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登录        电话咨询
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
发布日期:2013-03-25    作者:邓海峰律师
  刑法

        第一百六十条在招股说明书、认股书、公司、企业债券募集办法中隐瞒重要事实或者编造重大虚假内容,发行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非法募集资金金额百分之—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企业债券管理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企业债券的管理,引导资金的合理流向,有效利用社会闲散资金,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在境内发行的债券。但是,金融债券和外币债券除外。

        除前款规定的企业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发行企业债券。

        第三条企业进行有偿筹集资金活动,必须通过公开发行企业债券的形式进行。但是,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四条发行和购买企业债券应当遵循自愿、互利、有偿的原则。

        第二章企业债券

        第五条本条例所称企业债券,是指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

        第六条企业债券的票面应当载明下列内容:

        (一)企业的名称、住所;

        (二)企业债券的面额;

        (三)企业债券的利率;

        (四)还本期限和方式;

        (五)利息的支付方式;

        (六)企业债券发行日期和编号;

        (七)企业的印记和企业法定代表人的签章;

        (八)审批机关批准发行的文号、日期。

        第七条企业债券持有人有权按照约定期限取得利息、收回本金,但是无权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

        第八条企业债券持有人对企业的经营状况不承担责任。

        第九条企业债券可以转让、抵押和继承。

        第三章企业债券的管理

        第十条国家计划委员会会同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国务院证券委员会拟订全国企业债券发行的年度规模和规模内的各项指标,报国务院批准后,下达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执行。

        未经国务院同意,任何地方、部门不得擅自突破企业债券发行的年度规模,并不得擅自调整年度规模内的各项指标。

        第十一条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必须按照本条例的规定进行审批;未经批准的,不得擅自发行和变相发行企业债券。

        中央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由中国人民银行会同国家计划委员会审批;地方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由中国人民银行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分行会同同级计划主管部门审批。

        第十二条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企业规模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

        (二)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符合国家规定;

        (三)具有偿债能力;

        (四)企业经济效益良好,发行企业债券前连续!年盈利;

        (五)所筹资金用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第十三条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应当制订发行章程。

        发行章程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企业的名称、住所、经营范围、法定代表人;

        (二)企业近!年的生产经营状况和有关业务发展的基本情况;

        (三)财务报告;

        (四)企业自有资产净值;

        (五)筹集资金的用途;

        (六)效益预测;

        (七)发行对象、时间、期限、方式;

        (八)债券的种类及期限;

        (九)债券的利率;

        (十)债券总面额;

        (十一)还本付息方式;

        (十二)审批机关要求载明的其他事项。

        第十四条企业申请发行企业债券,应当向审批机关报送下列文件:

        (一)发行企业债券的申请书;

        (二)营业执照;

        (三)发行章程;

        (四)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企业近!年的财务报告;

        (五)审批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用于固定资产投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需要经有关部门审批的,还应当报送有关部门的审批文件。

        第十五条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应当公布经审批机关批准的发行章程。

        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可以向经认可的债券评信机构申请信用评级。

        第十六条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的总面额不得大于该企业的自有资产净值。

        第十七条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依照国家有关固定资产投资的规定办理。

        第十八条企业债券的利率不得高于银行相同期限居民储蓄定期存款利率的40%。

        第十九条任何单位不得以下列资金购买企业债券:

        (一)财政预算拨款;

        (二)银行贷款;

        (三)国家规定不得用于购买企业债券的其他资金。

        办理储蓄业务的机构不得将所吸收的储蓄存款用于购买企业债券。

        第二十条企业发行企业债券所筹资金应当按照审批机关批准的用途,用于本企业的生产经营。
        企业发行企业债券所筹资金不得用于房地产买卖、股票买卖和期货交易等与本企业生产经营无关的风险性投资。

        第二十一条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应当由证券经营机构承销。

        证券经营机构承销企业债券,应当对发行债券的企业的发行章程和其他有关文件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行核查。

        第二十二条企业债券的转让,应当在经批准的可以进行债券交易的场所进行。

        第二十三条非证券经营机构和个人不得经营企业债券的承销和转让业务。

        第二十四条单位和个人所得的企业债券利息收入,按照国家规定纳税。

        第二十五条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和国家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依照规定的职责,负责对企业债券的发行和交易活动,进行监督检查。

        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六条未经批准发行或者变相发行企业债券的,以及未通过证券经营机构发行企业债券的,责令停止发行活动,冻结并责令退还非法所筹资金,处以相当于非法所筹资金金额5%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七条超过批准数额发行企业债券的,冻结并责令退还超额发行部分或者核减相当于超额发行金额的贷款额度,处以相当于超额发行部分5%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八条超过本条例第十八条规定的最高利率发行企业债券的,责令改正,处以相当于所筹资金金额5%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九条用财政预算拨款、银行贷款或者国家规定不得用于购买企业债券的其他资金购买企业债券的,以及办理储蓄业务的机构用所吸收的储蓄存款购买企业债券的,责令收回该资金,处以相当于所购买企业债券金额5%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条未按批准用途使用发行企业债券所筹资金的,责令改正,没收其违反批准用途使用资金所获收益,并处以相当于违法使用资金金额5%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一条非证券经营机构和个人经营企业债券的承销或者转让业务的,责令停止非法经营,没收非法所得,并处以承销或者转让企业债券金额5%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二条本条例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规定的处罚,由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决定。

        第三十三条对有本条例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所列违法行为的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由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给予警告或者处以!万元以上!"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四条地方审批机关违反本条例规定,批准发行企业债券的,责令改正,给予通报批评,根据情况相应核减该地方企业债券的发行规模。

        第三十五条企业债券监督管理机关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六条发行企业债券的企业违反本条例规定,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第五章附则

        第三十七条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八条本条例由中国人民银行会同国家计划委员会解释。

        第三十九条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1987年3月27日国务院发布的《企业债券管理暂行条例》同时废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

        四、欺诈发行股票、债券案(刑法第160条)

        在招股说明书、认股书、公司、企业债券募集办法中隐瞒重要事实或者编造重大虚假内容,发行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发行数额在一千万元以上的;

        2、伪造政府公文、有效证明文件或者相关凭证、单据的;

        3、股民、债权人要求清退,无正当理由不予清退的;

        4、利用非法募集的资金进行违法活动的;

        5、转移或者隐瞒所募集资金的;

        6、造成恶劣影响的。

        七十八、附则

        1、本规定中“追诉”是指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检察机关审查批捕、审查起诉活动;

        2、本规定中“在……以上的”包括本数;

        3、本规定中“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是指接近上述数额标准且已达到该数额的百分之八十以上的;

        4、本规定中“货币”包括人民币、外币和流通纪念币,凡是没有标明货币名称的都是人民币;

        5、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相关法律知识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4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