
1、新入侵物种的发生规律与除害技术
围绕新入侵物种(如Q型烟粉虱、西花蓟马、螺旋粉虱、三叶草斑潜蝇、葡萄根瘤蚜、少花蒺藜草等)的突发性问题,研究其定殖的生物生态学特性、行为特征、寄主范围、传播扩散途径、环境限制因素和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等,明确其发生与危害特性,研究除害处理技术。
2、新入侵物种的高效紧急处理技术
针对缺乏快速处理新入侵物种的技术问题,研究高效的化学灭除、雄性不育技术、毒饵及植物诱杀、物理诱集处理、农业防除等技术。
3、入侵杂草的生态替代控制技术
针对恶性入侵物种对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具有毁灭性破坏作用的特性,重点研究本地植物和优良牧草对豚草和紫茎泽兰的植物替代生态修复技术,明确植物竞争替代效应及其机理以及影响竞争效应的关键生态因子;研究植被的多样性对入侵杂草的竞争修复技术,恢复和增强本地生态系统的抵御功能。
4、入侵昆虫的化学生态调控技术
基于化学通讯机制,研究入侵昆虫(如红脂大小蠹等)的化学生态调控技术,着重寄主、非寄主挥发物及其它相关信息化合物的研究,开发入侵昆虫的引诱剂控制技术和趋避剂控制技术。
5、入侵昆虫的农业生态调控技术
基于Q型烟粉虱、马铃薯甲虫和苹果蠹蛾在我国的入侵扩散规律、寄主或光谱选择机制和引进昆虫天敌的控害潜能研究,重点开展作物布局与轮作模式、伴生植物诱集、野外天敌种库储备、物理化学诱杀等协调与综合应用的生态调控新技术。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l 明确5种以上新入侵物种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及种群数量变化规律;
l 研究制定新入侵物种高效紧急处理技术10~15种;
l 明确4~5种植物竞争替代效应及其机理以及影响竞争效应的关键生态因子;明确2~3种利用植被多样性对入侵杂草的生态修复和竞争修复技术;
l 研发入侵物种引诱剂或趋避剂的产品和释放装置3~5个;
l 研发协调与综合应用的入侵昆虫农业生态调控新技术5~6项;
l 在华东、华中、华南、华北、西南、东北等区域建立农业入侵昆虫和杂草的生态替代与调控野外基地2~3个,进行外来入侵生物生态替代与调控体系的示范、推广和应用,示范面积10万亩,技术辐射区面积50万亩,控制效果达到70%以上;
l 鉴定成果2~3项,制定技术标准或规程2~3项;申请专利2~3项;发表论文论著10~15篇(部);培养研究生10~15名。
经费安排:国拨经费440万元,配套经费最低60万元。
课题18 农业入侵物种区域减灾与持续治理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
围绕外来入侵物种逃避原产地天敌制约、致使突发成灾的科学问题,以已成灾的重大入侵物种(如:西花蓟马、椰心叶甲、Q型烟粉虱、苹果绵蚜、豚草、三裂叶豚草、水花生、紫茎泽兰等)为对象,重点开展以生物控制为核心农业入侵物种区域性减灾与持续治理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为重新建立自然平衡与制约关系、大幅度提升自然控害作用提供技术支撑。
1、减灾生产技术-天敌昆虫作用物的规模化生产技术
筛选和评价本地天敌昆虫(如捕食螨、小花蝽等)和原产地天敌昆虫(如浆角蚜小蜂、苹果绵蚜日光蜂、椰甲截脉姬小蜂等)对入侵昆虫(如三叶草斑潜蝇、西花蓟马、椰心叶甲、Q型烟粉虱等)的控制作用,研究引进天敌的生物气候驯化适应技术,天敌规模化生产技术、工艺流程和机械装备、产品质量控制、产品保存与运输等技术。
