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登录        电话咨询
司法考试杨帆宪法讲义:基本权利
发布日期:2013-04-18    文章来源:互联网

司法考试杨帆宪法讲义:基本权利。司法考试各个科目跨度比较大,涉及内容繁多,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重要知识点的讲义,希望大家在备考的时候多加研究,多做练习。本文重点讲述基本权利。

精彩链接:

司法考试杨帆宪法讲义:居民委员会

司法考试杨帆宪法讲义:国家基本经济制度

司法考试杨帆宪法讲义:宪法的解释

司法考试杨帆宪法讲义:宪法规范

一、平等权

1.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习惯、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2.任何人的合法权益都一律平等地受到保护,对违法行为一律依法予以追究。

3.在法律面前,不允许任何公民享有法律以外的特权,任何人不得强迫任何公民承担法律以外的义务,不得使公民受到法律以外的处罚。

4.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既包括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又包括守法上的平等,但不包括立法上的平等。

5.法律面前的平等只是法律范围内的平等,而不是事实上的平等。

二、政治权利和自由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2.表达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三、监督权和获得赔偿权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2.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

3.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

【例题·多选题】根据《宪法》规定,下列哪些权利是公民享有的监督权?( )(09-1-64)

A.罢免权

B.集会、游行、示威自由

C.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D.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答案】CD

【解析】选项A错误。罢免权是人大及其常委会享有的,不是公民享有的,不属于监督权。选项B错误。集会、游行、示威自由不属于监督权,是表达自由。选项C、D属于监督权。

四、宗教信仰自由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2.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3.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4.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五、人身自由

(一)生命权

(二)人身自由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2.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3.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三)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1.人格尊严主要包括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例题·多选题】根据《宪法》的规定,下列哪些权利属于公民的人格尊严?( )(08延缓地区-1-63)

A.公民的姓名权

B.公民的肖像权

C.公民的名誉权和隐私权

D.公民的荣誉权

【答案】ABCD

【解析】选项ABCD均正确,都属于公民的人格尊严。

(四)住宅权不受侵犯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2.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例题·多选题】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下列哪些选项属于侵犯公民住宅的行为?( )(08-1-60)

A.非法侵入公民住宅

B.非法搜查公民住宅

C.非法买卖公民住宅

D.非法出租公民住宅

【答案】AB

【解析】选项A、B正确。属于侵犯公民住宅的行为。选项C、D错误,侵害的是公民的住宅权。

(五)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

2.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例题·多选题】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下列哪些说法不正确?( )(05-1-60)

A.为了收集"第三者插足"的证据,公民可以委托私人调查机构以各种形式对"第三者"进行跟踪

B.为了收集犯罪证据,公民可以委托法官对犯罪嫌疑人的通信进行监听

C.商场保安人员有权根据商场的规定,对"盗窃嫌疑人"当场进行搜身检查

D.商场保安人员有权对拒绝搜身检查的顾客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

【答案】ABCD

【解析】选项A、B、C、D说法均不正确。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六、社会经济权利

(一)财产权

1.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2.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3.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二)劳动权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2.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

3.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国有企业和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都应当以国家主人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劳动。国家提倡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奖励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国家提倡公民从事义务劳动。

4.国家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劳动就业训练。

(三)休息权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

2.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

(四)获得物质帮助权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2.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

3.国家和社会保障伤残军人的生活,抚恤烈士家属,优待军人家属。

4.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

七、文化、教育权利

(一)受教育的权利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2.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二)其他文化权利和自由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2.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

【例题·单选题】关于文化教育权利是公民在教育和文化领域享有的权利和自由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09-1-23)

A.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B.宪法规定的文化教育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C.我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D.同社会经济权利一样,文化教育权利属于公民的积极收益权

