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文书
登录        电话咨询
专利复审委员会等与松下电工(中国)有某实用新型专利权无效行政纠纷一案
当事人:   法官:   文号: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上诉人(原审被告)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住所地北京市X区X路X号银谷大厦10-X层。

法定代表人张某,副主任。

委托代理人赵某某,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审查员。

委托代理人齐某某,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审查员。

上诉人(原审第三人)方大集团股份有某,住所地广东省深圳市X区科技南十二路方大大厦。

法定代表人熊某,董事长。

委托代理人刘宇光,万商天勤(深圳)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代理人王某某,男,汉族,X年X月X日出生,深圳市万商天勤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专利代理人,住(略)。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松下电工(中国)有某,住所(略)、X层X室。

法定代表人山某,董事长。

委托代理人徐静,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代理人陈伟,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律师。

上诉人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简称专利复审委员会)、方大集团股份有某(简称方大公司)因实用新型专利权无效行政纠纷一案,不服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11)一中知行初字第X号行政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2011年10月21日受理本案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11年12月13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上诉人专利复审委员会的委托代理人赵某某、齐某某,上诉人方大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刘宇光、王某某,被上诉人松下电工(中国)有某[简称松下(中国)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徐静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针对松下(中国)公司就方大公司拥有某第(略).X号、名称为“可伸缩的承载连接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下称本专利)提出的无效宣告请求,专利复审委员会于2010年12月2日作出第X号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简称第X号决定),维持本专利权有某。松下(中国)公司不服,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认为:本案应适用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简称《专利法》)进行审理。

对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的确定,应当以权利要求所用文字的含义来理解,说明书和附图可以用于帮助理解权利要求,但不得用于限定权利要求。本专利权利要求1限定“伸缩杆的下端活动插于支撑管的内孔中”,其中“活动插于”的字面含义是清楚、明确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活动插于”系指一个部件插入另一个部件中,且两者能够相对运动。专利复审委员会根据本专利说明书的内容将本专利权利要求1中的“活动插于”认定为“承载连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可沿轴线上下移动,还可以绕其轴线转动,其实际上是一种间隙配合”属于认定事实错误,该认定显然缩小了本专利权利要求1的保护范围。鉴于专利复审委员会对于本专利权利要求1中“活动插于”的认定有某,其关于本专利权利要求1相对于附件1或附件4或附件5具备新颖性的认定的主要证据不足,同理,专利复审委员会对本专利权利要求3相对于附件1或附件4或附件5、权利要求4引用权利要求1或3时相对于附件4具备新颖性及对权利要求2、权利要求4的创造性的认定主要证据亦不足,其应在正确认定本专利权利要求1中“伸缩杆的下端活动插于支撑管的内孔中”的特征的基础上对本专利权利要求1-4是否具备新颖性、创造性重新进行评述。

综上,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二)项第1目之规定,判决:一、撤销第X号决定;二、专利复审委员会就第(略).X号、名称为“可伸缩的承载连接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重新作出审查决定。

专利复审委员会、方大公司均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诉。

专利复审委员会请求撤销原审判决,维持第X号决定,其主要上诉理由为:原审判决认定事实不清,适用法律错误。对权利要求书进行解释,应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专利说明书及附图后的理解为准,说明书对权利要求用语有某别界定的,从其特别界定。本案中,本专利说明书已经对“活动插于”有某明确定义,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专利的说明书后,应当将“活动插于”理解为“伸缩杆可沿轴线上下移动,还可以绕其轴线转动”,是一种间隙配合。专利复审委员会在对权利要求1评述时对其中的相关术语的解释和认定是恰当的,并未缩小本专利权利要求1的保护范围。

方大公司请求撤销原审判决,维持第X号决定。在本院审理过程中,方大公司向本院提交撤诉申请,请求撤回上诉。

松下(中国)公司向本院提交书面意见,请求维持第X号决定。

本院经审理查明:

本专利为2008年1月2日授权公告的、名称为“可伸缩的承载连接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其专利号为(略).7,申请日为2007年1月16日,专利权人是方大公司。本专利授权公告的权利要求书内容为:

“1、一种可伸缩的承载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底板(1)和设于该底板表面的支撑管(2)构成的法兰管(01)、由伸缩杆(3)和设于该伸缩杆上端的支撑板(4)构成伸缩件(02),所述的伸缩杆(3)的下端活动插于支撑管(2)的内孔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伸缩的承载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管(2)为方形管,该方形管的内孔中插接有某带圆形内孔的绝缘件(03),该绝缘件的上端的四周设有某环(6),所述的伸缩杆(3)为圆柱杆,其下端活动插于绝缘件(5)的内孔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伸缩的承载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2)为圆形管,所述伸缩杆(3)为圆柱杆,其下端活动插于支撑管(2)的内孔中。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可伸缩的承载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1)和支撑板(4)上均设有某栓孔(7)。”