2、减灾生产技术-天敌微生物作用物的菌株改良与生产工艺
改良与选育防治入侵昆虫(如椰心叶甲、稻水象甲等)和杂草(如水花生、豚草、水葫芦等)的原产与本土高效生防菌株(如绿僵菌、镰刀菌等),研究田间控制与流行致病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工厂化发酵生产技术与工艺流程。
3、减灾应用技术-生防作用物的野外示范与应用技术
研究上述规模化生产的生防作用物大范围内的释放与应用技术、控制效果评价、田间保护利用、提高自然控害能力的技术与方法。生防技术与其他技术措施(如化学防治、物理防治、农业措施、生态替代技术、生态调控技术等)的协调利用技术体系。
4、建立农业入侵物种区域减灾与持续治理试验示范基地
根据外来入侵生物的种类、分布及生物学特性,分别在不同生态区建立农业入侵昆虫和杂草的大尺度范围内的区域减灾与持续治理试验示范基地,进行关键技术组装与优化,组建以生物控制为核心的农业入侵物种区域减灾与持续治理技术体系,确定大面积应用技术,进行示范、推广和应用。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l 建立2~3个天敌昆虫生产基地:日产防治椰心叶甲的啮小蜂和截脉姬小蜂60万头,年产50万头水花生叶甲、年产15万头豚草卷蛾、年产30亿头丽蚜小蜂和浆角蚜小蜂和10万头苹果棉蚜日光蜂。
l 改良与选育防治入侵昆虫和杂草的原产与本土高效生防菌株3~5种,生物控制效果达到70%以上。
l 建立生防技术与其他防控技术措施的协调利用技术体系5~8项。
l 在华东、华中、华南、华北、西南、东北等区域建立农业入侵昆虫和杂草生物控制技术示范基地8个,进行外来入侵物种生物控制技术体系的示范、推广和应用,示范面积50万亩,技术辐射区面积500万亩,控制效果达到60%以上。
l 制定2~3个外来入侵生物控制技术行业标准或规程,3~4个生防产品质量控制企业标准。
l 申请专利2~3项;鉴定成果3~4项,发表论文10~15篇,培养研究生10~15名。
经费安排:国拨经费550万元,配套经费最低60万元。
课题19 林业入侵物种区域减灾与持续治理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
围绕已成灾的林业入侵物种(如松材线虫病、红脂大小蠹等)为对象,重点开展自然天敌生态保育、化学生态调控、化学防治、营林调控等技术的集成优化体系;针对新入侵的林业害虫(如刺桐姬小蜂等)的扩散与危害特征及应急控制技术。
1、林业入侵物种区域减灾与持续治理技术集成与示范
针对林业入侵物种(如松材线虫和红脂大小蠹等)重大入侵生物,研究入侵物种及其携带媒介(如松墨天牛)等新疫区发生危害规律;研究大尺度景观与入侵森林病害(如松材线虫病)扩散的关系,形成防御外来物种入侵和扩散的生态系统协调及景观协调技术。研究开发性信息引诱剂、环境协调的化学防治、自然天敌资源生态保育与利用、营林调控等综合调控技术,提出相应区域减灾防治技术规程,并在松树生态林系统中进行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
2、刺桐姬小蜂扩散与危害特征及应急控制技术
以新入侵林业害虫为对象,开展新入侵林业害虫(如刺桐姬小蜂等)生物学特性与危害特征、种群增长与多种环境胁迫因子的关系、种群扩散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蔓延趋势等入侵生态学特性;研究局部入侵林地的紧急扑灭技术,并提出应急扑灭技术规程。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l 明确2~3种林业新近入侵物种入侵生态学特性、新疫区入侵物种空间分布格局及其蔓延趋势;
