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关于加快东北粮食主产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农业部关于加快东北粮食主产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农业部农业部关于加快东北粮食主产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农牧发[2017]12号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辽宁省畜牧兽医局、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局:
东北是我国畜牧业重要的潜力增长区,发展畜牧业有雄厚的资源基础和较强的环境承载能力。但长期以来,受饲养方式粗放、畜产品加工和运销能力不足等因素影响,东北畜牧业发展水平与丰富的粮草资源不相称、不同步,比较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加快东北粮食主产区现代畜牧业发展,是消化玉米库存、调优农业结构的迫切需要,是承接水网地区生猪产能转移、保障畜产品供给的迫切需要,是构建新型种养关系、推动绿色发展的迫切需要,是促进农民增收、繁荣东北经济的迫切需要。要抓住玉米收储政策改革后饲料成本下降的有利时机,把加快东北现代畜牧业发展作为落实中央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决策部署的一件大事来抓,思想上给予高度重视,政策上给予重点支持,制度上给予特殊安排。为规划引导东北现代畜牧业更好更快发展,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培育畜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种养结合绿色发展为路径,以规模化、一体化、绿色化、品牌化、产业化为方向,大力推进东北地区畜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高起点高标准构建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全面提升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基本原则
一是统筹规划,科学布局。结合资源要素、产业基础、市场容量、环境承载力等条件,科学规划设计,突出主导畜种,突出优势区域,统筹畜禽种业、畜禽生产、饲草料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布局,构建重点突出、优势互补、布局合理、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的现代畜牧业发展新格局。
二是严格环保,绿色发展。以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重点,协同推进生产发展和环境保护,走畜牧业绿色发展道路。严把新(改、扩)建场环保关,坚决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严格执法监管,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和科学利用。
三是种养结合,农牧循环。按照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稳粮、优经、扩饲的要求,加大粮改饲工作力度,围绕畜牧业发展建设完善饲草料生产加工体系。坚持以养带种,以种促养,构建结合紧密、经济高效、生态持续的新型种养关系。推广秸秆饲料化实用技术,促进秸秆资源过腹转化。
四是产销并重,突出品牌。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突出品牌建设,打造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融合的绿色有机食品产业链,构建合理利益分配机制,逐步建立东北地区畜产品竞争优势,提升东北畜牧业核心竞争力。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东北现代畜牧业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产业结构调整基本完成,畜产品供给质量和效率持续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幅提升,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绿色发展模式基本形成,优质安全畜产品生产供应能力明显增强。畜禽养殖规模化率比“十二五”末提高15个百分点,肉类和奶类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分别达到15%和40%以上。到2025年,东北畜牧业基本实现现代化,成为国家肉蛋奶供给保障基地、种养结合高效发展示范基地和优质绿色畜产品生产基地。
(四)发展重点
立足东北粮多、秸秆多、牧草资源丰富等条件,以生猪、奶牛、肉牛为重点,兼顾肉羊、蛋鸡、肉鸡、绒山羊等区域性特色优势畜种,着力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加快提升产业化水平。大力发展饲料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增值;大力发展牧草加工、秸秆调制等配套产业,促进草食畜牧业发展。
——生猪:属于潜力增长区,品种以杜洛克、长白、大白为主开展三元杂交,兼顾松辽黑猪等培育品种和东北民猪等地方品种保护开发。发挥饲草料、土地等资源优势,引进大型生猪养殖龙头企业,建设一批高标准种养结合养殖基地。整合优化屠宰加工产业,加强冷链物流和市场体系建设,提升市场营销能力。
——奶牛:属于传统优势区,品种以荷斯坦奶牛为主,兼顾乳肉兼用牛发展。全面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大力发展全株青贮玉米及苜蓿等优质饲草料生产,普及全混合日粮(TMR)饲喂技术,提升乳品加工销售能力,建立健全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
——肉牛:属于提升发展区,品种以延边牛、草原红牛等地方品种和科尔沁牛、辽育白牛、延黄牛等培育品种为主。加快地方品种改良和培育品种推广,在牧区推广舍饲半舍饲养殖、围栏育肥,农区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养殖大户或家庭农(牧)场”模式,探索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加快肉牛集中屠宰和冷链配送能力建设,推进全产业链开发。
二、突出东北腾挪空间较大的优势,着力提升养殖规模化水平