本专利说明书第3页第3自然段载明:“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图未示),所述支撑管2为圆形管,所述伸缩杆3为圆柱杆,其下端活动插于支撑管2的内孔中。伸缩杆3即可沿轴线上下移动,还可以绕其轴线转动”。

2010年7月7日,松下(中国)公司向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无效宣告请求,认为本专利说明书不符合《专利法》第二十六条第三款的规定;权利要求1-4不符合《专利法》第二十六条第四款的规定;权利要求1-4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简称《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二十条第一款的规定;权利要求1-4相对于附件1或2或3不具备新颖性;权利要求1-4相对于附件1-3不具备创造性。同时,松下(中国)公司提交了附件1至附件3作为证据。其中:

附件1系授权公告日为2006年5月24日,授权公告号为CN(略)Y(专利号为(略).X)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共4页。附件1公开了一种可伸缩支架,其包括支撑杆1和支撑杆2,在支撑杆1的底端焊上底板3,在支撑杆2的顶端焊上托板4,支撑杆2插入支撑杆1中,并且支撑杆2插入支撑杆1的长度L的值需要根据施工现场对支架的高度要求来具体限定,当L值确定后将支撑杆2与支撑杆1采用焊接或者螺栓固定在一起即可。

经形式审查合格,专利复审委员会受理了上述无效宣告请求。

2010年8月6日,松下(中国)公司提交了意见陈述书,补充了新的无效理由,认为:(1)权利要求1-3相对于附件2不具备新颖性,权利要求1、3和4相对于附件4不具备新颖性,权利要求1、2和3相对于附件5不具备新颖性,权利要求1、2和3相对于附件7不具备新颖性;(2)权利要求1、2和3相对于附件2和公知常识的结合不具备创造性,权利要求2相对于附件5和公知常识的结合不具备创造性,权利要求4相对于附件2和附件4的结合、或者附件5和附件4的结合、或者附件5和公知常识的结合、或者附件7和附件4的结合或者附件7和公知常识的结合不具备创造性,权利要求1、2和3相对于附件7不具备创造性;(3)权利要求2不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二十一条的规定;(4)本专利不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二条第二款关于实用新型只保护产品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的规定。同时,松下(中国)公司提交了附件3的部分中文译文并提交了附件4至附件6作为证据。其中:

附件4系授权公告日为2001年5月16日,授权公告号为CN(略)Y(专利号为(略).7)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共7页。附件4公开了一种连接门系统与顶部土建结构的顶部节点结构,其安装在顶部预埋件1与地铁站台屏蔽门系统中的立柱2之间,具体包括转接件3、调节轴4、套筒5、法兰6、绝缘垫圈7、绝缘垫和螺栓8,转接件3位于顶部预埋件1的下方,调节轴4位于转接件3的下方,调节轴4的上端与转接件3焊接在一起,其下部插入套筒5中,与套筒5之间为过渡配合,因此,当顶部土建结构轻微沉降时,调节轴4与套筒5之间可自动调节上下方向的相对安装位置。

附件5系公开日为2000年2月22日,公开号为特开2000-54613A的日本特许公报及其中文译文,共14页。附件5公开了一种地板的支撑机构,其具体公开了下述内容(参见附件5中文译文第3页第22行至40行):支撑机构1构成为具有某混凝土板G上设置的基础支撑部2、将作为地板一种的格栅50支撑在上侧的地板支撑部3以及连结基础支撑部2和地板支撑部3的缓冲部4。基础支撑部2由下台座5和基础支柱6构成。下台座5通过固定螺栓等固定在混凝土板G上。基础支柱6中沿上下方向形成在上方开口的纵孔6a,在该纵孔6a中插有某冲部4。地板支撑部3由上台座7和上部支柱8构成。上台座7在其上侧载置格栅50。缓冲部4能够内插在所述纵孔6a中。而且,缓冲部4沿上下方向形成在上方开口的纵穴4a,上部支柱8能够外插至纵穴4a中。并且,在相对缓冲部4装入地板支撑部3时,相互接合的上部支柱8的外周与缓冲部4的纵孔4a的内周可以通过相互的螺纹槽螺合,也可以通过粘结剂连接。形成缓冲部的材料只要是能吸收震动的缓冲材料即可。

