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登录        电话咨询
武小锋大连面试“心里没底” 他的命运就是悲剧?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admin
  据沈阳今报报道,北大才子武小锋毕业在家卖糖葫芦事件在全国引起广泛关注,18日,武小锋在大连参加了一场特殊面试,但结果仍是个谜团。
   大连面试 武小锋连说“心里没底”
   据新闻晨报消息,18日中午,风尘仆仆地赶到大连的武小锋显得有些疲惫。对于这次来的结果,武小锋不停地说:“心里没底。”下午1时30分,武小锋在记者的陪同下,来到大连市卫生局2楼的一间小办公室,因为前来的记者太多,不得已,见面的地点只好改在了一间大会议室。
   对武小锋的到来,大连市人事局人才办的高处长和大连市卫生局人事处的汪处长十分高兴。高处长表示家乡单位求贤若渴,武小锋也大方地回应,如果合自己心意,希望在大连工作。
   出于预先比较乐观的想法,武小锋以为这次见面将意味着他可以进入卫生局工作了。但事实证明,他的想法错了。两位处长一致表示:这次让他来,并不是让他到卫生局工作,而是继续和先前见过面的各医疗单位协调,以便武小锋早日能到岗工作。听了这番话,小锋的情绪有些低落。
   大连市卫生局人事处的一位姓于的工作人员解释说,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双向选择,不太可能将武小锋安排进机关事业单位,那样对别人也不公平。
   高处长随后询问了武小锋和先前看好的大连市中心医院联系的结果。武小锋愣了一下,然后回答:“他们没有给我打过电话。”对武小锋这样的回答,高处长很不满意。他对武小锋说:“不要一味地等待人家的电话,要主动联系,才会有好的结果。”听到这里,武小锋低下了头。
   此次见面,高处长没有明确武小锋的岗位,也没有说出武小锋考试的具体时间。
   见面会结束后,武小锋接受了记者采访,当记者问武小锋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时,武小锋想了想回答道:“我希望能在城里有个工作,有套楼房,然后把爸爸妈妈接过来一起住。”
   对于未来的工作,武小锋还是一脸茫然。私下里,小锋对记者表示,他此前曾比较看好鞍山那家医疗企业,因为董事长很重视他,他在那里能够有好的发展。但父亲比较看好大连,大连这边也想留住他,让他改变了主意。
   截至昨天,武小锋的工作还未确定下来,而多家企业伸出的橄榄枝,更使武小锋迷茫,其家人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北大反应:医学部网站贴此新闻提醒学生
   在春节临近之际,一个叫武小锋的人让北京大学再次备受关注。只是,这次出名,并不光彩。借用北京大学医学部一位姓周的老师的话:“别提武小锋,他不代表北大。”
   记者在北京大学医学部自办的网站“北医新闻网”上发现,一篇题为《北京大学毕业在家穿糖葫芦》的新闻稿赫然出现在该网站的“综合新闻”里。记者拨通了该网站的新闻热线,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告诉记者,他们之所以把这篇稿件放在网站上,一是想提醒北大毕业的学生,北大也不是铁饭碗,如果不增强自身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样会落得个工作无着落的下场。
   最后,这位网站负责人说,武小锋的事在北大快要人人皆知了,不亚于当年卖肉的陆步轩。但这事也有着积极意义,那就是一些平时总自以为是的学生,现在开始着急了。
  评论:武小锋一定是悲剧吗? 
 
  北大学生武小峰毕业后卖糖葫芦谋生,一经披露,人称“陆步轩第二”,被媒体弄得沸沸扬扬,多指称为“悲剧”
   最近,待业在家的大学生武小峰,一夜间成了媒体“宠儿”。此人之所以有些特别,是因为他毕业于北大,2005年7月毕业于北大预防医学专业,因找工作屡屡受挫,只能先回老家务农,帮父亲串糖葫芦卖。其命运与当年卖肉的北大才子陆步轩颇相似,因此人称“陆步轩第二”。
   武小锋的经历一经报道,迅即在媒体上引起一番热热闹闹的大讨论,其盛况堪与当年的陆步轩相比。
   媒体的报道和评论大多在想像之中。《沈阳今报》直接表明态度:“这个类似于当年卖猪肉的北大才子陆步轩北大学生卖猪肉的悲剧再一次在人们面前上演。”而在跟进的媒体评论以及网友跟帖中,慨叹人才浪费的有之,抨击素质教育的有之,认为是没有后门才找不到工作的也有之。
   武小锋的命运一定是悲剧吗?先来看看他的“求职路线图”。武小锋曾把就业目标锁定北京,却屡次遭拒。后来,他“退而求其次”,把目标定在辽宁省会沈阳,仍未果;便不得不再退一步,把希望寄托在大连市,可仍以失败告终。据说,他现在要求很低,只要和专业沾边儿,月薪1000元以上就可以。
   现在,大学生找工作确实不易,其中固然有复杂的经济社会原因,但许多大学生都想在大城市扎堆,恐怕也是原因之一。可是,大城市的人才需求有限,要消化所有大学生并不现实。于是,他们必然面临竞争,也总有一部分人会在竞争中落败。既然如此,武小锋的命运岂非很正常?
   红网的一篇评论就认为:从此前的“北大屠夫”到如今的“糖葫芦才子”,北大学子之所以备受关注,其本身就反映了公众对其“出身”的非正常心理,似乎真的像武小锋当初认为的那样———“北大就是金字招牌,进了北大,意味着将来可以离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在大城市里谋份好工作。”搜狐网作了一个网络调查,有超过38%的人认为“很正常,社会是现实的,物竞天择”,另有14%的人认为“不好说,北大的就不能卖糖葫芦么”。
   当然,也有看似正常、其实并不正常的地方。据报道,武小锋性格十分内向。但是,如果仅仅是因为性格内向就找不到工作,这一定就正常吗?一般而言,一个人如果性格外向一些,豁达一些,那么他在社会中的认同感确实会好一些。但有些职业,比如武小锋学的预防医学,能否胜任这份工作,与性格内向与否似乎并无必然关系。
   再如,有媒体报道说,已经有政府部门以及企事业急急忙忙地对武小锋表示“歉意”,并主动送上工作机会了。有家企业在没有任何考试的情况下,就表示欢迎武小锋,并愿意提供岗位供他挑选。这一现象正常吗?《北京青年报》评论说:试想,如果比北大名气差的大学的毕业生也没找到工作,市里的人事局干部们也会登门拜访吗?还有,是不是应该到所有的下岗工人家里去拜访呢?文章认为,北大的文凭只能增加武小锋就业的机会,但并不增加武小锋的特权。包办北大毕业生武小锋的工作,是向计划经济的历史倒退,而对武小锋的特殊关照是在造成新的不公。
   发生在武小锋身上的悲喜剧,大致折射出当今大学生的就业环境。尤其是他最近找到工作的情节,更具有某种讽刺意味。相信还有很多的毕业生游走在城市的边缘,他们未必有武小锋那样幸运,可以成为公众人物,他们的命运往往不为人所知,因为他们不是北大毕业的。但是,他们的生存状态,他们的种种遭遇,可能更值得关注。(来源:人民日报 记者 汪晓东)
(姜志)
 
相关法律知识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5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