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登录        电话咨询
2010司法考试辅导:中国法律思想史笔记(一)
发布日期:2010-09-03    文章来源:互联网
  前言

  对象

  中国历史上不同的法律观点,理论,学说的内容、作用、特点及产生、发展、演变、相互斗争、吸收。九流十家。任何一种法律制度的产生必以一定的法律思想为指导,并只体现统治阶级的法律思想。中国法制史,政治思想史,哲学史。

  方法

  1. 联系各个时期社会状况来研究

  2. 重视阶级分析的方法

  3. 实事求是,历史地看问题

  研究状况

  4. 根据朝代的更替来研究

  5. 根据政治演进来研究

  6. 根据发展阶段来研究:三个发展时期——礼治;法治;礼法调和

  7. 以问题为中心进行研究

  第一章 夏、商、西周

  第一节 夏商

  一、《尚书》——中国最早的历史书籍;内容:典,谟,诰,誓

  二、 神权法思想

  主要内容:授命于天,恭行天罚(1)有利于使统治合法化(2)有利于加强统治权威

  第二节 西周时期的变化

  一、 概述

  1. 天不可信,天命靡常

  2.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3. 以德配天,解决天命和人事的矛盾,表明神权法思想在西周已经发生动摇

  4. 在此基础上,周公提出“明德慎罚”思想,反映劳动人民力量的壮大和神权政治的动摇

  5. 笃信上帝→天不可信;专事鬼神→注重人事;专讲刑杀→德刑结合

  6. 君子无逸

  二、德政内容

  1. 勤政

  2. 保民 爱惜民利

  3. 任贤

  三、明德慎罚

  1. 慎重断案,刑当其罪——中罚

  2. 区分故意过失;累犯偶犯

  3. 反对族诛连坐

  4. 重教化,反对滥杀无辜

  不是有意地削弱或放弃刑罚,而是如何更有效地使用刑罚

  四、 以“亲亲”,“尊尊”的宗法等级原则为指导的礼治思想

  (一)礼的含义

  1. 宗法:以血缘为纽带,调整家庭内部关系,维护家长、族长统治地位和世袭特权的行为规范

  2. 兄终弟及→父死子继→嫡长继承:立子以贵(母亲的地位)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

  3. 礼起源于祭祀,指的是祭祀的仪式:“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4. 礼到西周时发展为礼制

  (二)礼治的基本原则——“亲亲”、“尊尊”

  1. 亲亲:宗法原则,以父为首,旨在维护家长制

  2. 尊尊:等级原则,君为首,旨在维护君主制,不得僭越,不得犯上坐乱

  3. 在宗法制度下,二者相互结合,为维护宗法等级制度服务

  4. 周礼特别强调“孝”、“忠”,这既是伦理道德规范,又是法律规范

  (三)礼治的特征——“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1. 礼主要调整奴隶主(贵族)内部关系;刑则每指向平民。体现西周礼和刑的特权性和阶级性,表明西周实行的是公开不平等的特权法 。

  2.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是指导西周立法、司法的重要原则。

  3. 各级贵族享有特权,不受刑罚制裁,而是道义上的谴责;但严重破坏宗法等级制度的贵族也会被处以刑罚,甚至酷刑,于此同时,他们受刑会得到照顾。

相关法律知识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4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