2010年11月16日,专利复审委员会进行了口头审理,松下(中国)公司和方大公司参加了口头审理。在口头审理过程中,松下(中国)公司明确其无效范围是请求本专利权利要求1-4全部无效,无效理由、证据使用方式是:(1)本领域技术人员无法从说明书公开的内容得到该承载连接装置适用于除地铁屏蔽门之外的场合,而权利要求1中未体现该承载连接装置只用于地铁屏蔽门,因此权利要求1不符合《专利法》第二十六条第四款的规定;权利要求2没有某明伸缩杆短于外面的支撑管,因此权利要求2不符合《专利法》第二十六条第四款的规定;基于权利要求1、2没有某到说明书的支持,权利要求3、4也不符合《专利法》第二十六条第四款的规定;(2)权利要求1记载的“伸缩杆的下端活动插于支撑管”中的“活动插于”不清楚,不知其是在安装过程中是活动的,还是在使用时处于活动的状态,因此不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二十条第一款的规定;权利要求2-4因为其所引用的权利要求1不清楚,所以也不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二十条第一款的规定;(3)权利要求1、3相对于附件1或附件5不具备新颖性;权利要求1、3以及权利要求4在引用权利要求1或3时,相对于附件4不具备新颖性;(4)权利要求2在权利要求1相对于附件5不具备新颖性的情况下,其附加技术特征被附件5及公知常识的结合所公开,因此不具备创造性;权利要求4在引用权利要求2时,其附加技术特征被附件5及公知常识的结合或者附件4所公开,因此不具备创造性。此外,松下(中国)公司明确放弃请求书以及补充的意见陈述书中提及的其他无效理由及证据的使用方式,并放弃附件2、3、6、7。

2010年12月2日,专利复审委员会作出第X号决定,认定:

一、关于证据

专利复审委员会认可附件1、附件4和附件5的真实性,并且它们的公开日均在本专利申请日之前,因此,其上记载的内容构成本专利的现有某术,可以作为评价本专利新颖性和创造性的证据使用,附件5公开的内容以其中文译文的内容为准。

二、关于无效理由

专利复审委员会对松下(中国)公司关于权利要求1-4不符合《专利法》第二十六条第四款规定的无效理由、权利要求1-4不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的无效理由不予考虑。

三、关于《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

(1)权利要求1相对于附件1的新颖性

专利复审委员会认为,根据权利要求1中“活动插于”的字面含义,其通常是指相互配合的两个部件之间,一个部件不固定地插入另一个部件中,彼此之间能够相对活动,即存在间隙,因此能够实现活动配合,由此权利要求1中的伸缩杆的下端在插入支撑管的内孔中时,伸缩杆下端相对于支撑管内孔能够自由活动,两者之间存在间隙,属于一种间隙配合。另外,根据本专利说明书第2页第6段记载的“另一方面通过伸缩件相对法兰管的移动,可以保证屏蔽门适应因站台土建结构产生沉降的变形”,以及第3页第3段记载的“所述支撑管2为圆形管,所述伸缩杆3为圆柱杆,其下端活动插于支撑管2的内孔中。伸缩杆3即可沿轴线上下移动,还可以绕其轴线转动”,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为了实现伸缩杆的下端在插入支撑管内孔中后,在工作状态还可以实现沿轴线上下移动以及绕轴转动,以便通过伸缩件相对法兰管的移动来吸收土建结构产生的沉降,本专利中的“活动插于”指的是在工作状态,伸缩杆下端相对于支撑管内孔能够自由活动,即两者之间存在间隙,伸缩杆下端与支撑管内孔之间是间隙配合。此外,方大公司也明确指出,本专利权利要求1中的“活动插于”就是指间隙配合,伸缩件在工作状态也是可以上下伸缩的。从而,本专利权利要求1中的“伸缩杆的下端活动插于支撑管的内孔中”是指在承载连接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伸缩杆可以相对于支撑管活动,即伸缩杆的下端与支撑管的内孔之间存在间隙,属于间隙配合。而附件1中当支撑杆1插入支撑杆2的长度L值确定后,将支撑杆2与支撑杆1采用焊接或螺栓固定在一起,也即两者在工作状态时,相互固定,不能够互相移动。进而附件1中公开的可根据施工现场对支架的高度要求可进行对支撑杆2插入支撑杆1中的长度L进行调节与本专利中的“伸缩杆的下端活动插于支撑管的内孔中”实质上不同。因此,本专利要求1与附件1公开的上述内容相比,权利要求1中的“伸缩杆的下端活动插于支撑管的内孔中”这一技术特征没有某附件1公开,本专利权利要求1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与附件1公开的上述内容实质上不同,故松下(中国)公司关于权利要求1相对于附件1不具备新颖性的主张某成立。

(2)关于权利要求1相对于附件4的新颖性

专利复审委员会认为,如上所述,本专利中的“活动插于”指的是承载连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可沿轴线上下移动,还可以绕其轴线转动,其实际上是一种间隙配合,而本领域技术人员都知道,两个部件间的配合形式一般有某种:间隙配合、过渡配合以及过盈配合,其中过渡配合是介于过盈配合与间隙配合之间的一种配合形式,其既有某隙配合的部分又有某盈配合的部分。由此,附件4中的过渡配合与本专利权利要求1中的间隙配合是两种不同的配合形式。因此,本专利权利要求1与附件4公开的上述内容相比,权利要求1中的“伸缩杆的下端活动插于支撑管的内孔中”这一技术特征没有某附件4公开。本专利权利要求1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与附件4公开的上述内容实质上不同,故松下(中国)公司关于权利要求1相对于附件4不具备新颖性的主张某成立。

