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
今年小春欠收,大春生产发展不平衡,加上后期自然灾害威胁,夺取全年农业丰收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难度增加。各地各有关部门务必高度重视今年的晚秋生产,要因地制宜,突出优势,立足市场,及早谋划,狠抓落实。要搞好作物布局,作好面积、种子、肥料、资金、技术以及高产示范的规划落 实,千方百计夺取晚秋丰收。经请示市政府领导同意,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依靠科技,提高效益
夺取晚秋生产丰收关键在于科技。各地要面向市场,突出资源优势,在作物布局、良种选用、良法配套上增加科技含量,实现质优、高产、高效。要用粮、经、饲全面发展的思路,狠抓种植业结构调整,狠抓中稻/再生稻配套技术的落实,抓好稻菜轮作等耕作制度的改革,发展秋洋芋、破季菜、秋淡季菜、秋荞、秋豆生产,提高种植业经济效益。
二、搞好样板,促进推广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组织好“百、千、万”科技服务活动,认真落实“一保两挂”政策,组织广大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农村第一线,高起点、高规格、大规模地开展晚秋生产示范,层层抓好“丰产片”、“丰产路”示范工程,使示范片真正起到辐射、示范、带动作用。示范中结合种植业结构调整,实行耕制、品种、良法综合配套示范、推广,促进粮、经、饲协调发展。要在'节本、优质、增效”上大做文章,真正把各级示范工程办成优质、增产、增收的样板和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课堂,促进农业科技的推广普及。
三、加强领导,积极服务
加强领导是夺取晚秋丰收的重要保证。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加强协调。搞好组织发动,动员乡(镇)和村干部逐村逐社逐户进行细致宣传,发动广大农民群众早谋划、早准备、早安排、早行动。要实行目标管理、强化责任,将晚秋生产的各项措施、规划落实到田、到户,提高到位率,为晚秋生产创造良好条件。在晚秋生产的关键季节,坚持'领导、精力、时间”三集中,农业、农资、金融等部门要在各级政府统一领导下,分工合作,确保“技术、资金、物资、种子、人员”五到位,扎扎实实地为晚秋生产服好务。
附件:泸州市2001年晚秋生产任务安排表(略)
二○○一年七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