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专业性强且花样繁多的银行、保险业务,精力有限、理解力下降的老年人往往成为弱势群体。那么,一旦老年消费者与银行、保险、第三方支付等金融机构发生消费纠纷,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求助过程中又有哪些注意事项?
非法交易平台陷阱多
在各种投资方式中,炒股受到中老年人的偏爱。然而现实中,很多老人常常抵挡不住高收益的诱惑,落入非法交易平台的陷阱。
2018年5月,张大爷被微信好友拉入一个股票交流群,后来又在“专家”推荐下炒期货,40万元打了水漂。张大爷去银行打印相应的资金流水单,却发现自己的资金是通过一家支付机构进行的支付结算。
“消费者一旦与非法金融机构发生纠纷,民事维权就非常困难了。”北京天达共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汪冬介绍,“在未经我国金融监管部门批准的情况下,开展外汇、贵金属、期货、指数等相关交易的网络平台属于非法设立,参与此类平台交易的双方权益均不受法律保护。”
炒期货是近些年迅速火爆的一种投资。但在这股热潮中,也有不少虚假交易平台在钻管理漏洞,韭菜割得飞快,有点刹不住车了。
不管什么套路,这些“老司机”最后的目的都是把人往坑里带。各位投资者大大以后遇到类似的骗局,一定要擦亮眼睛啊!
如遇投资被骗,不要慌,投资者保留以下几点证据,都是可以通过法律援助,维权处理追回损失的:
1、平台还在运作,还没有跑路;
2、有与业务员,老师有聊天记录;
3、有出入金流水或是转账记录;
4、交易操作在半年以内;
5、投资电影、游戏充值、股票投顾会费、融资融券、指数、个股期权、股票配资、外汇 ,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期货等其他产品都可以维权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