加快对东北传统畜牧业的集约化改造。利用东北人均耕地多、发展空间大的优势,加强政策引导,鼓励全国有实力的农牧业龙头企业到东北建场,通过产加销一体化、“企业+家庭牧场”等方式发展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健全畜禽良种繁育体系,普及推广人工授精技术,提高良种供应能力。提高畜禽养殖设施化水平,着重做好环境控制和粪污资源化处理,普及墙体保温、新风控制等实用技术,提高畜禽生产水平。支持规模养殖场探索应用信息化、智能化技术,降低劳动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广泛开展规模养殖场标准化示范创建,完善地方标准和规范,鼓励龙头企业制定企业标准和规范,推广一批高水平的标准化养殖模式。
三、大力推行种养结合循环互补,着力提升农牧一体化发展水平
坚持种养配套原则,科学测算土地承载能力,组织编制种养循环发展规划,通过土地供应、养殖总量控制等方式,合理引导和配置畜牧业发展。根据种植业品种和区域分布情况,合理规划养殖布局和粪污资源化处理设施,实现畜禽粪污就地就近利用。建立健全种养循环发展机制,发挥东北地区土地集中连片的优势,支持规模养殖场通过土地流转、协议合作等方式,建立稳定种养结合关系。大力实施“粮改饲”和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支持东北地区种植青贮玉米和苜蓿等优质饲草料,以畜定需、以养定种,合理确定“粮改饲”种植面积和主推品种,加大实用青贮技术和秸秆饲料化适用技术的推广普及。积极推广“集中规模饲养+适度规模牧场+合理饲料用地”等生态循环种养模式。因地制宜推行牧区繁殖、农区育肥模式,提高肉牛肉羊生产效率。
四、严格环保和防疫措施,着力提升东北畜牧业绿色发展水平
东北地区新增的畜禽生产能力,要按照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同时谋划、同步推进环境保护措施,坚决杜绝新的污染。新(改、扩)建规模养殖场要依法进行环评,执行“三同时”制度,配套与养殖规模相适应的消纳用地。结合东北地区资源和气候条件特点,积极推行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治理路径,创新集成并推广一批高效实用处理模式。以畜牧大县和规模养殖场为重点,支持、动员现有畜禽规模养殖场建设完善粪污收集利用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装备,鼓励在养殖密集区建设集中处理中心和专业无害化处理场。加大《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强化养殖场户环保意识,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加快推进大东北地区免疫无口蹄疫区建设,全面落实基础免疫、监测预警、检疫监管、应急处置等综合防控措施,力争到2020年实现O型、A型口蹄疫免疫无疫,亚洲Ⅰ型口蹄疫非免疫无疫。加快实施动物疫病净化策略,重点加强种畜禽场疫病净化。加强边境地区非洲猪瘟等外来动物疫病风险防控。加快推进畜牧兽医执法和监管一体化,全面实现畜禽养殖档案管理、产地检疫、屠宰检疫等数据互联互通、全程可追溯。
五、积极推进绿色有机畜产品生产,着力提升畜产品品牌化水平
打好绿色牌、有机牌,引领实现产品绿色化,打造东北地区的独特竞争优势。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快建设畜产品生产追溯管理体系,落实生产者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加强养殖档案管理,积极探索建立电子养殖档案管理制度,督促、指导养殖场户规范用药。加大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力度,定期公布监测结果。加强监督执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添加等行为。推动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一体化管理,全面实行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电子信息化管理、电子出证联网管理,从源头上保障畜产品健康安全。加快东北地区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规范整合现有品牌,集中连片搞创建,打造一批优势突出、竞争力强的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
六、补齐东北畜产品加工流通短板,着力提升畜牧业产业化水平
着力突破东北畜产品加工运输瓶颈,做到养得好、产得好、卖得好。根据畜禽生产布局,整合优化畜禽屠宰产业,提高畜禽就近屠宰加工能力,减少活畜禽长距离运输。重点扶持一批市场前景好、增值空间大的低温肉制品、熟肉制品、干乳制品等畜产品初级加工和深加工项目,避免同质化,提升附加值。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强产销衔接,大力发展订单生产,支持产加销一体化。支持东北地区建设国家级生猪交易市场,增强市场定价力量。加强冷链物流体系建设,降低物流成本。发展畜产品电子商务,通过政府搭台、企业主体方式,建设东北优质畜产品网络交易平台和物流配送网络。建立畜产品生产和市场信息服务网络,引导养殖场户根据市场需求合理安排生产。
七、加强对东北地区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
加大东北现代畜牧业建设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加快东北现代畜禽牧草种业发展,将重点畜产品交易市场发展纳入农业部相关规划。积极协调,推动建立黑土地保护利用、有机肥替代化肥、粮改饲、粮豆轮作、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等扶持资金与发展畜牧养殖有机结合的机制。加大对东北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创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畜禽种业发展等的支持力度。利用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加大对畜牧业发展的信贷支持。加快推广畜牧养殖和价格保险,保障持续稳定经营。支持东北无疫区建设,加大动物防疫和检疫专项资金投入。积极探索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服务、以奖代补、风险补偿等方式,引导和支持社会资本向东北地区聚集,着力做强畜禽牧草种业、优质饲草料供应、产品加工流通关联产业。有条件的地区可探索建立畜牧产业发展基金,支持产业整合升级和做大做强。推动落实规模养殖用地政策,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开展基本农田配套建设养殖场试点,拓展畜禽养殖发展空间。适当增加东北地区现代畜牧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和试验站数量,建立对口联系和帮扶机制,强化科技支撑。在黑龙江开展奶业监管监测一体化试点,加强全产业链跟踪监管。加强工作指导,建立东北现代畜牧业发展联络协调机制,强化区域联动和合作。
农业部
2017年8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