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登录        电话咨询
古城、古镇、古村旅游环境教育问题研究
发布日期:2010-03-31    文章来源:互联网
【摘要】平遥古城、丽江古城、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先后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我国也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纳入了遗产保护范围。近十几年以来,我国古城、古镇、古村旅游逐渐兴起,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追捧。古城、古镇、古村旅游与环境教育二者关系密切,古城、古镇、古村旅游环境教育是旅游环境教育的内容之一。
【英文摘要】Pingyao Ancient City, Old Town of Lijiang, xidi,hong Village in the South of anhui Province has been Selected in the 'World Heritage List'.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town, village has been included in the scope of heritage protection in our country. In resent decade, there are an increasingly number of tourists having went to ancient city, town, village. It is a new form of tourism. Tourism in ancient city, town, village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ourism education is one of the elements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关键词】古镇;古城;古村;旅游;环境教育
【英文关键词】ancient city;ancient town;ancient village;tourism;environmental education
【写作年份】2009年


【正文】
  一、古城、古镇、古村
  
  古城、古镇、古村距今已有几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历史,是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我国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称谓,各家说法不一。比较常用的有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遗产、古城镇、历史地区等等。《内罗毕建议》将历史地区分为“史前遗址、历史城镇、老城区、老村庄、老村落以及相似的古遗群。”等等。日本统称其为古都,《古都保存法》对古都的定义是:“曾经作为我国历史上的政治、文化中心地并占有重要历史地位的京都市、奈良市、镰仓市, 以及以政令形式而确定的其它市、町、村之称谓”[1]。
  
  (一)古城
  
  古城是一座城市, 又称名城,它具有一般城市所具有的全部功能。英国对古城的定义为“过去是城市, 现在仍然是城市”。
  
  我国采取以国家名义公布名城并进行管理的办法。因此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文化名城最多的国家。我国目前共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09座。这些历史文化名城由国务院审批,分四批公布。1982 年,第一批公布了24 座;1986 年,第二批公布了38 座; 1994 年,第三批公布了37 座; 2001 年—2007年增补了10座城市,其中凤凰公布的时间为2001 年12 月27 日。
  
  (二)古镇
  
  古镇又称名镇是一种介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世纪以前发展起来并保存当时风貌的, 有一定规模的, 具有军事、行政管理、或者商业职能的人类集聚地[2]。据《说文解字》记载镇为“ 博压也” , 有镇压,镇服之意,古代在边关险要之地设“镇”,以驻兵戍守宋代以后镇是指县以下的小商业都市,这个概念一直沿袭至今。
  
  (三)古村
  
  古村又称名村从广义上说,是指“至今保留的古代民居建筑群落的总称”;从狭义上说,古村是指“历史年代久远,遗留至今的,具有科学研究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且需要保护或已经受到保护的古代民居建筑群落”。它涵盖了3 层意思: 一是,历经岁月沧桑不断延续和演绎, 遗留下来的古代民居建筑, 并至今仍为现代百姓延用和居住;二是,具有历史传统特色的古民居、古街、古巷、古道、宗祠、寺庙等,在景观上与现代民居有很大反差,是一种特殊的区域文化景观;三是,从深层面看,古村是封建思想、文化、宗法礼制及族权观念交融的外化表象[3]。
  
  《古镇映像馆徽州》一书为了叙述的方便, 把古城、古村镇、以及古镇统称为古镇。古镇一般都经历了由繁华到衰败的过程。古镇建成初期,往往是该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但由于社会变革日渐沉寂。
  
  平遥古城、丽江古城、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先后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我国也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纳入了遗产保护范围。古城、古镇、古村通常地处于偏僻远离城市的的地方、因遭受岁月无情侵蚀,正渐渐凋敝失去其原貌。近十几年以来,我国古城、古镇、古村旅游逐渐兴起,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追捧。从西递、宏村、同里、乌镇到山西平遥古城、江西婺源、到湘西凤凰古城、云南丽江等古城、古镇、古村,都成为中外热爱大自然、渴望返璞归真的人们追逐的对象。
  
