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逐渐奔向小康,单纯的上班或者做生意已经不能满足想要得到更好生活的渴望了,这时,投资理财便成为了最好的选择,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条件下无论是家庭还是个人,都希望通过理财实现“钱生钱”,让财富不断升值。
但我们也清楚,网络投资项目虽然繁多,但也充斥这大量的骗局陷阱,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
近日,上海警方成功破获一起特大合同诈骗案。犯罪嫌疑人通过虚增影视剧制作成本、夸大预期票房收益,骗取投资人投资款,涉案金额超过4500万元,涉及全国各地投资人260余名。
今年3月,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接到市民何先生报案:2019年初,沪上一家影视投资中介公司的员工通过社交软件与他结识,并告诉他一个内部消息:年内将有一部成本高达2.6亿元的大制作电影上映,上映前,可以通过本市一家影视公司参与电影的版权投资。
这名中介还一再声称,这部电影的预期票房保守估计可达20亿元,以投资100万元为例,至少可获得360万元收益,机会实属难得。
这样的好事,听起来就像骗局。但何先生上网查询后发现,这家影视公司的确存在,而且就是中介提到的那部电影联合出品方之一。于是,何先生便通过中介公司与影视公司签订了一份《电影合作投资协议》,约定以50万元投资款获取电影0.25%的版权收益。
就在何先生坐等收益时,电影上映了。结果票房惨淡,仅有6300万元,与中介公司宣称的20亿元预期票房简直是天壤之别。此时,影视公司以票房不到预期为由,仅兑付给何先生1.3万元,50万元投资款等于是打了水漂。
本以为是时运不济、投资失利,但一个偶然的机会下,何先生在某网站论坛上发现,与他有相同经历的投资人竟不在少数。唯一不同的是,他们投资时获知的制作成本不尽相同,从7000万到2.6亿元不等。感到上当受骗的何先生向警方报案。
市公安局经侦总队初步调查后发现,类似的投资人的确很多,而且都经历了制作成本数倍溢价、票房估值大跌眼镜的情况。警方分析认为,这背后很可能隐藏着一个恶意骗取影视投资人投资款的诈骗团伙,于是立即立案侦查。
经查,2018年9月,犯罪嫌疑人包某等人为牟取非法利益,在上海设立了一家影视公司,在无能力支付投资款的情况下,先行与某电影出品方签订协议,约定出资购得某电影18%份额的票房收益权和署名权。但双方明确约定,包某的公司不得擅自转让所持份额或用于融资,否则将不再享有电影的票房收益权。
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间,犯罪嫌疑人包某等人违反约定,精心设计编排话术,通过高额返佣的方式勾结全国多家中介公司,大肆招募投资人。招募过程中,犯罪团伙以与出品方签订的协议为掩护,混淆“版权”与“票房收益权”的概念,虚增电影制作成本、夸大票房预期收益,吸引投资人投资购买所谓“收益份额”。
先后骗取260余名投资人共计4500余万元投资款后,包某等人才将其中的1000余万元支付给电影出品方购买份额,剩余款项则用于佣金提成和个人挥霍。
得知包某公司擅自转让投资份额后,电影出品方按照协议约定未予兑付票房收益。包某等人为了掩饰非法占有投资人投资款的真实目的并逃避打击,就用骗来的钱,以实际票房6300万元按比例兑付投资收益共计100余万元,造成投资人巨额亏损。这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财物的行为,已触犯我国《刑法》第224条规定,涉嫌合同诈骗犯罪。目前。案件仍在进一步侦办中。
电影投资套路分析:
1、股票群引导:
一般会在股票群、微信群之类的社交媒介上遇到陌生人,加微信后会直接包装出来一个老师,然后告知股票不好做,带大家投资电影;
2、包装电影投资盈利案例:
一般会告知之前参与的电影投资赚了多少钱,然后说这个份额不好买,通过关系才能预定等。于是老师特地新建了一个电影群,把电影客服的微信推荐发到群里,让我们把握机会预定电影份额,
3、分享预定电影份额截图:
慢慢的群里每天都有人发转账截图,投资了多少多少,少的有几万,多的几十万,上百万,慢慢的真实的投资者就会心动了,想着这么多人跟着投资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而且转账公司也是对公的,并且也有签订纸质版的电影合同,
4、联系客服预定份额:
于是投资者会联系客服,架不住他们的诱惑,最终选择投资。当你后悔的时候或许已经晚了,因为电影上映基本上都是亏得本金全无。
切记,电影不要等到上映才知道后悔,一定要在没上映之前做出决策,果断理性的处理,才有办法挽回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