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游戏充值—到底能不能要回来?
游戏已经成为了青年一代人生活的“必需品”,我见过不谈恋爱的,没见过不打游戏的。
生活在变,时代在变,游戏也从一个家长眼中“刺”变成了一根“大刺”。现在的游戏不仅只是个娱乐活动了,还进入了大学开设了课程,组织了各种世界级的联赛,缔造了一批“痞子”创业者,代刷游戏,活跃了娱乐经济,也深深扎疼了爸爸妈妈的心!
游戏五花八门,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玩不到,上到八十岁老太太消消乐,下到四岁孩子王者荣耀,游戏开发公司也是借着游戏平台大肆吸金,换装备充值,换脸充值,换衣服充值,在游戏里当伪土豪充值,想升级快充值,想段位高充值,太多列举不过来。
经常会有家长咨询,孩子打游戏充了几万出去,我下巴都被吓掉了,这么天真无邪的事情我怎么没碰到过。那么孩子打游戏充值出去的钱到底能不能要回来呢?
咱们国家《民法总则》 第十九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第二十条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这两条什么意思呢?具体到今天的话题上来说就是8岁以下的孩子进行的充值行为无效,必须是法定代理人也就是父母代孩子来做这事才有效,无效那就意味着这交易自始至终不存在,如果孩子已经充了值,那游戏平台就要全额退还。
8岁以上,18岁以下的孩子是限制行为能力人,也就是说这孩子如果只是充了几块钱或者几十块钱这种孩子有足够的认知能力和处理能力自主决定,那他这个行为是有效的,你不能说孩子都这么大了连花个几十块钱都不能自己做主,那在过去不行,现在这钱不值钱,肯定可以;但是如果一充充了几大千、几万这就有点过了,这已经超出了他这个年龄可以理智处置的范围,毕竟是大额财产的处置,肯定还是要孩子父母同意才行,如果没有经过同意,那就是无效,如果父母知道也同意了那就有效。
◆为了更好的避免上面的这些麻烦,也免得孩子皮肉受苦,管好自己的手机、银行卡和密码,小孩子就不要用那么智能的手机了,因为对他来讲那不是手机,就是个游戏机,你可能在害他!
◆如果自己时间紧,没时间管孩子,最好让家里老人帮忙带带孩子,保姆我就不推荐了,怕良心痛。如果都不具备,可以在家里相对开放的地方装摄像头,这样万一遇到“熊孩子”,你还有证据能证明真是这小子自己充值的。
◆不要找公安,基本没用,马上保存好消费记录和流水,查这个游戏的开发公司和接入平台,抓紧时间与他们沟通协商解决,并注意提供证据。沟通情况最好再次保留证据。
◆向有关部门比如工商、消保会等反映,进行多方协商,更有利于解决。
◆最后有一种咱们国家比较有用的办法,前面的余女士就用的挺到位,你自己去悟。
“大孩子”(成年人)就别想着退了,你要作谁能拦得住你!
文章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