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登录        电话咨询
2011年司法考试民事诉讼法名师讲义
发布日期:2011-03-10    文章来源:互联网
第一节 民事纠纷与民事诉讼

  一、民事诉讼

  (一)民事纠纷的概念和特征

  民事纠纷,又称民事争议,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一种法律纠纷和社会纠纷。

  民事纠纷,属于民法学的研究范畴,是民事实体法所调整的对象,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民事纠纷主体之间法律地位平等。

  2、民事纠纷的内容是对民事权利义务的争议。

  3、民事纠纷形成的原因是违反民事实体法的规定。

  4、民事纠纷具有可处分性。

  根据民事纠纷的内容和特点,可将民事纠纷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财产关系方面的民事纠纷,包括财产所有关系的民事纠纷和财产流转关系的民事纠纷;另一类是人身关系方面的民事纠纷,包括人格权关系的民事纠纷和身份关系的民事纠纷。

  (二)解决民事纠纷的制度种类

  1、自决与和解

  自决与和解,是指纠纷主体依靠自身力量解决纠纷,以维护自己的权益。自决是指纠纷主体一方强调凭借自己的力量使对方服从,和解是指双方相互妥协和让步。两者的共同点是:纠纷主体都是依靠自我的力量来解决争议,无需第三者参与,也不受任何规范制约,均属于“自力救济”的范畴。

  2、调解

  3、仲裁

  4、诉讼

  我国现行的解决民事纠纷的制度种类有:一是和解,二是调解,三是仲裁,四是诉讼。这四种处理机制中,诉讼是最终的,最具有权威性的处理民事纠纷的机制。

  二、民事诉讼

  (一)民事诉讼的概念和特征

  民事诉讼,就是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和解决民事纠纷案件和其他案件的各种诉讼活动,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各种诉讼法律关系的总和。具有以下特征:

  1、民事诉讼具有公权性质。

  2、民事诉讼具有强制性。

  3、民事诉讼当事人双方诉讼地位的平等性。

  4、民事诉讼具有程序性。

  (二)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关系

  1、案件性质不同。

  2、诉讼提起不同。

  3、主体地位不同。

  4、诉讼目的不同。

  5、适用法律不同。

  6、结案方式不同。

  第二节 民事诉讼法

  一、民事诉讼法的概念

  民事诉讼法,就是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调整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的行为和相互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民事诉讼法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二、民事诉讼法的性质

  1、民事诉讼法是部门法。

  2、民事诉讼法是基本法。

  3、民事诉讼法是程序法。实体法

  三、民事诉讼法的特点

  (一)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法制原则

  (二)便利群众进行诉讼,便利人民法院办案

  (三)原则性规定与灵活性规定相结合

  (四)程序公正与效率兼顾
相关法律知识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4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