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登录        电话咨询
警惕“银行卡密码保护“新型诈骗 勿轻信不明短信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admin
    新华网天津8月6日电天津市近日出现了一种新型诈骗方式,犯罪分子利用手机短信,诱骗信用卡或银联卡用户通过自动柜员机(atm)转账,将钱款据为己有。
    天津市民赵先生7月27日收到一个外地手机短信,称其银联卡在外地已被大额消费,并告诉他一个查询电话。赵先生拨打“查询电话”后,一个自称银行卡部“工作人员”的人告诉赵先生,其银行卡已被他人复制,并强调赵先生的其他银行卡也可能被复制,并问其是否需要对银行卡进行密码保护。赵先生信以为真,便在一个自动柜员机前按照“工作人员”的指令进行操作,把所有银行卡的钱款转至一牡丹灵通卡内。赵先生原以为自己的银行卡已被完全“保护”了,事后到银行查询才发现,其灵通卡内的钱款已全部转账到外地一账户中。
    经过警方进一步调查,“工作人员”为赵先生信用卡进行密码保护而实施的操作,实际上是为将赵先生灵通卡内钱款进行转账、占为己有而实施诈骗的过程。
    据警方介绍,犯罪分子在实施此类诈骗过程中,往往采取以下几个步骤∶
    一、犯罪分子利用人们对所持银行卡很关注的心理,往往使用外地手机给用户发短信称用户的银行卡在外地被大额消费,查详情请拨打查询电话。
    二、用户打电话查询时,犯罪分子便把自己伪装成银行卡部“工作人员”耐心讲解,称用户所有的银行卡均可能被他人复制,问是否需进行密码保护。此时犯罪分子利用人们对银行部门的信任,使用户深信不疑。
    三、用户决定进行密码保护时,犯罪分子往往用比较专业的术语,蒙骗用户到自动柜员机前把所有银行卡内的存款转账至指定的“信用卡”内,而用户还以为自己的银行卡已被“保护”,却不知已落入犯罪分子的圈套。四、一旦上述计划实施完成,犯罪分子便立即从所谓进行了密码保护的“信用卡”中把钱款全部提走,逃之夭夭。
    对此,警方提醒群众提高警惕、谨防被骗,不要轻信这类不明短信。市民如需查询,应到银行卡所属银行或自动柜员机进行查询,或通过各银行查询电话也可。此外,储户对银行卡的密码也要注意保护,不要透露给他人,以免被窃取。如遇到诈骗情况,应当立即到银行查询卡内钱款情况,并及时到公安机关报案。(完)
 
相关法律知识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4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