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登录        电话咨询
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怎么认定?
发布日期:2018-12-26    作者:李丹律师
一、关于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怎么认定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其法定代理人。


  2、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其监护人为:


  (1)配偶;


  (2)父母;


  (3)成年子女;


  (4)其他近亲属;


  (5)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


  二、法定代理的特点


  1、法定代理产生的依据是法律的直接规定。委托代理中,代理人的代理权是由委托人通过委托授权而产生的,而法定代理权的产生是不以当事人的个人意志为条件的,而是直接源于法律的规定。


  2、的代理权限范围也是由法律规定的,而且一般都属于普通代理或,没有代理权限范围的特殊限制。的代理权限则取决于委托授权书的规定,既可以是,也可以是特别代理,代理人只能在委托人授权的范围内代理委托人进行法律行为。


  3、与被代理人之间往往存在某种特定的血缘或亲缘关系,这种特定的血缘或亲缘关系正是法定代理产生的基础。实践中,最常见的法定代理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1)父母作为其未成年子女的法定代理人;


 (2)配偶一方作为其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对方的法定代理人;


 (3)成年的兄、姐作为其未成年的弟、妹的法定代理人;


 (4)职务代理中的代理人。


  4、法定代理的宗旨在于保证无行为能力和能够通过代理行为顺利地参加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它主要是为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而设立的代理方式。


  5、法定代理都是无偿的。


  三、关于法定代理人


  法定代理人是指根据法律规定直接享有诉讼代理权,代理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进行诉讼活动的人。其中,是指能够以自己的行为行使诉讼权利,履行诉讼义务并且使自己的行为产生法律上的效力的能力,即当事人亲自进行诉讼活动的资格。


  就公民而言,是从年满18周岁或年满16周岁能以自己的独立生活时开始取得,直至死亡;被法律视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对于间歇性在精神病发作期间内视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


  所以,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公民是指未成年人和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公民进行诉讼活动只能由其监护人为代理其进行行政诉讼活动。


  法定代理人是,其法律地位相当于当事人,其代理权限不受限制,可以行使被代理享有的全部权利。但应注意:法定代理人不是当事人,并不能全权代理被代理人。并且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公民之监护人若丧失了监护权其法定代理人的资格同时丧失。


(本文来自网络,侵删)
相关法律知识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4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