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登录        电话咨询
离婚诉讼中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法律问题
发布日期:2016-12-21    作者:110网律师
 
一、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
 1、《婚姻法》第十七条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工资、奖金;生产、经营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婚姻法》第十八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2、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十一条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下列财产属于婚姻法第十七条规定的“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养老保险金、破产安置补偿费。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五条
    夫妻一方个人财产在婚后产生的收益,除孳息和自然增值外,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十三条
    离婚时夫妻一方尚未退休、不符合领取养老保险金条件,另一方请求按照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养老保险金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婚后以夫妻共同财产缴付养老保险费,离婚时一方主张将养老金账户中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个人实际缴付部分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二、夫妻个人财产的认定
《婚姻法》第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夫妻一方的财产:一方的婚前财产;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三、以购房为例,“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如何理解?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七条
    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姻法第十八条第(三)项的规定,视为只对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该不动产应认定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由双方父母出资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该不动产可认定为双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资份额按份共有,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上述规定将产权登记主体与明确表示赠与一方联系起来,将父母出资购房的真实意图通过产权登记表现出来,既保护父母的权益又平衡了婚姻双方,也便于司法实践中的处理。
四、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原则
原则一:协议优先
原则二:男女平等
原则三: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
原则四:有利生产、方便生活
五、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方式
1、实物分割:可分物;
2、作价补偿:不可分割或分割后财产的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明显降低的,一方愿意接受财产的给予不愿意接受财产一方相应的经济补偿;
3、变价分割:不能分割,双方都不愿意接受实物并给予对方经济补偿的,可变卖后对取得的钱款进行分割;
4、其他方式。
六、离婚纠纷在目前司法实践中对房屋分割的相关裁判规则:
1、若要求分割的房屋涉及到案外人的利益的在离婚案件中不做处理,相关权利人可另案诉讼。
2、婚姻法司法解释(二)
     第二十条 双方对夫妻共同财产中的房屋价值及归属无法达成协议时,人民法院按以下情形分别处理:(一)双方均主张房屋所有权并且同意竞价取得的,应当准许;(二)一方主张房屋所有权的,由评估机构按市场价格对房屋作出评估,取得房屋所有权的一方应当给予另一方相应的补偿;(三)双方均不主张房屋所有权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拍卖房屋,就所得价款进行分割。
    第二十二条 当事人结婚前,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该出资应当认定为对自己子女的个人赠与,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双方的除外。
    当事人结婚后,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该出资应当认定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一方的除外。
3、婚姻法司法解释(三)
    第七条 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姻法第十八条第(三)项的规定,视为只对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该不动产应认定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由双方父母出资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该不动产可认定为双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资份额按份共有,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十条 夫妻一方婚前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不动产登记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离婚时该不动产由双方协议处理。
  依前款规定不能达成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该不动产归产权登记一方,尚未归还的贷款为产权登记一方的个人债务。双方婚后共同还贷支付的款项及其相对应财产增值部分,离婚时应根据婚姻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原则,由产权登记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补偿。
    第十四条 当事人达成的以登记离婚或者到人民法院协议离婚为条件的财产分割协议,如果双方协议离婚未成,一方在离婚诉讼中反悔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财产分割协议没有生效,并根据实际情况依法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4、虽然在有些案件中,房屋会被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但是在分割的处理上并不是全部按照50%的比例分割,具体到个案还是需要结合案件本身的具体情况,司法实践中在房屋产权比例的分配上,法院会酌情考虑双方出资情况、对房屋的贡献大小等因素作出决定,需要指出的是,相关的证据材料是非常重要的。
 


相关法律知识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4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