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登录        电话咨询
【父母与其他子女共建房屋,被分家子女仍有继承权 】
发布日期:2014-03-26    作者:110网律师
【案情简介】
  父亲某、母亲某共生育2和3两女儿。2和3同住在某某村。3与4系夫妻关系,1系他们的儿子。父母去世后在某村留有三处遗产:目前位于里院中的新北房五间、旧北房四间及外院中的百年南房三间,共计价值18万元。2认为上述三处房屋中应该有父母留下来的遗产,土地使用权分别登记在4、1及母亲某的名下。故起诉至法院依法主张继承权,取得应有的遗产份额。
    被告辩称:2所述与事实不符,其所提到的三处房屋均不属于遗产。第一,2于1963年结婚后不久就与我和父母分家另过了,我们夫妻和父母所建的房屋与她们无关。第二,最里院的四间旧北房虽说是写在某名下,但那是我和丈夫结婚后我们夫妻所建,理应归我们夫妻所有。第三,里院的五间新北房是我和4两人在1998年经母亲某同意拆掉父母五间旧房所翻建,并且该房屋登记在我的名下。所以这五间新房也是我们夫妻的财产,不能作为遗产;第四,外院中的三间百年南房是某生前专门送给孙子的,已经登记在1的名下,为其个人财产,不能作为遗产。父亲某和母亲某一直和我们生活在一起,从没分过家,我们将父母养老送终,而2从没履行过赡养义务,2主张继承父母遗产,没有何道理。
    广州白云区人民法院经审理判定:
    一、2对双方争议的外院三间百年南房予以继承,3、4和1于本判决书生效后十日内将该房屋腾清交付给2。
  二、3对里院两处房产中某和某的遗产份额予以继承,已履行。
  三、2付给3和4财产折价款五千元。
    【律师说法】
    本案的焦点在于某、某遗产的确定及2、3继承份额的分配。子女有继承父母遗产的权利,但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赡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一方,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首先,由于某、某生前没有留下独立产权的充分证据,而从其家庭成员的演变和构成,房屋建设的主体和形成过程,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证的登记情况,以及共同生活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3和4是家庭财产的主要贡献者,应享有家庭财产的大部分份额,某、某的遗产除外院的三间百年南房外,还应有里院两处房产中的少部分份额。2和3作为某、某的女儿都应分得相应的遗产份额。3夫妇一直与老人同吃同住,尽了主要赡养义务,应当予以多分财产。
    其次,3、4、1提供的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证不是房屋所有权证书,不能仅凭此证书确认土地上房屋的所有权人,而应根据房屋建设的出资出力情况确定房屋归属。1称三间房屋是某、某送给1的,没有提供相关证据支持。
    所以,三处房产中均有2相应的遗产份额。
 
相关法律知识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4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