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登录        电话咨询
2013年司法考试刑法考点: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的定罪量刑
发布日期:2013-04-17    文章来源:互联网

定罪标准

  罪与非罪

  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一要看是否实施投放行为,二要看是否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

  此罪与彼罪

  本罪与投放危险物质罪的界限。二者的区别主要是:

  (1)主体不同。本罪的主体为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而后罪中的投放毒害性物质的行为,年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亦可构成其罪。

  (2)主观故意的内容不同。本罪主观故意的内容表现为明知是虚假的危险物质即知道不是真实的危险物质而投放,是行为人出于某种动机企图造成恐怖气氛,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而后罪则是明知是真实的危险物质而决意投放,其意在危害不特定人身、财产的公共安全。

  (3)客观方面表现不同。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投放虚假的危险物质,并且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的行为,仅有投放行为不能构成本罪;而后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投放危险物质的行为,属行为犯,只要有投放危险物质的行为,除非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即可构成其罪。

  (4)犯罪对象不同。本罪行为的对象为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向后罪对象则是真实的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

  (5)侵害的客体不同。本罪的客体为社会秩序;后罪在客观上虽然也会严重扰乱社会秩序,但这是对不特定人身、财产安全这一客体侵害的自然结果,行为直接指向公共安全,而非社会秩序。

  本罪与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的界限。二者的区别主要是:

  (1)主观方面不同。本罪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是虚假的危险物质而决意投放。过失不能构成本。本是真实的危险物质误认为是虚假的危险物质而决意投放的,也可构成本罪;而后罪必须出于过失,即确实不知道是危险物质而投放,或者误认为是虚假的危险物质并不出于本罪扰乱社会秩序的目的而投放的,则属过失投放危险物质行为,构成犯罪的,应以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过失致人死亡罪等论处,而不是构成本罪。

  (2)客观方面表现不同。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投放虚假危险物质,并且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并不以造成严重后果为必要,造成严重后果为本罪的重罪情节,属于量刑情节的范畴;而后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投放危险物质,造成严重后果行为,造成严重后果,是其定罪情节而非量刑情节。就造成严重后果的内容而言,两者也有区别。在后罪中,造成严重后果,是指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在本罪中,造成严重后果,既包括致人重伤、死亡,又包括使公私财物遭受重大损失,还包括其他利益如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因投放虚假危险物质停工、停产造成的经济利益损失,以及非物质性损失和恶劣影响等。

  (3)对象不同。本罪的对象为虚假的危险物质;后罪的对象则为真实的危险物质。

  (4)客体不同。本罪所侵害的客体为社会秩序;后罪所侵害的客体为不特定人身、财产的公共安全。

  本罪与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界限。两者在主体、主观方面、客体等方面有相同或类似之处。二者之间的区别是:

  (1)主体的身份不同。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实施了本罪行为,即可构成本罪。在共同犯罪中,构成主体也不以首要分子为必要;后罪的主体虽然也为一般主体,但必是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的首要分子或其他积极参加者,非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者不能构成其罪。

  (2)主观故意的内容不同。本罪为明知是虚假的危险物质为扰乱社会秩序而故意投放;后罪则为明知自己聚众实施的行为会扰乱社会秩序而决意实施。

  (3)客观方面表现不同。本罪表现为投放虚假危险物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后罪表现为聚众实施各种各样的扰乱社会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

  (4)客体的范围不同。两罪的客体虽然都为社会秩序,但本罪所侵害的比后罪广泛得多。后者仅为社会秩序中的一部分,为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单位的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秩序。前者除后者外,还包括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以及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秩序等。行为人如果采取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的方法,聚众扰乱社会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既触犯本罪即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又触犯后罪即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属牵连犯,应择重罪对本罪定罪处罚。

  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的行为,可以用来煽动他人进行其他犯罪,如煽动分裂国家,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煽动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煽动聚众冲击家机关,煽动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等等,这时既会触犯本罪,又会触犯他罪,如煽动分裂国家罪、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等,属牵连犯,对之应当择一重罪定罪处罚,不能实行并罚。

  量刑标准

  犯本罪的

  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造成严重后果的

  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

相关法律知识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5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