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登录        电话咨询
中国社会科学深度检视——反思意识的启蒙
发布日期:2009-05-15    文章来源:互联网
 前言     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世界背后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人类自诞生以来就有一种天生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驱使人们不断探索自己所处的这个世界,并且试图给出自己的解释。对于第一个问题的回答,从纵向来看,构成了一部人类不断披荆斩棘、开拓创新、征服自然的科学史;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从纵向来看,构成了一部人类认识自身、反思世界、自我审视的哲学史或批判思想史。在西方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这两条路径互相作用、互相配合,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     如果当代世界是一个以西方为主导的代表了世界文明最高形态的全球化时代,并且以此来反观我们自身的话,我们会发现,中国文明发展的逻辑线索乏善可陈,这并不是说中国文明就比西方文明差劲,而是说在中国文明发展的过程中缺乏西方那种自我反思与批判的精神。这也是当下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当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之所以突出是因为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得到迅猛发展,这种经济转型期间的大规模的中西思想的碰撞,使得我们有了一个可以对自我进行省察的契机。     然而,面对这样的契机,我国社会科学领域并未表现出积极的迎合态度,虽然有部分学者发出了《中国法学向何处去?》 [1]、《中国哲学向何处去?》的追问,但是并未形成集体的反思意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学者所引起的学界讨论并未产生出巨大的辐射效应 [2]。这并不是说这些学者的学术能力有问题,而是因为中国其他学者的接受能力出了问题,这种问题的出现并不在于学者知识是否渊博,而在于他们深受意识形态的束缚。通过简单调查我们会发现,能够提出《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中国哲学向何处去?》追问的学者,大都具有深厚的西方学术背景,对西方的文化有着深层次的了解,换句话说他们得到了西方文化的熏陶和人文精神的支持,使得他们能够冲破意识形态的束缚。那么中国大部分学者都受到了哪种意识形态的束缚呢?通过对中国人普遍的世界观进行一下解构,或许能从中找出中国学者的运思规律,从而对我国社会科学的研究进行一种反思和批判,擦亮中国学者的第二只眼。     一、超越意识形态的阐释策略     世界是平的、主观的。如果你听到这个结论感到特别惊讶、觉得根本不可思议、这是一种绝对荒谬的观点的话,这至少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自从你进入社会以来,基本或者根本就没有对自己所在的这个社会进行一种反思或批判。这也难怪,自从你降生以来你一直生活在这样的国度,一直生长在单一的意识形态里。这就意味着没有这种反思你照样可以活得很好,没有这种批判,你照样过得很潇洒,而且缺少这样的反思并没有让你感到有所缺失,相反如果具有这种反思,不但会让你自己觉得突然之间价值衡量的标准失去了,而且自己的同事或朋友都会觉得你“不正常”。所以,面对这给你带来痛苦的反思,还不如把它丢掉,过那种不需要自己去反思,把反思的事情留给别人去做的生活。这作为一种生活态度可以,但作为学术研究的态度则万万不可,没有反思和批判的学术是危险的,而且也是邪恶的。     意识形态是某个团体中每个成员对周围世界以及团体本身的认知体系,反映了该团体的利益取向和价值取向,为团体的集体行为提供了合理性辩护,同时也对个人行为提供一套约束,可以说,意识形态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中的任何团体,不管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都有自己的一套意识形态,其根本特征是自觉地或不自觉第用幻想的联系来取代并遮蔽现实的联系 [3]。意识形态有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但是它的副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压制创新、破坏正在变革团体存在的合法性、造成团体成员的分裂并阻挠集体行动的进行、助长“搭便车”现象的增加 [4]。中国社会科学的研究,除了这些普遍性的副作用之外,还面临着更复杂的问题,即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中国实际生活中的变异。这就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中国实践中绝对化,教条化,静止化了。这种变异的结果导致了一个巨大的国民心理问题:谁都可以声称掌握了绝对真理。如果谁要自称是一个哲学家,那么大众肯定会对他嗤之以鼻。于是哲学在中国遭到鄙夷,理论成了实践的陪衬,那些研究哲学和理论的人就都成了学院里的闭门造车者。但问题是,“谁都可以自称掌握着绝对真理”的这种心理并未导致真理的相对化,相反的,学者们和普通大众仍然在理论著述中和实际行动中贯彻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这表明,意识形态把它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的偏差,进行了自我修复。到此,意识形态把我们的运思兜了一个圈,又回到其本身,意识形态的力量可见一斑。     一个人总要处于一定的意识形态当中,不可能走出属于他的意识形态。