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登录        电话咨询
双方父母出自购房,产权登记在一方子女名下时的房产权利归属(父母出资购房常见纠纷之四)
发布日期:2013-05-29    作者:李仁正律师
案情简介
小吴和小孙结婚一年就怀上了宝宝,两家父母决定用各自积蓄为小夫妻买套房子以便互相照料。于是小孙的父母出资120万元、小吴的父母出资80万元买了套二手房。当小吴提出产权要在他名下时,小孙父母想反正一家人写谁名字都无所谓,便一口答应。哪知宝宝出生后,小夫妻为生活琐事矛盾渐生。此时小孙父母开始后悔当初的决定。虽然产证上只写了小吴的名字,可自己毕竟出了大部分房款,当时也从未表示过出资是送给儿媳的,如果小两口离婚,无论如何女儿也是有份的。
 
法律规定: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七条第二款:由双方父母出资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一方子女 名下的,该不动产可认定为双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资份额按份共有,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李仁正律师点评:
现实生活中,一方父母出资后,虽然表面上将不动产产权登记在另一方名下,但究其原因,既有同意赠与另一方的情形,也有可能是为了登记方便或符合各地的购房政策要求的考虑。如果仅根据不动产登记在另一方名下这一事实,就认定一方父母的出资视为对另一方的赠与,可能导致产权登记与出资真意不符,对于为子女购房出资倾注毕生积蓄的一方父母而言,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因此,在处理前述纠纷时,先要探究双方父母在出资时真意,如双方对产权归属有约定的,按约定处理;如无特殊约定,从平衡双方父母利益的角度出发,小孙父母的出资应认定为是对小孙的赠与,小吴父母的出资应认定为是对小吴的赠与,即小吴的份额为40%,小孙的份额为60%,从而达到双方对该不动产按份共有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在认定双方父母出资购买的不动产登记在一方子女名下时,没有区分该出资是婚前还是婚后。这是因为父母在子女结婚前出资购买不动产的意图是促使子女早日缔结婚姻关系。《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二十二条也明确,婚前双方父母的出资一般应分别认定为对自己子女的个人赠与,在此前提下,双方用该赠与出资购买不动产,形成的亦是按份共有关系。
相关法律知识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4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