(3)关于权利要求1相对于附件5的新颖性

专利复审委员会认为,如上所述,本专利中的“活动插于”指的是承载连接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伸缩杆可以沿轴线上下移动,还可以绕其轴线转动,而附件5是通过缓冲部本身的变形来吸收振动的,且相互接合的上部支柱8的外周与缓冲部4的纵孔4a的内周可以通过相互的螺纹槽螺合,也可以通过粘结剂连接,即二者之间是相互固定的。由此,附件5中的缓冲部不同于本专利权利要求1中的“伸缩杆的下端活动插于支撑管的内孔中”。因此,本专利权利要求1与附件5公开的上述内容相比,权利要求1中的“伸缩杆的下端活动插于支撑管的内孔中”这一技术特征没有某附件5公开。本专利权利要求1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与附件5公开的上述内容实质上不同,故松下(中国)公司关于权利要求1相对于附件5不具备新颖性的主张某成立。

(4)关于权利要求3以及权利要求4引用权利要求1、3时的新颖性

由于权利要求1相对于附件1或附件4或附件5不具备新颖性的主张某成立,而权利要求3以及权利要求4引用权利要求1或3时都是直接或间接引用权利要求1的从属权利要求,因此松下(中国)公司关于权利要求3相对于附件1或附件4或附件5、权利要求4引用权利要求1或3时相对于附件4不具备新颖性的主张某不成立。

四、关于《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三款

由于松下(中国)公司关于权利要求2、权利要求4引用权利要求2的技术方案不具备创造性的理由,是基于其引用的权利要求1相对于附件5不具备新颖性时,其附加技术特征被附件5与公知常识的结合公开,进而不具备创造性,而如上所述,权利要求1相对于附件5不具备新颖性的主张某成立,且附件5既没有某开“伸缩管的下端活动插于支撑管的内孔中”这一技术特征,也没有某据证明该技术特征属于公知常识,因此松下(中国)公司关于权利要求2以及权利要求4引用权利要求2的技术方案不具备创造性的主张某不成立。

基于上述理由,专利复审委员会作出第X号决定,维持本专利权有某。

在本案二审审理过程中,松下(中国)公司、方大公司向本院提交了行政诉讼和解协议书,双方认可第X号决定效力。方大公司遂撤回本案上诉。

上述事实有某庭审质证的本专利授权公告文本、第X号决定、附件1、附件4、附件5、行政诉讼和解协议书、撤诉申请及当事人陈述等证据在案佐证。

本院认为:本案二审审理的争议焦点是专利复审委员会对本专利权利要求1“伸缩杆的下端活动插于支撑管的内孔中”的技术特征的认定是否正确,本专利权利要求1、3以及权利要求4引用权利要求1、3的部分是否具有某颖性,权利要求2以及权利要求4引用权利要求2的部分是否具有某造性。

《专利法》第五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及附图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权利要求的记载,结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阅读说明书及附图后对权利要求的理解,确定权利要求的内容。对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的确定,应当以权利要求所用文字的含义来理解,说明书和附图可以用于帮助理解权利要求,但不得用于限定权利要求。本专利权利要求1限定“伸缩杆的下端活动插于支撑管的内孔中”,专利复审委员会根据本专利说明书记载的内容将本专利权利要求1中的“活动插于”认定为“承载连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可沿轴线上下移动,还可以绕其轴线转动,其实际上是一种间隙配合”,其中关于是否属于“间隙配合”关系,无论本专利权利要求书还是说明书中均未记载,专利复审委员会所作认定显然超出了权利要求书记载的内容,是错误的,原审法院相关认定正确,本院应予维持。专利复审委员会应在正确认定本专利权利要求1中“伸缩杆的下端活动插于支撑管的内孔中”的特征的基础上对本专利权利要求1-4是否具备新颖性、创造性重新进行评述。

综上,原审法院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应予维持。专利复审委员会的上诉缺乏事实及法律依据,本院不予支持。方大公司撤回本案上诉系其真实意思表示,未违反法律规定,本院予以准许。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一条、第六十一条第(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准许方大集团股份有某撤回上诉;

二、驳回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上诉,维持原判。

本案一审案件受理费一百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负担(于本判决生效后七日内交纳),二审案件受理费一百元,由方大集团股份有某负担五十元(已交纳),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负担五十元(已交纳)。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审判长李某蓉

代理审判员孔庆兵

代理审判员马军

二0一二年四月五日

书记员郭雪洁

相关裁判文书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5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