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价格消费陷阱!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admin
“亏本价”、“一折起”……当一个个刺激眼球的字眼进入人们视线的时候,往往能引发人们购物的冲动。但人们往往没有想到,他们可能遭遇了价格欺诈的“陷阱”。提醒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一定要货比三家,注意预防“十大价格消费陷阱。
陷阱一:虚构原价。如某服饰商店在销售一套服装时,标价“原价2300元,现价280元”,而实际上这套衣服从未按2300元在该商店销售过。
陷阱二:虚构降价原因。如某商店在店外打出招牌“本店转让,最后十天所有商品降价大甩卖”,而实际上该商店并未实施转让。
陷阱三:虚假优惠折价。如某服饰商店在销售某一品牌服装时,标价“800元,打9折”,而实际上,该商店所销售的这套服装一直都以720元销售。
陷阱四:价外馈赠物品不如实标示品名或数量。如某鞋店在销售时,打出“买一赠一”的广告语,而实际上消费者在该店购买一双鞋子,得到的价外馈赠物品只是一双袜子。
陷阱五:价外馈赠物品所标价值与实际不符。如某家电商场在销售某一品牌空调时,标明“购买某型号空调,送价值200元吸尘器”,而实际上这种吸尘器在其他商场只售150元。陷阱六:虚构产地。如某商场在销售某品牌手表时,在标价签上标明“产地:瑞士”,而实际上该手表是由上海某厂家组装制造的。
陷阱七:价格承诺不履行。如某商家在销售服装时,标示“全场5折”,而实际上只有部分服装是按5折销售。
陷阱八:销售处理商品时,不标示处理品。如某商场销售一款手机,其所标价格比其他商店低一倍,而实际上此款手机属于残次处理品,商场在销售时,未事先告知消费者。
陷阱九:标价与实际结算价不符。如某超市在销售某品牌花生油时,标价45元,而在收银时按46元结算,商家解释说价格已调整,标价签来不及更换。
陷阱十:不标示或含糊标示价格附加条件。如某手机经销商在销售某款内含话费的手机时,只标明“内含话费240元”,而实际上该款手机所含的话费只能用于抵消月租费。(东南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