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
登录        电话咨询
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工作促进农村改革与发展维护农村稳定的通知
  党和国家历来非常重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去年10月,中央召开了全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接着又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通知》(中发[1994]10号文件),提出了新时期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目标、重点和政策措施。《通知》明确要求建立健全农村人民调解组织,发挥农村人民调解组织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作用。农村人民调解工作是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第一道防线,广大调解人员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人民调解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和去年6月份召开的全国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党在农村的中心工作,牢固树立“大服务”的思想,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的工作方针,积极推进改革,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为此,特作如下通知:
  一、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人民调解组织。各地应结合以加强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按照《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的要求,把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好。进一步完善三级人民调解组织网络。适应农村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采取多种形式在工农结合部、城乡结合部建立联合调解组织;在乡镇企业、较大的村办企业、农村中的“三资”企业、集贸市场、外来人口聚居区建立调解组织。到1997年底,农村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化建设覆盖面要达到80%以上。
  要大力开展调解组织的整顿工作。重点整顿瘫痪、半瘫痪的调解组织,力争在三年内,有领导、有计划地把处于软弱涣散和瘫痪状态的人民调解组织整顿好、建设好。对这些调解组织,要摸清情况,抓准症结问题,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逐个加以整顿。要通过整顿增强调解组织的战斗力,使一、二类调解组织达到95%以上。同时,要使农村中50%的调委会达到规范化标准。规范化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基本标准是:组织健全,制度完善,纠纷发生率逐年下降,无因民间纠纷激化引起的刑事案件,具备必要的办公场所和办公条 件。各地要根据当地实际,制定实施规划,狠抓落实。
  二、按照“大服务”的思想,强化人民调解工作职能。人民调解组织是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其职能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仅仅调解民间纠纷,防止矛盾激化。除此之外,调解组织还应按照“大服务”的思想,拓宽视野,通过开展法制宣传,参与依法治村、参与群防群治,为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法律服务。
  (一)及时预防和调解民间纠纷,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人民调解组织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民间纠纷的特点、规律、激化条 件、预防和调处措施,着重预防、调解生产经营性纠纷;直接影响农村治安秩序的纠纷;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的纠纷和城乡结合部、工农结合部发生的纠纷,千方百计地防止纠纷激化。继续开展民间纠纷排查和专项治理工作,并形成制度。
  (二)努力探索人民调解工作同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相结合的做法和经验。要积极协助村委会开展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活动,帮助建立健全村民议事、村务公开等制度,制定以村规民约为主体的各种行为规范,促使广大干部群众自觉遵守、相互监督执行。
  (三)针对农村群众的思想状况,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增强群众的法制观念。当前,要着重宣传有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教育广大农村群众积极参加整治农村社会治安的活动,促进综合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农村广大调解组织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创建“文明村镇”、“五好家庭”等活动,推动移风易俗,净化农村社会风气,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
  (五)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农村中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的帮教和过渡性安置工作。
  三、努力造就一支适应新形势要求的人民调解员队伍。各地要继续推广“十户调解员”、“义务调解员”的做法和经验,最大限度地吸收广大农民群众参加人民调解工作。要积极聘请当地党委、政府、人大、政协以及农村中的工、青、妇等群众组织的领导干部为特邀调解员,使其参与、了解、支持人民调解工作。在人民调解组织整顿和换届选举中,要注意吸收懂法律、懂政策、群众拥护的离退休干部、教师、在乡知识青年以及复员、退伍军人参加调解工作。对不能胜任或不适宜从事人民调解工作的进行调整。
  不断加强和改进农村调解人员的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工作。各地应结合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对农村党员进行的有关学习活动,对调解人员开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教育和爱岗敬业教育,大力表彰优秀调解人员。要进一步发挥调解人员中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做好调解队伍中积极分子的培养和发展党员的工作。各地应采取多种形式对调解人员分期分批进行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
  四、进一步加强对农村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积极争取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各地司法行政机关要深入学习、领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通知》(中发[1994]10号文件)和全国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精神,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搞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大意义和人民调解工作所担负的重要职责,将人民调解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定期研究部署。建立人民调解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调查研究,帮助解决人民调解工作面临的实际困难;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的宣传,不断总结推广经验;采取多种形式到乡、驻村、入户了解情况,具体检查指导工作。
  紧紧依靠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千方百计争取他们的理解、重视和支持。各地司法行政机关要报请当地党委、政府按照全国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的要求,“对尚未配齐司法助理员的要尽快配齐,所需人员、经费主要由地方调剂解决”,妥善解决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经费和调解人员补贴,以保障农村人民调解工作的正常开展。

相关法律法规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4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