  (四)法律规制的不足与环境教育的弥补作用
  
  以保护为主、旅游开发为辅,以旅游促保护应是古城镇旅游开发的主题[4]。就全世界而言,立法保护的文物古迹的内容和范围在不断扩大。大体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重要的、单个的文物古迹对象的保护;第二个阶段是扩大到对文物古迹对象周边环境的保护;第三个阶段则是扩大到对历史街区、历史区域乃至某个古城镇的完整保护。
  
  20世纪以来,欧洲出现了保护历史城区的热潮。国际组织制定了很多宪章和建议,其中最早的一部是1933年8月,国际现代建筑学会在雅典举行现代建筑国际会议(简称CIAM)时通过的一项文件,即后来著名的《雅曲宪章》。此后,这一文件多少年来一直是欧美高等建筑教育的指针。其他的国际法规还有《马丘比丘宪章》、《佛罗伦萨宪章》、《华盛顿宪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下属组织制定的《关于保护景观和遗址的风貌与特征的建议》《关于保护受到公共或私人工程危害的文化财产的建议》《威尼斯宪章》、《内罗毕建议》。 其中最著名的是《威尼斯宪章》、《内罗毕建议》和《华盛顿宪章》。
  
  我国虽然没有统一的古城保护法,但是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和地方条例的方式,我国的古城保护立法已经非常全面。其中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为指导,北京、山东、浙江、福州、广州、河南、长沙、西安、银川、昆明、平遥等省市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历史文化名城街区建筑保护条例》和《云南省历史文化名城名真名村保护条例》相继实施。
  
  发展旅游业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良性循环,使其保存、保护下来,并且被发掘出珍贵的历史价值、新的旅游价值、经济价值和教育价值。表面上看来有正确的主题指导,立法保护以及明确的价值所在,发展旅游是对所剩不多的古城、古镇、古村及时抢救和保护的一种最佳方式,
  
  但实际情况不容乐观。立法目的与实施效果差距甚大,立法的全面性不等于法律实施的全面性。仅仅依靠法律手段不可完全解决古城保护问题。以笔者最近去过的湘西凤凰古城为例。
  
  2004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的颁布也为凤凰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规范。条例规定:“核心保护区内的建筑物、构筑物的改建、维修,其建筑形式、体量、色调必须保持明清时期的布局和风貌。建筑物高度必须控制在两层以下,一层建筑檐口高度不超过三米,两层建筑檐口高度不超过五点六米,色调控制为黑、白、灰及灰褐色、原木色。风貌协调区内新建、改建的建筑物,其建筑形式应为青瓦面坡屋顶,高度控制在两层以内,两层檐口高度不超过六米,色调、体量和建筑风格应当与核心保护区风貌相协调。区域控制区新建、改建的建筑物,其建筑形式必须与古城风貌相协调,建筑高度控制在三层以内,三层檐口高度不超过八点五米。”
  
  去年全球共有420万人次爬山涉水,来到这个“梦里故乡”,追寻心灵的家园。文化人向往的凤凰,已成为天下人向往的凤凰。2007年凤凰县全年累计接待游客43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7亿元,门票收入1.2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9%、57.1%、57.2%。2007年到凤凰旅游的国外、境外游客达到6.1万人次,比2006年增加2.6万人,增长达到74%。短短6年,旅游人数、旅游综合收入增长60倍。凤凰一跃进入中国旅游十强县。景区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引进战略投资者激活旅游资源。不少游客朝思暮想的“朝圣”之地。凤凰旅游发展前景令人怦然心动:5年后,预计旅游人次将达800万,门票收入将达3亿元,旅游综合收入将达40亿元。
  
