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认识私募基金行业风险 投资私募需注意排雷
导读:当前,高净值人士普遍将私募基金视为非常合适的替代选择。但是私募基金有其风险。那么投资者在投资私募基金是需如何排雷?法邦网专业律师为您解答。在近期发行的私募基金中,有不少认购者是从楼市撤下来的投资者,其中众多投资者过往并没有私募基金的知识背景和投资经验。对高净值投资人群来说,随着国家对金融业“脱虚向实“的引导,以及中国经济维持平稳较快发展趋势,私募基金确实是投资者分享经济增长红利的最佳途径之一。但机遇和挑战并存。近几年私募基金行业飞速发展,且良莠不齐,暴雷事件时有发生,投资者新进入私募投资领域需做好功课和风控,有备而来。
理性认识私募基金行业风险
根据中国基金协会对外透露的数据显示,从2014年底到2018年5月底,可谓是私募发展的黄金时期,私募管理规模从2.38万亿元增至如今的12.04万亿元,增长9.66万亿元,增长406%,私募管理人从7358家增至如今的23703家,增长218%。截止到2018年5月底私募基金总规模达到12.57万亿元,其中主要投资于股权的私募股权与创业投资基金合计占到私募基金总规模的61.44%。
私募基金快速发展,风险伴随而来。在私募机构登记备案前期出现了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等问题。在私募规模创历史新高的背后,私募机构出现异常乃至失联的数量不断攀升。并且,随着监管的趋严,2016年在协会注销的私募机构达到1.2万家。
投资者避免踩雷指南
两万多家私募管理机构,数万只私募产品,对投资者来说,甄别难度可想而知。那么如何识别哪些私募基金产品值得投资?如何防范风险?
一、投资者自己要量力而行。投资者要从自身实际出发,选择与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产品;根据《私募办法》对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要求,除单只私募基金投资额不低于100万元外,同时单位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个人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少于50万元。
二、要摸清底细。在进行私募基金产品购买前,投资者可以通过协会网站查询或询问机构注册地证监局,了解该机构是否已经在协会登记,登记资料是否完整、与工商注册资料是否一致。同时,还可以多方了解私募基金管理人以往业绩情况、市场口碑以及诚信规范情况。
三、细看合同。要注意合同约定的权利、义务是否合理,合同是否完整、是否存在缺页、漏页等异常,要仔细阅读条款,对于不懂的概念、模糊的表述可以要求管理人进行解释或说明,切勿被各种夸大、虚假宣传忽悠、蒙蔽。
更多私募基金问题欢迎咨询法邦网专业律师。
本文章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