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登录        电话咨询
商业银行贷款丧失诉讼时效的原因与对策
发布日期:2003-12-02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保全诉讼时效是保全银行信贷资产的前提和基础,信贷资产一旦丧失了诉讼时效,也就失去了运用法律手段来保全信贷资产的可能性。但在信贷业务实践中,多数商业银行均有一定数量的贷款丧失了诉讼时效,在极少数银行甚至有大量贷款丧失了诉讼时效(达数亿元之巨), 尤其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放的贷款。因此对银行贷款丧失诉讼时效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寻求相关对策,对银行而言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贷款丧失诉讼时效的原因分析

  贷款错过诉讼时效和保证期间的原因是复杂的。概而言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信用基础欠佳和企业法制、信用观念淡薄。 高度健全的社会信用是健康交易秩序的基础。但由于受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企业与银行之间没有建立规范意义上的信用关系和经济主体关系,企业恶意逃废银行债权的现象屡见不鲜,部分企业贷款到期后,既不偿还贷款,又不签收银行贷款本息催收通知书,遏力躲避信贷人员或以各种理由拖延,致使诉讼时效过期届满。

  2 、法制不健全。目前我国法律对诉讼时效的规定过于粗疏,银行在实践中可以用来保全诉讼时效的手段十分有限,制约了商业银行保全诉讼时效工作的开展。在司法实践中更是存在着机械的严格规则主义倾向,部分基层法院甚至以企业签收银行的贷款本息催收通知书为银行主张权利、中止诉讼时效的唯一依据,在诉讼时效的认定上有放纵企业逃废债行为的倾向。

  3、受过去账外违规经营影响,部分信贷资产质量差。由于历史上的原因,多数银行均存在一定数量的账外经营,此部分信贷资产虽然已经办理了并账手续,但由于此部分资产质量比较差,多数债务人已经名存实亡或者无法找到,客观上给银行保全诉讼时效带来了困难。

  4、信贷队伍力量薄弱。贷款诉讼时效的保全工作任务重,工作量大。但在基层银行普遍存在信贷人员力量薄弱的现象。每名信贷员管理的贷款客户至少在二十多户,有的信贷员管理的贷款客户竞多达五、六十户。由于人手少 , 工作量大 , 给信贷员保全贷款的时效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困难,时间和精力均没有保证。

  5、部分信贷人员对保全诉讼时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认识上的误区。长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支持的重点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而国有大中型企业普遍存在产品老化、效率低下,亏损面大,缺乏竞争能力等问题,没有还贷能力或者还贷能力差。于是部分信贷人员便认为,反正借款人现在经营状况极差或者已经停止了经营,保不保全诉讼时效没有什么意义,在此认识基础上便怠于去保全这些贷款的诉讼时效,致使诉讼时效届满。

  6、部分信贷人员法律知识欠缺,保全诉讼时效的手段单一。 诉讼时效的法律问题并不复杂,但部分信贷人员对诉讼时效的认识存有偏差,部分基层银行信贷员只知道以提起诉讼或要求借款人签收银行发出的贷款本息催收通知书的方式中断诉讼时效,于是在借款人拒不签收贷款本息催收通知书,又不能提起诉讼的情况下,便束手无策、坐等诉讼时效届满。

  7、部分信贷人员责任心不强。在信贷工作中,长期以来,“重贷轻管”的现象一直没有彻底扭转,贷后管理工作比较薄弱,责任不明,加之少数信贷人员责任心不强,致使对贷款催讨不力,丧失诉讼时效。尤其是对不同的信贷人员工作交接,缺乏必要的监督与引导,使得后来接手的信贷人员存在消极态度,致使贷款诉讼时效丧失。

  8、贷款档案管理欠规范。没有建立并完善有关信贷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或者虽然建立了规章制度但没有认真执行,致使有关诉讼时效的借款合同、贷款本息催收通知书、还款计划等重要档案丢失。此种现象在多数银行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在涉及账外经营、涉及不同的管户信贷员时表现尤为突出。

  二、保全银行贷款诉讼时效的对策建议

  综上所述,造成贷款诉讼时效丧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问题的解决,也应从多方面入手:

  1、提高对诉讼时效重要性的认识。保全贷款的诉讼时效是保全信贷资产的前提和基础,即使是目前已经陷入经营困境或者停止经营的企业也应保全诉讼时效,因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经营状况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是不断变化的,现在缺乏还贷能力的企业日后也有获得发展的可能,而一旦丧失了诉讼时效,当企业经营状况好转、有了还贷能力后,银行也因丧失了胜诉权而无法获得法律保护。

  2、灵活运用多种诉讼方式保全诉讼时效。提起诉讼是中断诉讼时效的一条重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在信贷工作实践中,银行要注意灵活运用公证催收、律师见证催收、支付令等非诉讼方式来高效、经济地保全诉讼时效。对于在行政干预情况下而发放的贷款,可以考虑在行政机关的协助下保全诉讼时效。

  3、建立贷款诉讼时效保全责任制。应将保全贷款诉讼时效工作制度化,将保全贷款诉讼时效的责任落实到人,并定期或者不定期地进行检查或者抽查,对丧失诉讼时效的,要查清事实,区分责任,严肃处理。

  4、建立诉讼时效预警机制。应完善银行现有的信贷台帐系统,增加有关贷款诉讼时效方面的内容,运用先进的电子计算机促进贷款诉讼时效的保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加强与司法机关的沟通,在司法机关的支持下保全贷款的时效。对于一些恶意逃废银行债权、涉嫌诈骗贷款的的借款人,保全贷款的时效,仅靠信贷员的力量是不够的,必要时可以借助司法机关的力量进行保全。

  6、规范贷款档案管理。规范的贷款档案管理是保全诉讼时效的前提和基础,为此应建立并完善有关信贷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建立信贷业务档案的定期检查和不定期制度,同时充分利用电子计算机,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精确性。
相关法律知识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4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