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登录        电话咨询
李克强视察工商总局:“三证合一”改革年内实现(图)
发布日期:2015-03-22    作者:超级账号5律师
政策“误读”或难免,部长回应别“断电” 分类:评论2015-03-22 02:30:03来源:新京报 “误读”“难免”“部长”“回应”……透过这四个关键词,既可看出李克强总理对建构政府施政、民意反馈良性互动机制的要求,也能窥出现代政府内蕴的亲民善政逻辑。
  ■ 社论
  据新京报报道,在3月1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对参会的国务院各部门负责人表示:现代社会瞬息万变,国务院推出的各项政策、文件,有时也难免会被“误读”,“对于媒体关切、特别是一些重大关切,在座的各位部长也要主动回应!”“部长们也不必太有顾虑,要主动讲、敢于讲!”
  “误读”“难免”“部长”“回应”……李克强总理的表态甫一传出,这四个关键词就引发广泛解读。而透过这四个词,既可看出李克强总理对建构政府施政、民意反馈良性互动机制的要求,也能窥出现代政府内蕴的亲民善政逻辑。
  “误读”未必是无厘头抵制,或许是源于理解偏差。这种理解偏差,有多重成因:比如,随着改革深入推动,政策调整幅度越来越大,对于新政策、新思路的产生逻辑、目标指向、法理依据,社会缺乏系统性了解;又如,在互联网时代,公共讨论的介入程度越来越深,对于政策变化不同的群体总是基于自身利益考量去解读政策,增加了政策被弹性解读的维度。此外,许多政策专业性很强,如果表述不到位、媒体传播不准确,也会造成对政策的误读。
  “难免”则道出了“误读”的平常性——有时误读是常态,不误读才是例外。得看到,政策被误读,现在确实挺普遍。如《不动产登记条例》出台被误读成为“以人查房”做准备,《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被理解成为事业单位人员涨工资提供依据……
  而李克强总理说政策有时难免遭误读,颇具深意:对政策被误读,不宜轻易定性、随便归咎。之前,总有一些部门对政策被误读“污名化”,推卸自身责任,这不利于形成良好的政策传递环境。一方面,讨论政策是公众权利,即使存在这样那样的误读,也理应允许存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政策的误读,反过来还可以成为调整政策的民意参考。另一方面,尽管某些误读不排除有利益群体故意加以曲解的可能,但多数情况下,政策被误读的背后,包含了社会各界希望加快改革进程的期待。公众的期待,正是形成共识的前提。
  “回应”,则是政府与相关负责人在误读难免语境下的应对之法。在政策、文件发布后,政府部门理应成大V,关注舆论动向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而非单向发布信息,沦为“僵尸号”。2013年,国务院就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见》,提出各部门要建例行新闻发布制度,各部门应确保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时不失声、不缺位。
  “部长”作为政策宣示者,则应成为积极“回应”的示范者。以往说“回应社会关切”通常主体指某个地方、部门,此次李克强总理点名部长,言下之意很明显:部长们对于政策解读有权威性,因此有必要以公众乐意接受的方式答疑解惑。部长们或难“事必躬亲”,那与此对应的,政府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常态化解读机制也应尽早确立。
  正因“误读”有时“难免”,所以常态化“回应”应是必然。理顺了这内在逻辑,才能推动政策解释相关机制的补全,也才能在良性互动中助推信任共振,让政府行政在“接地气”中更亲切可感。

相关法律知识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5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