那么,怎样才能克服意识形态的副作用呢?对于中国社会科学的研究来说,怎样才能克服意识形态本身及其变异的双重副作用呢?辩证法为我们指明了出路。矛盾双方A和B,如果双方力量不均衡,那么就会产生两种结果,要么A战胜B,要么B战胜A,这两种结果都不会有创新出现,是一种保守型的发展。如果双方力量均衡,要么A和B同归于尽,要么A和B共同组成一个新的C。唯有这最后一种情况才能产生出创新的结果,才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于是,为了说明问题,笔者采取了如下的假设和策略。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包含三个基本的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笔者选取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解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例子,进一步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削减为唯物主义。因为无论是辨证唯物主义还是历史唯物主义都是唯物主义。当然这种削减是存在问题的,流失了很多内容,但是这并非笔者所关注,笔者所关注的是,做这样的削减能否激起大家反思意识的出现。同样,资本主义社会,可能不是作为一个意识形态来存在的,但是,笔者仍然把它削减为唯心主义。目的是为了能够与社会主义的唯物主义形成对立。换句话说,笔者对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对立的理解是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对立。接下来,笔者就以唯物主义为原型,唯心主义为背景来对唯物主义世界观进行一个尝试性的解构,以求呈现我们所处社会之意识形态的一个侧面。     二、对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一个尝试性解构     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的国度里,对世界的认识是唯物主义的 [5]。比如,眼前放着一张桌子,我们下意识的会认为它是一张扎扎实实、实实在在的、一张三维立体有着长、宽、高的桌子,因为它客观的“立”在那里。如果一个人说那不是一张桌子,而是一个平面,我们会认为他是神经病,精神不正常,他的观点不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反映,是对客观事物错误的理解,他应该依据客观事物来纠正自己的错误观点和观念。即我们如此之确信眼前的这张桌子是立体的,世界上再也没有像这张桌子是立体的更能让人确信的了。这也难怪,我们都是唯物主义的。但是,“实际”情况又是如何的呢?     人类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就是人的感觉,而在人类所有的感觉中以视觉和触觉为获取信息的最为重要的途径。在视觉与触觉当中,又以视觉为最,人类信息的80%以上都是靠视觉获得的 [6]。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视觉成了人类心灵的唯一窗户”。     首先、视觉是分不清楚距离这个东西的。比如,此时此刻你正在一山顶阁楼之上遥看前方,不远处有一寺庙。你很确信这寺庙离你至少有五公里远,如果身边由一个军用望远镜的话,你肯定会用它来测量一下你与寺庙的实际距离,如果望远镜上显示是10公里,你会告诉我,你距离寺庙的世纪距离是10公里,而且要我相信,那可是军用望远镜测出来的距离,言外之意就是你与寺庙之间有一段距离是千真万确的。可是,具体情况是什么呢?你与寺庙之间的距离,其实并不是你看出来的,也不是用望远镜量出来的。你之所以觉得你与寺庙之间有一段距离是因为你身体的其他感觉器官的缘故,比如脚疼、出汗、胸闷、劳累、气喘吁吁等等。你的距离感觉是这些所有感觉器官最后在你脑袋中综合形成的,你的视觉仅仅是一个诱因,它引导你的大脑把上述脚疼、出汗、胸闷、劳累、气喘吁吁的感觉给回忆起来,并把它们综合起来,最后得出了一个距离的感觉。人的视觉和照相机的原理其实是一样的,只是对事物影像的一种摹写,你何时曾看到一张照片里有一段距离,那样的话,照片岂不是成了立体的了么?即使你说在照片里看到了距离,那你把照片放在桌子上看看,照片是个什么?它只是个平面而已,它所具有的立体性全部来自你的脑袋(主观)赋予。     其次、视觉是分不清楚事物究竟是不是立体的。比如,在你面前有一个圆柱体的柱子。如果我说它是一个平面,你会立即反驳我,说我是神经病。如果你认为需要开解我的话,会把我带到这根柱子面前,拉着我的手,把它放在柱子上,一本正经地教育我说:“摸摸看,是不是立体的?”,而且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想必你也是暗潮讽刺。除此之外,你还有可能领着我绕着柱子走上一圈,并且在绕弯一圈后,告诉我:“现在知道了吧,确实是立体的吧?”。其实,这里边,你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就是没有用纯粹的视觉来为立体给出一个证明,你混淆了两种不同的感觉。你为什么要带我去摸一摸柱子,为什么要带我绕柱子一周,那是因为你要用触觉为视觉作证,用触觉来为视觉能够判断出立体作触觉的说明。因为,视觉是无论如何也得不到立体的影响的,因为视觉就是成像在视网膜上的一个倒影,如果你说视觉能够感受到立体的东西,那么在第一次看到大山的时候,你的眼睛岂不是要被压扁了?那么触觉就可以分辨出立体么?     再次、触觉也是分辨不出事物是否是立体的。比如,你手里抓着一个球,你如此确信它就是球体。你用手去触摸桌面,你如此确定它是一个平面。你用手去握一条棍子,你如此确信它就是一个长的圆柱体。于是你得出结论,人的触觉是可以判断出形状的,是可以用来证明某样东西是否是它本来的样子,更进一步说,人的感觉来自物体的投射,刺激,世界的一切都是物质的。如果你对球体,平面,圆柱体的感觉不鲜明,只能说明你的感觉出问题了,你的感觉是对客观事物的错误的反映,你应该以客观事物为基础来修正你的感觉。质言之,唯物主义具有颠簸不破的真理性。