【答案】D

【解析】选项A、B、C说法均正确。选项D说法错误。积极收益权,就是公民可以积极主动地向国家提出请求的权利。教育属于公民的积极收益权,文化不属于公民的积极收益权。

八、特定主体的权利

(一)妇女

1.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2.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

(二)婚姻、家庭、母亲、儿童、老人的权利

1.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

2.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3.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4.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

(三)华侨、归侨和侨眷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华侨的正当的权利和利益,保护归侨和侨眷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四)外国人和无国籍人

1.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

2.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因为政治原因要求避难的外国人,可以给予受庇护的权利。

【例题·多选题】刘某系某乡女村民,已生育三个女儿,现在又怀上了第四胎。乡、村两级干部决心把她作典型处理。于是,在某日一大早便破门而入,将还在睡梦中未及穿戴整齐的刘某强行带到村委会教育了一整天,并决定取消其读小学三年级的女儿"三好学生"的称号。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乡村干部的行为侵犯了刘某作为公民的哪些宪法权利?( )(03-1-43)

A.人身自由 B.住宅不受侵犯

C.受教育的权利 D.人格尊严

【答案】ABD

【解析】"破门而入"侵犯了宪法第三十九条所确认的住宅不受侵犯权;"将还在睡梦中未及穿戴整齐的刘某强行带到村委会"侵犯了宪法第三十八条所确认的人格尊严;"教育了一整天",侵犯了宪法第三十七条所确认的人身自由。因此,选项A、B、D正确。

"取消其读小学三年级的女儿'三好学生'的称号",这是侵犯了其女儿的荣誉权,而非其女儿的受教育权,更不是刘某的受教育权。因此C选项错误。

【例题·多选题】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的下列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中,哪些不属于公民可以积极主动地向国家提出请求的权利?( )(07-1-60)

A.受教育权 B.财产权

C.继承权 D.劳动权

【答案】BC

【解析】选项B、C都属于防御性的权利,它们要求的是国家不能侵犯,但不能要求国家积极的保证和提供。选项A、D属于公民可以积极主动地向国家提出请求的权利。

【例题·单选题】根据现行《宪法》规定,关于公民权利和自由,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08-1-17)

A.劳动、受教育和依法服兵役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B.休息权的主体是全体公民

C.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未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D.2004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答案】D

【解析】选项A错误。依法服兵役不属于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选项B错误。休息权的主体是劳动者。选项C错误。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选项D正确。2004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例题·单选题】根据我国宪法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10-1-17)

A.我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遭受自然灾害时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B.我国公民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其出版自由也被剥夺

C.我国公民有信仰宗教与公开传教的自由

D.我国公民有任意休息的权利

【答案】B

【解析】选项A错误。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选项C错误。我国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选项D错误。我国公民有休息的权利,而不是任意。选项B正确。我国公民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其出版自由也被剥夺。

【例题·多选题】公民基本权利也称宪法权利。关于公民基本权利,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11-1-62)

A.人权是基本权利的来源,基本权利是人权宪法化的具体表现

B.基本权利的主体主要是公民,在我国法人也可以作为基本权利的主体

C.我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利益

D.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是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重要特点

【答案】ACD

【解析】选项A正确。公民基本权利,指一国宪法确认的公民享有的主要的、必不可少的权利。人权,是指人生而就有且普遍享有的权利。它经过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天赋人权"的思想而得到广泛传播,并在早期的资本主义宪法中得到了体现,当人权进入宪法和法律的保障范围后,人权就由一种应然权利转变为一种法定权利,可以说,人权是基本权利的来源,基本权利是人权宪法化的具体表现。

选项B错误。基本权利的主体主要是公民。有些国家的宪法规定,法人和外国人也可以成为基本权利的主体。但在我国,基本权利的主体只能是公民,不能是法人。例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宗教信仰自由等基本权利,法人就无法享有。

选项C正确。《宪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选项D正确。我国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义务的规定,体现出广泛性、平等性、现实性以及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四大特点。

相关法律知识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4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