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粮食产销平衡区粮改座谈会在银川召开
9月19日至20日,全国粮食产销平衡区粮改座谈会在银川召开。会议总结交流近几年来产销平衡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情况,分析当前粮食流通面临的新形势,研究下一步粮改需要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山西、广西、重庆、贵州、云南、西藏、甘肃、宁夏、青海9个产销平衡省(区、市)粮食局的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从会议交流的情况看,近几年来,粮食产销平衡区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和粮食省长负责制的要求,因地制宜调整粮食购销政策,积极稳妥地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目前,广西、重庆、贵州、云南、青海5省(区、市)全面放开了粮食收购市场和价格,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山西、西藏、甘肃、宁夏4省(区)在坚持保护价制度的同时,逐步缩小了保护价收购范围,宁夏区还进行了补贴方式改革试点。已经放开的5个省(区、市),改革运行总体平稳;尚未放开的4个省(区)(除西藏准备继续保留青稞保护价收购政策外),目前正在结合本地实际进行放开粮食收购市场、放开粮食收购价格的调研。
大家认为,现在产销平衡区粮食供求关系正在发生变化。由于退耕还林和粮食种植结构调整等因素,产销平衡区粮食产量下降较多,粮食产需缺口加大,有的省(区)目前事实上已经成为产不足销的粮食销区。因此,与会同志提出,当前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也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时期,既要抓住当前有利时机,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又要正确分析和把握粮食供需形势和发展趋势,完善各项配套措施,要针对粮食收购市场和价格放开后出现的新问题,结合粮食产销平衡地区很多地方地处“老、少、边、穷、牧”地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弱,粮食产销衔接不稳定,粮食运输线路长的特点,抓紧研究如何在粮食购销市场化的改革中,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于粮食产区和销区的作法,稳定“老、少、边、穷、牧”地区的粮食供给渠道,认真解决好既缺钱又缺粮的问题,确保这些地区在粮改中粮食安全得到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