l 提出入侵物种自然天敌生态保育与利用技术2~3项,开发出性信息素引诱剂2~3种;
l 提出以营林调控为核心的林业入侵物种综合调控技术,制定相应防治技术规程2~3个;提出新近入侵物种的紧急扑灭技术和应用规程1~2项;
l 建立入侵物种持续控制试验示范区1500亩;
l 申请专利2~3项,鉴定成果2~3项;
发表论文著作10~15篇(部);培养研究生8~10名。
经费安排:国拨经费530万元,配套经费最低60万元。
第三部分  申报文件编制
一、申请函
根据《课题申请指南》,我单位                   (全称及地址)授权       (姓名)       (职务、职称)作为全权代表,提报下述内容:
1.我方愿意按照《课题申请指南》中规定的条款和技术经济指标,提供下列文件15份。
(1) 申请人资格审查文件
(2) 课题申报书
(3) 相关附件
(4) 课题预算申报书
   2.我方愿意向申请主持部门提供任何与该项申请有关的数据和信息;
   3.有关本申请的所有正式通讯应致:
      地址:                              邮编:
      电话:           手机:           传真:
      申请人名称:(公章)
      法人(或授权代表)姓名:            签字:
                                         年   月   日
二、申请人资格审查文件
(一)申请单位概况
名称:                                电    话:
地址:                               邮政编码:
开户银行及帐号:
单位负责人姓名:          职务:         技术职称:
(二)申请单位简况
(联合申请单位在此处须分别对所有规定内容进行详述)
1. 申请单位的基本情况介绍(历史沿革、批准成立部门等);
2. 课题负责人的姓名、职称、技术简历、学术水平;
3. 参加课题工作的科技人员数量、素质及专业构成;
4. 近期从事同类研究或开发项目的名称及成果;
5. 承担该课题的主要支撑条件。
三、课题申报书(格式)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申报书
   项目名称:
   课题名称:
   项目组织单位: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课题申报单位:
   课题负责人:
   起止年限: 2006 年   月至 2010 年   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二○○六年九月
编写说明
1.本申报书由课题申报单位组织编写,经单位主管部门[国务院有关部门(单位)科技司(局),地方科技厅(委、局)]审核同意后上报项目组织单位。
2.编写要求:
(1)课题目标符合项目的课题申报指南的要求,定位准确,指标明确、可考核;
(2)课题任务明确,要充分考虑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可行性;
(3)课题管理与实施符合《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
(4)课题所需国拨经费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项经费管理暂行办法》管理和使用,并另编制《国家科研项目(课题)预算申报书》;
3.课题申报书A4纸双面打印,由项目组织单位确定上报份数。
课题信息表

