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首笔数据产品交易涵盖4款数据产品,涉及征信、医疗、金融等多个领域,总交易额达560万元,展现出沈阳数据要素市场交易的活跃态势。
辽宁在数据产业有着天然的优势,尤其是工业数据领域。
近日,沈阳市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成果发布会在产权大厦举行。
发布会以“激活数据要素潜能 构造数据要素生态”为主题,旨在全面展示沈阳市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方面的阶段性成果,进一步推动数据要素的价值释放和市场的规范化发展。
会上,中国工商银行、招商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太平养老辽宁分公司等多家金融保险机构与沈阳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沈阳盛京征信有限公司、沈阳健康医疗数据有限公司签署了辽宁省首笔数据产品交易协议,包括4款数据产品,涉及征信、医疗、金融等多个领域,总交易额达560万元,展现了辽宁省数据要素市场交易的活跃态势。沈阳市数据资产登记中心在活动当天正式揭牌。据了解,该中心是辽宁省首个数据资产登记中心,将进一步推动数据要素市场的规范化发展,提升数据资产的登记、评估、交易等环节的效率和透明度。
浦发银行与沈阳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现场签署了融资授信协议。
这是辽宁省首例数据资产融资授信,实现了辽宁省数据资产融资“零的突破”,成功打通数据要素转为数据资产的路径,将进一步释放数据潜在价值,让数据从简单的信息资源转为可盈利的资产,推动数据在更广泛领域和更深层次应用,对于实现数据资源价值显性化、引导数据要素良性可持续发展、加快数据产业繁荣、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发布会上,沈阳市数据局局长莽琦解读了《沈阳市数据要素“1+12”行动计划》以及沈阳市“1+N”数据基础制度体系系列文件。当前,沈阳市以《沈阳市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开放条例》为法律依据,构建了覆盖数据共享开放、基础数据规范、数据分类分级、数据资产登记、数据资产评估、数据授权运营、数据流通交易、数据所(商)管理规范等多维度的制度规范体系,为数据要素市场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沈阳市将通过数据多场景应用、多主体复用,培育基于数据要素的新产品和新服务,加快多元数据融合,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推动沈阳市“数据要素×”工作全面启航。
此前不久,辽宁印发了《辽宁省“数据要素×”三年行动总体工作方案(2024—2026年)》。其中提出,到2026年年底,辽宁将打造100个以上示范性强、显示度高、带动性广的典型应用场景,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数据商和第三方服务机构,实现数据交易规模稳步增长,推动数据要素价值创造的新业态成为经济增长新动力。
《方案》拟构建“1+13”实施方案体系,即以1个总体方案和工业制造、现代农业、商贸流通、交通运输、金融服务、科技创新、文化旅游、医疗健康、应急管理、气象服务、城市治理、绿色低碳、营商环境等13个行业领域的实施方案,作为辽宁未来三年推动重点领域以数据要素驱动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性文件。《方案》以应用场景和项目建设为着力点,
激活数据要素潜能,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上述领域每年打造、包装不少于150个应用场景和200个重点项目。同时,通过加强政策引导、强化资金保障、推动数据流通、开展以赛促用、做好宣传推广等措施,全方位推动各项工作落地实施。
场景的建设是数据要素实现价值转化的关键环节。在政策文件中频繁提及场景,意味着数据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需要在特定的应用环境中才能发挥其效用。不同的应用场景对数据的类型、精度、时效性等有着不同的要求。在特定的应用场景下,往往需要整合来自不同来源和类型的数据,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在明确的场景中,可以利用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技术,挖掘数据的潜在价值,实现智能化决策和服务。
场景建设是数据要素发挥高价值的重要途径。通过构建丰富多样的应用场景,可以更好地挖掘数据资源的潜力,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促进数字经济的发展。国家数据局近日在发布会中提出,要以构建数据应用场景为牵引,促进数据协同化、融合化应用,形成一批实战中管用、基层干部爱用、群众感到好用得业务场景。
来源:网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