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环境法中可持续发展原则的重要性分析
发布日期:2019-08-09 文章来源:互联网
环境法学论文六:
题目:论国际环境法中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摘要: 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逐渐兴起并被广泛地接受。目前,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一般认为是在1987年正式提出的, 是当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这一报告中明确指出, 可持续发展不仅能够满足现代人们的需求, 还能够消除未来人们为了满足自身需求而造成的发展危害。文章主要分析了国际环境法中可持续发展原则的主要内容, 阐述了可持续发展原则的重要性, 并论述了我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为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 国际环境法; 可持续发展; 原则;
环境法学论文配图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危害, 全球环境退化问题就是一个例证.可持续发展就是在人类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 陷入发展不可持续的境地时进入国际环境法领域并发展成为国际环境法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原则。自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后, 诸多中大国际环境会议中都明确并贯彻了可持续发展原则, 从而确立了其在国际环境法中的地位, 进而由理论逐渐走向实践。
一、国际环境法中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内容
(一) 代际公平
1984年, 美国国际法学会副会长、乔治·华盛顿大学的爱迪·B·维斯教授在《生态法》期刊中发表的论文中首次提出了代际公平这一理论。文中明确指出, 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是地球权益的托管人, 而代际关系则是指这些人不仅仅是受托人也是受益人, 因此不只是享有平等的环境利益, 也需要承担应有的义务。维斯教授认为, 代际公平主要由三个基本原则组成, 即保存选择原则、保存质量原则以及保存取得和利用原则, 后来又进行深入阐述, 这种代际权并不单纯是个人的权利, 而是一种集体性的权利或代权。人类有责任和义务保护好地球的环境, 并将它完好无损地传承给后代, 而为了能够确保这种代际权的实现, 维斯教授甚至提出了一系列的行星权利委员会以及设立保护后代人员权益的调查员等观点。
(二) 代内公平
代内公平也是可持续发展原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是指处于同一时代的人们拥有平等享受和利用环境的机会, 无论哪个国家和地区在发展的时候都不能够损害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利益, 而是要从整个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的角度出发, 重视环境和发展相互协调的问题。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不合理经济秩序, 在长期的存在和发展中, 造成了双方在资源的占有和分配方面产生不公的现象。另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环境保护和生态维护方面的责任分配也非常的不公平, 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早, 虽然后续也在保护环境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但是对环境的损害其实远远大于发展中国家, 因此发达国家在国际的环境保护中应当承担更大的责任和义务。
(三) 可持续利用
自然资源主要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两大类, 对于可再生资源应当在利用的同时保证它的最佳生产能力, 而不可再生资源则应当加以保护, 尽量不使用该资源。在国际环境法中也有着合理利用、适当利用以及谨慎利用等与可持续利用意义相同的词语, 在一定情况下两者能够相互交换使用, 而可持续利用主要强调的就是人们在利用自然资源的使用应当把握一个度, 即自然资源自身的再生能力和永续能力。如果无节制开发和利用, 当超过了环境的承载能力时, 人类的社会发展就会失去物质和能量的支撑, 从而无法持续地发展下去。
(四) 环境和发展一体化
保护环境应当和经济以及其他方面的发展联系起来, 在制定经济和其他发展计划的同时保证环境不被破坏, 同时还需要充分考虑其他发展的需求。总而言之, 环境和其他方面的发展应当两手抓, 形成相互团结、协调和统一的发展方式, 不能够完全否定其他发展, 也不能以牺牲其他发展来保护环境。
二、国际环境法中可持续发展原则的重要性
(一) 自然资源保护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社会生产力也在不断提高, 世界经济呈现出了空前繁荣的景象。然而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和消费的提高, 国际环境问题也逐渐变得更加复杂、多样, 并涉及多个领域。其中国际环境问题最为突出的就是环境跨界污染、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大气污染、淡水短缺、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锐减、土地退化、海洋污染和劈坏、有毒物质污染和扩散等问题, 这些都是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所造成的。在传统的自然观中, 功利主义价值观占据了主要的位置, 这种观念是以人类为中心, 主要的指导思想是统治自然和反自然, 在这种观念中人类的征服和掠夺是理所当然的, 自然资源人类可以无限利用的附属品, 正是因为这种环境观的指导下, 使得人类与自然的矛盾逐渐加剧, 直至全球化的环境危机来临。目前, 全球范围内的可持续发展观还并没有变成世界的共同行为, 不过在种种矛盾和国际环境管理问题的出现后, 各国已经逐渐认识到国际环境保护中可持续发展原则的重要性。