项目名称

课题名称

申报形式

□投标   □有限择优      □指定 □其它

课题申报单位

名      称

单位所在地

                                    省(市、区)

代码

通讯地址

邮编

单位类别

□大专院校 □科研院所 □企业 □其他

代码

单位主管部门

代码

其他主要参加单 位

序号

单      位   名   称

课题负责人

姓    名

性别□男 □女

出生年

学    历

□研究生   □大学 □大专 □中专□其他

职    称

□高级 □中级 □初级 □其他

联系电话

E-mail

课题组人数

高级

中级

初级

其他

起始时间

年         月

终止时间

年       月

课题活动类型

□应用基础研究   □应用开发   □产业化开发      □其它

所属技术领域

□能源   □资源      □环境   □农业   □材料      □制造业
□交通运输   □信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   □人口与健康
□城镇化与城市发展   □公共安全与其他社会事业

创新类型

□原始创新   □集成创新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主要研究内容(100字以内)

 

预期成果

□专利   □技术标准      □新产品(或农业新品种)   □新工艺
□新装置   □新材料 □计算机软件 □论文论著 □研究报告
□其他

预期知识产权

获得国外发明专利项,国内发明专利项,其他项。

预期技术标准制定

□国际标准   □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企业标准

产学研联合

□是         □否

经费预算

万元,其中国拨     万元。


课题申报书提纲
一、课题概述
二、课题的目标与任务
1.项目确定的课题目标与任务需求分析
2.课题目标与任务解决的主要技术难点和问题分析
三、现有工作基础与优势
1.国内外现有技术、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现状及预期分析
2.课题申请单位及主要参与单位研究基础(已有的研究开发经历,科技成果、科研条件与研究开发队伍现状等)
四、任务分解与考核指标
1.课题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2.主要技术指标(如形成的知识产权、技术标准、新技术、新产品、新装置、论文专著等数量、指标及其水平,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或产品的竞争分析,满足项目所依托的重大工程建设或重大装备研制的需求情况等)
3.主要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如技术及产品应用产业化前景,在课题实施期内能够形成的市场规模与效益,对保障国家安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及提升我国相关产业竞争力的作用等)
4.课题实施中可能形成的示范基地、中试线、生产线及其规模
5.人才队伍建设
6.其它应考核的指标
五、经费预算
1.课题总投资预算、各项任务经费分配及分年度经费需求
2.资金筹措方案及配套资金落实措施
六、课题的年度计划及年度目标
1.课题进度安排

序号

进度安排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上半年

下半年

上半年

下半年

上半年

下半年

上半年

下半年

上半年

下半年


   2.课题各年度目标及考核指标
七、实施机制
1.课题的组织管理措施
2.课题参与单位的任务分工及国拨专项经费分配
3.产学研结合模式
4.知识产权与成果管理及权益分配
八、课题负责人及参加课题主要人员情况
1.课题负责人简介
2.课题负责人及主要参加人员

课题负责人

姓   名

性别

年龄

职务/职称

业务专业

为本课题工作时间(%)

