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内部工作人员为了销售业绩,套机行为是否违法
涉嫌职务侵占。
根据你描述的情况属于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涉嫌犯罪,那么根据你描述的情况,对你提出的问题分别解答如下: 我的补充: 2013-10-28 16:23
1,对本案的定性。
本案职工利用职务之便,将单位的手机和号码分开出售,从中盈利,属于职务侵占的行为,其数额达到犯罪标准,应当承担相关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第一款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犯本罪的,最高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规定:
1、构成职务侵占罪的,可以根据下列不同情形在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1)达到数额较大起点的,可以在三个月拘役至一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达到数额巨大起点的,可以在五年至六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另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违反公司法受贿、侵占、挪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侵占公司、企业财物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侵占公司、企业财物十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本案涉案金额为3万,属于数额较大的情节,根据规定应当处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管制或者拘役。
2,如何处理的问题。
本案职工已经涉嫌刑事犯罪,虽然已经补缴了话费,但其行为符合职务侵占罪的犯罪要件,应当承担相关刑事责任,建议首先自首,然后积极与单位协商,对受害人进行退赔,争取受害人谅解意见,争取从轻处罚。
具体是否构成犯罪以及量刑轻重还要看案件详情、证据情况及法官判决等。建议尽快委托律师介入,以作最好处理。
当然,具体情况和最终处理方式,还需要根据案件详情和证据情况等来确定。如果你有需要可以追加提问,以便根据本案细节做出更准确的解答。
你好,根据你的描述,该工作人员的行为涉嫌职务侵占
你好,如果是电信员工存在故意,涉嫌欺诈,由于欺诈与客户签订的协议属于无效协议,应即刻退还客户所交的一切费用,造成客户损失的还应赔偿损失。如果没有欺诈故意,则客户可要求电信公司继续履行合同,在规定的时限内每月缴纳话费后,手机归客户所有。
按协议约定手机应该归客户,电信工作人员侵占的不是公司财产,不构成职务侵占罪,应属于侵占客户利益,应当由客户起诉要求返还。 我的补充: 2013-10-28 17:32
职务侵占应当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据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员工利用工作便利,以他人名义购买,但实际为个人侵占,涉嫌职务侵占
金额较大,涉嫌职务侵占罪,有可能被处于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第一款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犯本罪的,最高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规定:
1、构成职务侵占罪的,可以根据下列不同情形在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1)达到数额较大起点的,可以在三个月拘役至一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达到数额巨大起点的,可以在五年至六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另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违反公司法受贿、侵占、挪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侵占公司、企业财物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侵占公司、企业财物十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本案涉案金额为3万,属于数额较大的情节,根据规定应当处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管制或者拘役。
涉嫌职务侵占,违法。
1、是“手机被套”还是“手机被盗”?
2、“免预存话费0元购机”是分期付款买卖合同?
3、欠费造成公司损失?
4、规定的24个月期满后手机归客户所有?
5、电信内部工作人员是指管理人员还是普通工人、临时工?
6、可能构成贪污罪或职务侵占罪?
涉嫌职务侵占罪
属于职务侵占。
涉嫌职务侵占罪,有可能被处于刑事责任。
110法律咨询网提醒您:律师能在百忙之中帮助您解决法律烦恼,请您也给予他们一些鼓励。如果您未及时选择最佳答案,资费不会转入律师账户,系统将自动扣除。本问题自您发布开始,5天后不再置顶,15天后自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