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登录        电话咨询
家庭共同财产离婚时如何分割
发布日期:2014-11-01    作者:崔新江律师
    在我国,家庭尚有两代或三代人在一起生活的;家庭成员中,除了直系血亲外,还可能有旁系血亲和姻亲。这样,家庭共同财产也括:(1)夫妻共同财产;(2)夫妻婚前的个人财产;(3)子女财产;(4)家庭其他成员财产。离婚时,夫妻可供分割的财产,仅限于夫妻共同财产,对大家庭的共同财产(如以户为单位从事副业、手工业、服务业等的收入),离开家庭的一方,还可以分割自己享有的那份额。但子女财产以及其他家庭成员财产不在分割之列。
   家庭共同财产与夫妻共同财产不是一个概念。首先,家庭共同财产是指全体家庭成员共同生活期间所创造的,供全体家庭成员生活、生产的财产,该财产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家庭共有财产的发生是以家庭成员共同生活期间的共同劳动创造的财产为前提,不是在共同生活期间共同创造的财富,不发生家庭财产关系。
  2、家庭共有财产来源于全体家庭成员的共同劳动所得和各自劳动所得的财产。
    3、家庭共有财产为共同共有财产,在家庭关系存续期间,共有人不分份额,共同享有所有权。
从以上特点可以看出,所谓家庭共有财产,是在一个大家庭中形成的,也就是说,父母、儿女、女婿、媳妇共同生活、劳动在一起,不分彼此,才能产生家庭共有财产。
其次,夫妻共有财产则是指在无妻关系存续期间的“工资、奖金、生产、经营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不归夫妻一方的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和其他应当归于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
其基本特征是:1、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2、夫妻之间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各自取得的财产;3、夫妻之间依《婚姻法》的规定采取书面约定形成规定的财产。
家庭共同财产是家庭成员在家庭共同生活期间共同创造 、共同所得的财产。例如,家庭成员共同投资建造的房屋、家庭经营的工商业、农副业的收入或以共同收益购买的财产等。家庭共同财产属于家庭成员共有。 
家庭成员共同生活、没有分家析产时,每个家庭成员对家庭共有财产都有一定的财产所有权。
家庭共有财产与夫妻共有财产的分割,应先将夫妻共同财产从家庭共同财产中分离出来,然后才能进行夫妻共同财产分割。一个家庭是否存在家庭共有财产,取决于三个条件:一是家庭成员之间是否有共同生活的关系;二是家庭成员有无共同的生产经营活动;三是家庭不是仅仅由一对夫妻和未成年子女组成。
综上所述,离婚时,最好先从家庭财产中析出夫妻共同财产,然后再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相关法律知识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4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