所在单位

主要研究人员


九、课题风险分析及对策
十、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十一、有关附件
1.相关科研成果、专利等知识产权证明材料;
2.课题相关技术领域的专利检索、科技查新报告,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分析报告;
3.课题配套资金来源(如贷款、地方部门匹配资金等)的证明材料;
4.中试或产业化所需相关产品生产的许可证明文件;
5.与课题相关的其他证明材料或文件等。
十二、申报单位签章
课题申报单位(盖章):
单位法人代表(签字):
课题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课题参与单位(盖章):
单位法人代表(签字):
年   月   日
课题参与单位(盖章):
单位法人代表(签字):
年   月   日
十三、课题申报单位主管部门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十四、专家组或中介机构评审(评估)意见
              论证专家组负责人(签字)
       或科技中介机构(盖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十五、项目组织单位意见
1.对专家组或中介机构评审(评估)结果的意见;
2.对是否选择课题申报单位为课题承担单位的意见;
3.其他说明。
                        项目组织单位负责人(签章)
年  月  日
四、有关附件
附件1:申请单位承诺函
附件2:联合申请合作协议
附件3:配套经费承诺函
附件1
申请单位承诺函
我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此作如下承诺:
1. 完全理解和接受《课题申报指南》的一切规定和要求。
2. 若被选中,我单位将按照'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管理办法的要求和相关规定签署课题任务书,并且严格履行相应义务。如果在课题执行过程中出现违约行为,则承担违约责任。
3. 若选中,本承诺函将成为任务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申报单位代表签字:
申报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附件2
联合申请合作协议
(格式)(主持、参加)
(注:由申请方出具,并在本协议中明确主持单位、参加单位的责任)
附件3
配套经费承诺函
               特此说明。
                                                 配套经费承诺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五、课题预算申报书(格式)
国家科技计划课题预算
申报书
计划名称: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课题编号:
课题名称:
课题承担单位(公章):
课题承担单位法定代表人(签字):
课题负责人(签字):
课题承担单位财务部门负责人(签字):
预算编制人(签字):
课题起止日期: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编制日期:        年   月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制
承     诺     书
本课题预算申报书的编制是在认真阅读理解相关国家科技计划经费管理办法及国家其他有关财务规章制度基础上,按程序和规定编制的。本单位法定代表人、本课题负责人保证预算申报书各项内容真实、客观,并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法定代表人(签字):
       年     月     日
课题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预算编制说明
一、预算编制要求
1、课题预算编制准备。在编制课题预算申报书之前,应认真阅读有关国家科技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并了解其他相关制度的要求与规定。
2、课题预算编制原则。编制课题预算必须以课题研究任务为依据,课题预算应与课题任务目标相关;预算应符合有关政策法规,课题预算支出中的有关标准,应按照国家科技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中的具体规定执行;预算应经济合理,在不影响课题任务的前提下,充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不得在各科目间重复列支。
3、支出预算和来源预算必须同时编制。采用支出预算和来源预算同时编制的方法编制课题预算。平衡公式为:
课题经费支出预算合计=课题经费来源预算合计
4、不可预见费与前期投入等。课题在预算编制时不考虑不可预见因素,不编制不可预见经费,但课题在执行过程中发生不可预见因素,需要调整预算的,可以向科技部提出申请;课题立项前已经发生的各项支出不得列入课题预算。
5、课题预算编制的规范性要求。
◆金额单位和数据精度:预算数据以'万元'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面两位。各类标准或单价以'元'为单位,精确到个位。外币需按人民银行公布的即期汇率折合成人民币。
◆名称的规范性:所有课题或课题承担单位的名称,应填写正式全称,单位名称、单位公章及单位开户名称必须一致,如有特殊情况需说明原因;预算申报材料中不同地方出现的相同设备、材料等实物信息应填写规范和统一的名称;开户银行信息应将承担单位开户的银行所在省市、银行名称以及分行、支行、分理处、营业厅等信息填写完整,银行账号应填写准确,工商银行账号统一填写为19位。
◆签字盖章:课题预算申报书必须经课题承担单位的法定代表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课题负责人签字、课题承担单位财务部门负责人签字以及预算编制人签字。预算申报书中所有的签字之处,除提供打印名字外,还必须由本人签字,不得以本人名章代替。
6、课题预算申报书的主要内容。编制经费预算时以课题为单元,按项目汇总。
课题预算申报书A4一式十份,主要包括课题预算报表、预算编制说明材料(预算说明书和各种补充说明材料),其中,课题预算报表应包括:课题基本情况表B1、课题参加人员基本情况表B2、课题预算表B3~B8。
7、对预算编制说明材料的要求。