  在巨大的经济收益背后是古城特有的文明的没落。
  
  沱江和两岸的吊脚楼可以说是凤凰文化的源泉和灵魂,多少人看了沈从文的《边城》梦想靠在吱呀作响的纯木质吊脚楼上,看着清澈见底的沱江和偶尔飘过的一叶扁舟,听着船公的号子感受历史深处的宁静……
  
  其实城内新老建筑交织在一起,大量的新建筑无论风格、颜色、外观都没有老城的原味,夹杂在老建筑中间显得格格不入,很不协调,严重影响了传统历史街区的景观风貌。沱江两岸吊脚楼是用仿木的水泥柱支撑,江边的栏杆也是用水泥铸成的原木形状,城内路灯采用欧式风格,看似古朴实际不伦不类。
  
  以前这里的人们洗衣服用的是荼枯、皂荚等天然的洗涤用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这里的人们都用洗衣粉在江中洗衣。随着古城旅游的盛行,游客络绎不绝。沱江两岸凤凰城内共有250多家家庭客栈、另外还有餐馆、酒吧,产生大量的生活污水,江水富营养化现象较为严重,部分江面呈现草绿色,甚至有些地方有小片垃圾堆积,水草丛生。
  
  小扁舟只有在下游离城中心较远处才能看到,取而代之的是能容纳十几人的大游船在沱江上来来回回。来此游玩的游客多数只是慕名而来,
  
  在凤凰古城内,城内无处不弥漫着浓重的商业气息。政府要求城内居民搬出,部分居民搬进了附近新居,只留下少数不愿搬走的几户。城中的民居全部被改造成客栈、店铺、饭店和酒吧。在凤凰完全看不到当地居民原生态的生活方式,穿着民族服饰都是做小生意的老人,当地的年轻人像其他城市的孩子一样穿着时髦。古建筑只是一种商业行为的外包装而已,这虽然不能说是对古城的破坏,但只保护住了古城的外在表现形式而没有保护住古城深邃的内容,古城像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晚上城内霓虹闪烁,沱江两岸的酒吧充斥着流行歌曲的演唱声。古城文化的历史传承被现代城市文明侵蚀,异化殆尽,各种伪文化产品充斥着古城的旅游商品市场。店铺内出售的多数是随处可见的批量生产的旅游产品,看似有特色,其实没有特色,价格便宜,但质量堪忧。真正有名族特色的精品又被精明的商家用来牟取暴利。在古城内的居民更确切地说是商户大多数是全国各地来此投资的生意人,语言以普通话为主。只有更偏远的苗寨才听得到苗语。
  
  日本将工农业废弃物对大气和水系的污染称为“第一公害’,将对山川、海洋自然环境的肆意开发和破坏称为“第二公害”,而将与之对应的再开发名义下对城镇传统建筑环境和风土文化的盲目破坏称为“第三公害”[5]。
  
  当地居民对自己所居住的地方价值判断的偏差,旅游业从业者盲目追求经济利益以及旅游者环境意识有待提高,致使有环境保护意识的人们达成普遍共识,要根本解决环境问题仅仅依靠立法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提高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个人的环境意识,要通过每个人的行为保护环境。环境教育在这种情况下被提出,因其能够弥补自上而下保护环境的不足,已经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
  
  (五)旅游环境教育
  
  1977 年召开的第比利斯政府间环境教育大会制定的环境教育建议指出:“环境教育是一门属于教育范畴可跨学科课程,其目的直接指向问题的解决和当地环境实现,它涉及普及的和专业的,校内的和校外的所有形式的教育过程。”环境教育的目的是借助于教育手段,提高人类的环境意识,使整个社会对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有正确的理解和态度,使人们了解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严重性,激发人们关心和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增强对环境保护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环境教育应面向各个层次的所有年龄的人,并应包括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6] “正规教育”指的是 学校环境教育,“非正规教育”指的就是社会环境教育。
  
