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登录        电话咨询
作假证、虚假诉讼的法律后果
发布日期:2020-05-14    作者:程智华律师

律师导读一般情况下,在民事诉讼的审理中做假证并不会构成伪证罪,但做假证的一方会受到一定的处罚。但如果当事人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则有可能构成妨害作证罪。

1 在民事诉讼中,如果证人作假证,可能会构成妨碍诉讼,法院可以根据《民事诉讼法》对其采取训诫、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 

        (二)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的; 

        (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查封、扣押的财产,或者已被清点并责令其保管的财产,转移已被冻结的财产的; 

        (四)对司法工作人员、诉讼参加人、证人、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协助执行的人,进行侮辱、诽谤、诬陷、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阻碍司法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的; 

        (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 

        人民法院对有前款规定的行为之一的单位,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 但如果当事人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则有可能构成妨害作证罪。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零七条 【妨害作证罪;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司法工作人员犯前两款罪的,从重处罚。

3 所谓虚假诉讼,就是以虚假的诉讼主体、虚假的事实或者虚假的证据,向法院提出诉讼。虚假诉讼案件在各地人民法院均呈现多发的态势,特别集中在民间借贷领域。比如,个别债务人为了逃避债务,虚构债务保全了自己的工资、财产等。虚假诉讼将构成虚假诉讼罪。

法律依据: 

        《刑法修正案九》第35条三十五:在刑法第三百零七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三百零七条之一:“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第一款行为,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或者逃避合法债务,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与他人共同实施前三款行为的,从重处罚;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因此,虚假诉讼正式入刑,虚假诉讼将受到刑法处罚,虚假的数额并不是犯罪构成的要件,只要属于以捏造的事实进行起诉的,造成一定后果,比如人民法院错误判决或者调解的,将予以刑法处罚,而不仅仅是《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制裁或者处罚。 

        想通过虚假诉讼逃避债务,将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相关法律知识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5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