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登录        电话咨询
无过错方请求离婚损害赔偿的注意事项?
发布日期:2025-07-06    作者:张颖律师
一、法定过错情形的严格界定
根据《民法典》第 1091 条,无过错方主张损害赔偿需证明过错方存在以下情形之一:重婚或与他人同居:需提供婚姻登记记录、长期共同居住的物业证明、邻居证言等直接证据。例如,过错方与第三者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满 6 个月,且周边群众公认其夫妻关系的,可认定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需提交报警记录、伤情鉴定、医疗病历、居委会调解记录等。对于精神暴力,可通过录音、微信记录等证明持续性精神压迫。其他重大过错:包括但不限于通奸、卖淫嫖娼、赌博吸毒等严重违背公序良俗的行为。例如,过错方多次嫖娼被行政处罚,或因吸毒被强制戒毒的,可纳入 “其他重大过错” 范畴。注意:法院对 “其他重大过错” 的认定需与前四项具有相当性,避免滥用兜底条款。二、举证责任的实质化审查
证据类型的合法性:合法途径取得的视听资料(如公共场所的监控录像)、悔过书、开房记录等可作为有效证据。非法偷拍、跟踪取得的证据可能因侵犯隐私权被排除,需通过合法手段固定关键事实。证明标准的适度放宽:对于同居、通奸等隐蔽行为,可适用 “高度盖然性” 标准。例如,过错方与第三者频繁出入同一住所、共同旅行且无法合理解释的,可推定存在同居关系。损害后果的关联性:物质损害需提供医疗费、误工费、财产损失清单等直接凭证;精神损害可结合心理咨询记录、抑郁诊断证明等间接证据综合认定。三、赔偿范围的司法裁量规则
物质损害赔偿:直接损失:包括医疗费、鉴定费、财产修复费用等实际支出,需与过错行为具有直接因果关系。间接损失:如因家暴导致失业的收入损失,需提供劳动合同、收入证明及失业证明。精神损害赔偿:综合考量过错程度、行为持续时间、对无过错方的精神伤害后果等因素。例如,长期实施家庭暴力导致无过错方患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赔偿数额可突破当地一般标准。实践中,精神损害赔偿通常在 1 万至 5 万元之间,重大过错(如重婚)可适当提高至 10 万元12。赔偿数额的经济衡平:过错方经济能力显著高于无过错方的,可适当增加赔偿数额;若过错方无固定收入,可判决分期支付或从共同财产分割中抵扣。四、程序要件的刚性适用
请求时间的法定限制:无过错方作为原告,必须在离婚诉讼中一并提出赔偿请求;作为被告,可在离婚后 1 年内单独起诉。协议离婚后主张赔偿的,需在离婚登记后 3 年内提出,且未明确放弃权利。调解优先原则: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时,应主动释明损害赔偿权利,并组织双方就赔偿数额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需在判决书中详细说明裁量依据。举证期限的特别要求:无过错方需在举证期限内提交完整证据,逾期提交的证据可能因无正当理由被排除。涉及隐私的证据可申请不公开质证。五、特殊情形的处理规则
双方均有过错的处理:若无过错方存在《民法典》第 1091 条以外的一般过错(如偶尔争吵),不影响其主张赔偿;但若过错程度与对方相当,可酌情减少赔偿数额。过错方经济困难的执行:判决赔偿后,过错方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的,可裁定中止执行;待其有履行能力时恢复执行。无过错方不得因对方经济困难而主张多分共同财产替代赔偿。精神损害赔偿的执行保障:可通过设立担保、分期支付等方式确保赔偿到位。必要时,法院可冻结过错方账户或扣押其财产。
相关法律知识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5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