(二) 人工资源保护
环境又分为没有受到人类活动干预的自然环境以及受到了人类活动干预的自然环境, 其中前者又被称为原生环境, 而后者则称之为次生环境。人工资源指的是次生环境, 而随着工业化的发展, 人类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和利用自然资源创造出巨大的物质以及精神财富, 这些财富推动着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 因此坚持可持续发展的人工资源保护也变得极为重要。不过人类保护自然资源的任务并没有消失, 在工业发展的同时, 资源的枯竭、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都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应当意识到, 人类和自然的关系不仅仅是资源的关系, 而是应当将自己归类于自然。环境的问题已经不再只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区域的问题, 而是跨越了国界, 与全人类的利益有着密切的关系, 当今国际社会中的重大任务之一就是保护环境, 为了保证这一代以及世世代代都能够享受到自然资源的馈赠, 就必须将保护环境当成一项全人类的责任, 建立起新的发展观念和行为规范。
三、可持续发展原则下我国未来的发展道路
(一) 保持经济稳定, 走绿色经济道路
目前, 我国应当在保持经济平稳发展的前提下, 有效解决其他的问题, 为解决问题提供良好的经济基础和财政保障。我国在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同时, 应该加大贫困地区的经济扶持力度和开发力度, 改善较落后地区人民的生活环境和质量, 从而促进全国经济的共同发展和进步。目前, 我国的经济建设重点在于结构的调整, 尤其是确保经济发展的结构合理性, 在保证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基础上, 加大第三产业的结构比例。总而言之, 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出发点和归宿主要放在实现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上, GDP的增长应当是绿色的, 只有实现经济的绿色发展, 才能使我国朝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前进。
(二) 保证结构合理, 加强教育传播
近年来, 我国为了解决出现的一系列人口问题, 开放了“二孩”政策, 然而计划生育依旧是我国长期坚守的国家政策, 只要确保人口的增长在合理范围内即可, 因此未来我国的人口发展方向应该是稳增长、保质量和调结构。而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国家的任务, 也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要想使每一个人都参与到这项任务中, 就必须加强可持续发展的宣传和教育, 让每一个人都了解对可持续发展对于我国甚至全人类的意义, 不断提高公民的参与意识, 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 强化环境立法, 完善法律体系
强有力的法律支持是可持续发展得以落实的重要方式, 因此只有加强立法,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并将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要求通过法律形式来完善, 才能够使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和实践性展现出来。目前我国已经有了一系列的环境法律法规, 然而在现有的环境立法中仍存在较多问题, 以至于无法更好地实现对环境的保护, 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强化环境立法, 建立起完善的可持续发展法律体系。在制定新的《环境保护法》的基础上, 还应当不断加强环保的立法工作, 使立法工作更加精细化, 让法律更具可操作性, 从而发挥出法律的强制作用和约束作用, 这是环境立法紧跟时代的重要方式。
(四) 利用经济手段, 完善环境管理
我国的环境管理中, 对经济手段的利用并不充分, 而通过经济手段能够使环境管理工作更好地开展, 因此我国可以使用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提高资源税征收标准和通过征收必要的环境税等方式来不断完善环境的税收制度。我国的企业在进行环境保护的过程中, 最大的问题就是技术和资金问题, 因此我国可以出台一些环境基金制度, 在为企业解决环境问题, 提供资金基础的同时, 还能够有效减轻我国的财政负担, 必要时还可以加强基金建设和运营的整个过程监管, 确保环境基金能够持久地延续下去。
四、结语
国际环境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国际环境法的核心原则就是可持续发展。只有明确认识和充分地了解相关理论, 才能够在实践中指引行动, 才能够真正落实可持续发展在国际环境保护立法和实现中的地位, 纠正人类发展的道路。近年来, 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打破了长期存在着的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对立的观念, 这是认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也是国际环境法中极为重要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