  因此,在我国,环境教育包括两个部分即学校环境教育和社会环境教育。学校环境教育在世界各国的到普遍重视,发展水平较高。较之学校的环境教育,社会环境教育发展缓慢。社会环境教育主要是利用大众传媒、社会教育设施,通过社会环境优化,以及进行成人环境教育等方式进行的环境教育。社会环境教育的缺失导致真正的社会生产者的环境意识偏低,因此整个社会的环境意识也无法有效提高。
  
  旅游环境教育是社会环境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一种以旅游为媒介,以旅游资源为载体向社会全体成员进行环境教育的一种形式[7]。包括对旅游者及相应的旅游开发规划、经营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导游员及旅游地周围居民等进行的环境教育。
  
  二、古城旅游的环境教育的实施途径
  
  古城、古镇、古村旅游与环境教育二者关系密切。古城、古镇、古村旅游环境教育是旅游环境教育的内容之一;旅游环境教育又是古城、古镇、古村环境保护的方式之一。
  
  古城、古镇、古村旅游环境教育有其自身特有的教育意义,因此,古城、古镇、古村旅游环境教育也应该采用一些特有的方式进行。
  
  (一)展示牌、海报环境教育
  
  这种环境教育可以应用于客栈、酒吧、餐馆、特产店。
  
  以凤凰古城为例,凤凰当地的客栈、酒吧多数是湘西江边独具特色的建筑——吊脚楼。吊脚楼属于干栏式建筑,但与一般所指干栏有所不同。 吊脚楼结构巧妙,历史悠久,比“干栏”较成功地摆脱了原始性,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被称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可以精心设计一组介绍吊脚楼的展示牌或海报悬挂在在客栈的大厅、房间或酒吧墙壁上。海报应图文并茂地介绍吊脚楼的建造技术、结构特色、各种形式、传说、文化内涵和价值。既是一种为普通的旅店和嘈杂的酒吧美化环境,营造文化氛围的好方法,同时又是环境教育的方式之一。各种特色美食和特产也有其有趣的来历传说、制作方法,因此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进行环境教育,让游客在吃饭购物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接受环境教育。
  
  (二)印刷品环境教育
  
  到古城、古镇、古村旅游,当地的导游和杂货店都会出售一种用牛皮纸印制的古色古香的地图。地图上除了有当地的地形图,还有各个景点的详细介绍,当地美食、特产、住宿、名店、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的文学作品等等,售价与一般的地图差不多。很多喜欢旅游的人也喜欢搜集所到之地的地图,初踏陌生之地,一张小小的地图就可以让游客大致了解当地的情况。应更充分发挥地图的环境教育功能,用环保纸印发精美宣传册,在地图中增加更多当地特色文化的介绍版面,加大信息量,不仅可以提升地图的可读性,让游客们更喜欢阅读,获取更多的知识,同时也起到了环境教育的作用。很多研究表明,通过展示牌,人们能学到的东西很少,因为人们花很少的时间阅读展示牌。而地图作为一种旅游纪念品可以长期保存,并且可以送给亲朋好友,扩大了环境教育的范围,一份吸引人的地图也会为古城、古镇、古村吸引更多的游客。
  
  (三)环境解说
  
  环境解说是解说和环境教育结合的产物,是社会环境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环境解说广泛应用于各类旅游场所。比如,公园、博物馆等等。环境解说是一种帮助人们了解造访地的文化、特性,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培养人们保护文化遗产、自然资源的价值观的服务性、交流性的教育形式。环境解说是旅游环境教育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对于旅游者来说环境解说直观、灵活、易于接受。
  
  在古城、古镇、古村的旅游环境教育中,可以由导游、景点管理员、环境保护志愿者、商户和当地居民来担任环境解说的解说员。应采取措施对从环境教育的角度出发,对导游员的培训应当包括环境意识、环境审美能力、环境保护常识、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各种景观中所涉及的自然环境以及人地关系等方面的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等几个方面。
  