◆预算说明书是课题经费预算申报书中的一部分,必须按照规定格式、内容等要求编写预算说明书。
◆对出资证明的要求:除申请专项经费外,若存在自筹经费的,需提供出资证明及其他相关财务资料。自筹经费包括单位的自有货币资金、专项用于该课题研究的其他财政资金等。原则上,谁出资谁证明,即其他财政拨款资金,必须有承担单位上级主管部门的财务证明;由承担单位自有资金提供的经费,应提供承担单位的出资证明文件;由其他渠道提供的捐助,应提供捐助方的出资证明文件。所有自筹经费证明均应说明经费的来源、金额、落实情况及具体用途等等。
8、对多家承担单位参与完成课题的编制说明。对于多家承担单位参与任务研究的课题,课题第一承担单位需填写课题预算表B8,并在预算说明文本中详细说明所有课题承担单位及其承担的任务和经费安排,并且承担单位名称、承担的任务及任务负责人等信息应与课题任务合同书保持一致。课题经费的所有转拨单位都必须在表B8中列示,违反规定转拨经费将会影响课题的财务验收。
二、预算科目内涵及支出标准
1、课题经费的开支范围一般包括设备费、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动力费、差旅费、会议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管理费等。
◆设备费:是指课题研究过程中购置或试制专用仪器设备,对现有仪器设备进行升级改造,以及租赁和使用外单位仪器设备而发生的费用。专项经费要严格控制设备购置费支出。
◆材料费:是指课题研究过程中消耗的各种原材料、辅助材料等低值易耗品的采购及运输、装卸、整理等费用。
◆测试化验加工费:是指课题研究过程中支付给外单位(包括课题承担单位内部独立经济核算单位)的检验、测试、化验及加工等费用。
◆燃料动力费:是指课题研究过程中相关大型仪器设备、专用科学装置等运行发生的可以单独计量的水、电、气、燃料消耗费用等。
◆差旅费:是指课题研究过程中开展科学实验(试验)、科学考察、业务调研、学术交流等所发生的外埠差旅费、市内交通费用等。差旅费的开支标准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会议费:是指课题研究过程中为组织开展学术研讨、咨询以及协调项目或课题等活动而发生的会议费用。课题承担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严格控制会议规模、会议数量、会议开支标准和会期。
◆国际合作与交流费:是指课题研究过程中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而发生的课题研究人员出国及外国专家来华工作的费用。国际合作与交流费由项目承担单位统一管理,应当严格执行国家外事经费管理的有关规定。
◆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是指课题研究过程中,需要支付的出版费、资料费、专用软件购买费、文献检索费、专业通信费、专利申请及其他知识产权事务等费用。
◆劳务费:是指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支付给课题组成员中没有工资性收入的相关人员(如在校研究生)和课题组临时聘用人员等的劳务性费用。
◆专家咨询费:是指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支付给临时聘请的咨询专家的费用。专家咨询费不得支付给参与项目管理的工作人员。
以会议形式组织的咨询,专家咨询费的开支参照以下标准执行:具有或相当于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第1、2天为500-800元/人天,第3天及以后为300-400元/人天;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第1、2天为300-500元/人天,第3天及以后为200-300元/人天。
以通讯形式组织的咨询,专家咨询费的开支参照以下标准执行:具有或相当于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60-100元/人次、其他专业技术人员40-80元/人次。
◆管理费:是指课题研究过程中对使用本单位现有仪器设备及房屋,日常水、电、气、暖消耗,以及其他有关管理费用的补助支出。管理费按照课题专项经费预算分段超额累退比例法核定,核定比例如下:
课题经费预算在100万元及以下的部分按照8%的比例核定;
超过100万元至500万元的部分按照5%的比例核定;
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2%的比例核定;
超过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1%的比例核定。
课题管理费实行总额控制,由课题承担单位管理和使用。
2、课题研究过程中发生的除上述费用之外的其他支出,应当在预算申请时单独列示,单独核定。
3、经费来源是指课题研究过程中获得的各种渠道的经费,包括从国家科技计划专项经费获得的资助和自筹经费来源。
自筹经费来源是指国家科技计划专项经费以外的各种资金,包括:其他财政拨款、从承担单位获得的资助以及从其他渠道获得的捐助。
课题基本情况表
表B1
  

填表说明: 1. 组织机构代码指企事业单位国家标准代码,无组织机构代码的单位填写“000000000”;
2. 单位名称、单位公章名称及单位开户名称必须一致,如有特殊情况,需说明理由。

课题编号

课题名称

课题承担单位

单位名称

单位性质

  1. 科研机构
  2. 高等院校
  3. 企业
  4. 其他

单位主管部门

单位组织机构代码

单位法定代表人姓名

单位开户名称

开户银行(全称)

银行账号

单位所属地区

            (省、直辖市、自治区等)                   

电子邮箱

通信地址

邮政编码

相关责任人

课题负责人

姓名

身份证号码

工作单位

电话号码

手机号码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通信地址

课题联系人

姓名

电话号码

手机号码

传真号码

电子邮箱

财务部门负责人

姓名

身份证号码

电话号码

手机号码

电子邮箱


  课题参加人员基本情况表
  表B2    课题编号:      课题名称:
  
相关法律法规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5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填表说明:1. 职称分类:A、正高级  B、副高级  C、中级  D、初级  E、其他;
2.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