我的问题是,当你手抓这一个球的时候,你的手是什么形状的?当你用手去触摸桌面的时候,你的手又是什么形状的?当你用手去握一条棍子的时候,你的手又是什么形状的?我想,你在做这三个动作的时候,手的形状都不一样。那么,现在的问题就来了,你用各种不同的手势去感触不同的事物,最终得出了手是可以判断出形状的结论,这是适当的么?换句话说,事物的形状真的是来自事物本身呢?还是来自你的不同手型呢?质言之,事物的形状是其本来就具有的,还是人类主观赋予它的?     总而言之,人的视觉也好、触觉也罢,还是什么其他的感觉,它们单独是根本无法说明事物是否是该事物本来的样子的,质言之,它们都是人脑的主观感受。人们平常所谓的立体感其实都是人脑之综合机能的结果,更进一步说,世界不是我们平常所认为的那样,而是另外一番景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很可能就是一个平面。照片是一个平面,我们感觉它是如此真实的一个立体,那么,反过来,我们感觉如此之真实的一个现实世界,它是否就是一个平面呢?笔者觉得这完全有可能。如果遵从我们前边的路径的话,这种可能性是非常大的。而且如果把世界理解为一个平面的话,会很容易解释时空穿梭。在一个平面上,从一点到另一点,最短的距离也要经过一条线段,但是如果有一个维度,从该维度里看这个平面,这个平面是弯曲的,那么,在该维度里,如果想要在这个平面上从一点到另一点,可能连一秒钟都用不到,而且这种情况一旦发生,这在平面的维度看来就是时空穿梭。     三、结论     我们早已习惯了从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问题,仿佛唯物主义就是一切。这并不是说,唯物主义就不好,而是说,我们为什么不以宽容的姿态、开放的心态去看一下唯心主义的理论呢?我们不能在对唯心主义还没有批判的基础之上就扬弃它,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也是不符合辨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换句话说,社会主义要发展,为什么就不能去借鉴资本主义的经验呢?我们的社会在大规模的开放,难道只是经济领域的开放,而不是思想领域的开放?笔者认为,相比较经济领域的开放,思想领域的开放具有更为重大的意义。因为,中国社会的发展以及未来社会的构建,都需要能够站在理论巅峰的人的知识和智慧,“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老祖宗的话不能忘。     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当中,为什么要如此强调思想开放以达到反思意识的启蒙呢?因为这里笔者有三个基本判断:第一、中国人文科学领域的研究是远远落后于西方世界的。第二、中国人文学科领域研究的滞后性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有着密切的关联。第三、中国人文科学领域的学者,只有具备自我反思和批判意识,才能超脱于意识形态之上,才能真正实现知识的增量。我们社会的意识形态是唯物主义的认知方式,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认知方式会作为一种传统保持下来,从而具有历史顽固性,虽然改革开放三十年了,可是这种意识形态如此之强盛以至于使得中国学者的话语距离国际讲台越来越远了。造成一个局面就是中国学者研究的问题与理论不能有效的与国际接轨,中国学者研究的对象和问题,总是落后于国际社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身并无所谓好与坏,但是,如果学术研究中不能区分清楚哪些是意识形态的因素,哪些是真理的因素,这最终会窒息学术研究的生命,那时,学术研究就就真正成为了闭门学问了。当下的问题恰恰在于中国从事人文科学研究的学者并未意识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究竟如何影响了我们的判断和价值追求,而且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身的巨大影响,使得学者无法超出自身,无从培养自我反思与批判的眼光,即从事人文科学研究的学者失去了自我,迷失了自我,自我得不到显现和张扬。笔者在这里只是通过一种世界观的解析,呈现一幅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当中无法显现的世界图景。如果中国从事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工作的学者能够体会到笔者在解析我们日常习以为常的观念之时,能够有所启发,就是对该文的最大褒奖。

【作者简介】
尹晓兵,在同济大学攻读外国哲学博士学位,方向为法哲学与政治哲学。

【注释】
[1] 邓正来:《中国法学向何处去?》,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2] 主要表现在,有关探讨中国法学、哲学等等发展图景的著作少之又少,对于深层次的问题无法深入,对社会科学的反思和总结停留在表面上,比如,空谈什么本土化、主体性等等。这些著作和论文没有深入到中国社会科学的本体,即没有对自身有着整体的反思意识。
[3] 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93页。
[4] 杨光斌 主编《政治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3页。
[5] 这从我们平常所受到的教育很容易就得出的结论。
[6] 视觉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范围是有一定限度的,这在自然科学看来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且自然科学对视觉的认识所达到的深度,是社会科学研究者无法想象的。
相关法律知识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5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