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登录        电话咨询
骗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财物的行为定何罪
发布日期:2014-03-30    作者:110网律师
【案情】

  2012年8月15日,无业青年车某正在街上四处闲逛,当行至某小区楼下时,看到独自玩耍的六岁男孩田某的脖颈上戴着一条明晃晃的金项链(价值7000元人民币)。车某顿时心生贪念,上前去与田某聊天,对他进行言语诱惑,并以一包巧克力换得李的项链。后案发,车某被起诉至法院。

  【分歧】

  对于车某的行为该如何定罪,存在较大的分歧,主要有两种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车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欺骗的手段,使被害人在认识上产生错觉,以致其“自愿”将自己的财物交出,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构成诈骗罪。

  另一种意见认为车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不为被害人监护人所知晓的手段,秘密窃取未成年人的财物,应认定为盗窃罪。

  【评析】

  朱律师赞同第二种意见,理由如下:

  第一,田某作为年仅6岁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心智不全,不具备正确判断车某行为性质的能力,也不具有对自己重大产物的处分能力和权限,需要由其监护人代为执行,因此,田某根本不能成为诈骗罪的犯罪对象。

  第二,盗窃罪在实践中属于夺取型犯罪,一般表现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较大金额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但是“秘密窃取”作为一种行为方式并非是盗窃罪必要的犯罪构成要件,而在有些特殊的情况下行为人非通过秘密手段盗得财物的行为,仍可成立盗窃罪,比如通过以隐蔽的手段欺骗方式取得财产的行为。

  第三,由于田某无民事行为能力,对金项链无处分能力和处理权限,此时田某只是车某的犯罪工具。车某通过秘密的骗取幼儿的方式取得金项链,应当认定为盗窃罪,构成盗窃罪的间接正犯。

  综上,车某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田某手中骗得金项链的行为,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秘密避开田某监护人的手段取得的,应认定为盗窃罪。
相关法律知识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4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