  1、 景点管理员解说
  
  景点管理员长时间在同一景点工作,有比他人更优越的时间和条件深入了解景点的历史背景。在凤凰,一些比较重要的收门票的景点,比如沈从文故居、熊希龄故居、杨家祠堂等,门口都有保镖打扮的工作人员把守。应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和潜能在维持秩序的同时对景点的历史渊源、建筑风格等向游客讲解。
  
  2、志愿者解说
  
  近年来,国内一些有影响力的NGO,纷纷组织有专业知识的志愿者团队,深入到学校和自然保护区,举办各种形式的环境教育活动。NGO的志愿者们具有更高的环境保护意识和专业知识。他们是最专业的环境解说员,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有越来越多的人自愿加入NGO,古城、古镇、古村环境佳与离不开他们的参与。
  
  3、当地居民解说
  
  当地的居民祖祖辈辈长期生活在古城、古镇、古村之中,他们无疑是最了解当地环境的人,他们熟知那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了解那里一切环境要素的文化价值的精髓由来及所在,对他们的家乡感情真挚而深沉。应充分应用当地居民这方面优势,经过一定的宣传和培训,他们可以成为最优秀的环境解说员。例如:在凤凰古城的沈从文墓前,有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经年累月守候在那里,每当有游客前来拜祭,他就会蹒跚走向前去,给大家介绍墓碑的由来及碑文的含义。游客三三两两来了又走,大约每十分钟老人就要不辞辛苦地重复一次它的解说词,据说风雨无阻。
  
  4、导游解说
  
  在我国,到旅行社报名参加旅行团是旅游的主要方式之一,游客普遍认为导游的讲解是更深入地了解旅游地的最快捷、最方便的方式。在旅游过程中,导游与游客接触密切,解说造访地的风土人情是导游的主要职责之一。因此,可以直接通过解说词对旅游者进行环境教育。
  
  导游解说的内容包括各旅游景点的自然环境状况,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等方面的内容。可以在导游解说中援引、文人墨客在当地留下的诗词歌赋,游记以及楹联中的语句,以及如何理解、欣赏这些文学艺术作品。笔者在婺源古村乘坐过一种游览摩托车,摩托车主兼负导游和司机的职责。途中摩托车主每到一处都会用诗词介绍所见的景色,美景加美文令人心驰神往。既提高了导游词的品位,又在不经意间进行了很好的环境教育。
  
  (四)户外实习基地、考察基地和学会研究会举办地
  
  古城、古镇、古村的价值表现应是其文化形式的全部,其中应包括当地环境中的方方面面:古代建筑物(民居、城墙、道路、寺庙等)古代文物、世代生活的自然环境(植物、动物、河流、田园等)传统信仰、原住民传统的原生态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语言、民俗和集市等。因此古城、古镇、古村环境保护和环境教育应是其全部的环境要素。因此可以作为建筑、历史、考古、语言文学、环境、环境保护法等相关专业的户外实习基地、考察基地和学会研究会举办地。有利于从专业理论研究的角度更好的保护当地环境。带动古城、古镇、古村环境保护策略的不断发展。
 【作者简介】
贾晓晨,女,江西理工大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07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彭青,女,江西理工大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07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注释】

[1] 日本关于历史风土保存特别措施法(1966) ,《国外历史城镇与地段保护法规选编》,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历史名城规划研究所,1993.
[2] 刘伟,古镇的人居环境、建筑艺术价值研究
[3] 冯淑华,古村旅游模式初探[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4
[4] 胡卫华,古城镇旅游开发的问题与对策——以云南丽江古城和湖南凤凰古城为例[J],小城镇建设,2007,4.
[5] 忠德昆,城市传统历史地段建筑环境的意义、构成与保护[J],建筑学报,1996,9:18一21
[6] 徐会辉,祝怀心.国际环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1 版1次. P24.
[7] 张丽,旅游环境教育及实施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12

相关法律知识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4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