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罪名中的数额问题研究
发布日期:2004-08-05 文章来源: 互联网
犯罪数额是与犯罪行为相关联,并以货币形式表现的经济利益的数量。它对刑法中许多罪名的定罪量刑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刑法分则条文以及相关的司法解释中有许多关于数额的规定,这些数额有些属于构成要件的内容,决定着犯罪的成立与否;有些则属于量刑情节的范围,决定着刑罚的轻重。选择性罪名中涉及的数额问题比较复杂,理论界由于对选择性罪名性质的认识不同,对实践中关于数额的处理有不同的主张,主要涉及罪名的成立和处罚问题。
一。选择性罪名认定中的数额问题
对于属于构成要件的数额,理论界一直以来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大多数学者认为,立法以及司法解释中规定的这一类数额,是犯罪成了的条件,只有达到了规定的起刑点,才能追究刑事责任;还有一些学者认为,这类数额只是犯罪既遂的标准,没有达到数额要求可能成立未遂。另外,对于选择性罪名所涉及的数行为应该是一罪还是数罪,理论上也有不同的认识。因此,对于选择性罪名认定过程中,数额如何计算,便有了如下两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意见认为,选择性罪名在适用中,对于实施了选择性罪名中涉及的数种犯罪行为,不实行数罪并罚,只需要选择合适的罪名即可,所以最后选择确定的罪名所涉及的各行为必须独立成罪。例如,被告人史某与1996年3月7号20时在北京市海淀区魏公村一个个体商亭购买香烟,当他拿出一张100元的伪造人民币付款时,被巡警当场抓获,另在他身上查获伪造的人民币19张,每张面值100元,连同正在使用的假币100元,一共2000元。本案中,史某持有和使用假币的行为是否都构成犯罪,要看持有和使用假币的数额是否分别达到“数额较大”的要求。根据当时的司法解释,史某持有假币2000元,可以认定为数额较大,而其使用假币的数额只有100元,不符合数额较大的定罪标准,因此,根据旧刑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对史某不能定“持有、使用伪造的货币罪”,而只能定“持有伪造的货币罪”。1996年6月10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以持有伪造的货币罪判处史某有期徒刑两年,并处罚金人民币4万元。
第二种观点认为,既然刑法将一类犯罪行为放在一起,组成一个罪名供选择适用,那么说明该类犯罪行为具有同质性,如果分别实施不同的行为,所涉及的数额应该相加,继而组合、选择确定一个罪名。例如,浙江省发生的一起案件,王某对明知是他人盗窃犯罪所得的赃物,先后窝藏价值3000元的电视机一台,销售价值2000元的手机一部。根据浙江省关于财产型犯罪起刑点数额的规定,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物的数额要在4000元以上才追究刑事责任。本案中,无论是窝藏行为还是销售行为,单独都达不到4000元的数额标准,但是,其数额相加为5000元,超过了起刑数额的标准,所以,应该以窝藏、销售赃物罪定罪处罚。
我们认为,刑法分则一个条文中规定了数个具有独立意义的行为的,不应认定为选择性罪名,行为人实施了其中一个行为的,构成一罪,实施了数个行为的,构成数罪。因此,在涉及数额问题时,应对每一个行为单独考察,以确定该行为所指向的数额是否达到定罪标准。第二种观点认为,行为人分别实施了不同的行为,其数额应该累积计算,否则王某实施了两个行为,但单独计算都不能作为犯罪处理,而另一人只实施了窝藏、转移、收购、销售中的一个行为,仅因为达到了4000元的标准,就构成犯罪,显然有失公正。但是,刑法评价的核心是行为,而不是行为人。一个行为,一次侵害社会,就应该被刑法评价一次。既然刑法中规定了构成要件性数额,那么,不够这一数额标准的,只能认为其社会危害性达不到被刑法评价的程度,不能作为犯罪处理。而按照第二种观点,对本来都不成立犯罪的数个独立的行为,为了要将其作为犯罪处理而合并计算,在实践中不可避免会违背公平性原则。仍以第二种观点的案例为例,我们可以设想一种不同的情况。如果另有一人,他同样先后窝藏了价值3000元的电视机一台,销售了价值2000元的手机一部,不同的是,其窝藏赃物的行为先被公安机关查处,那么对此人的窝赃、销赃行为只是分别由公安机关处理,相对于王某而言,两人的行为完全相同,但是如果根据第二种观点,王某的行为将被作为犯罪处理,这明显是不公正的。因此,我们认为,对于行为人数次实施同一行为,由于其性质完全一样,因此,法律允许只对数行为作一次评价,其数额也累积计算,达到数额标准的,即成立犯罪;而行为人数次实施不同种行为,理论上和立法上都没有合并处罚的依据,否则必然出现将两种一般违法行为合并升格作为犯罪处理的情况。此外,关于数额与停止形态问题,理论界一直存在争议,许多学者纷纷质疑盗窃499元不作为犯罪处理与盗窃500元不成作为犯罪未遂处理是否公平。但是,我们认为,构成要件性数额,是犯罪成立的条件,不是犯罪既遂的标准,达不到数额要求,就不成立犯罪, 而不能作为犯罪未遂处理。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为例,根据刑法第140条的规定,行为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数额分别达到五万元以上的,按照司法机关关于罪名的司法解释,应认定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如果生产、销售的数额都不够五万元的,则都不作为犯罪处理;如果销售数额未达到五万元的,则只能认定为生产伪劣产品罪,而不能将数额累计,认定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或者认定为生产伪劣产品罪和销售伪劣产品罪(未遂)。
二。选择性罪名量刑中的数额问题
我国刑法分则的许多条文中,依据数额的不同,将同一罪名的法定刑划分为几个不同的档次。司法解释中也对分则条文中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以及“数额特别巨大”等,规定了具体的起算点。可见,数额不仅是定罪的依据,也是司法机关在量刑时所必须考虑的重要情节。目前,理论界及实务部门对选择性罪名在量刑时,数额应如何计算,主要有如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选择性罪名在量刑时,虽然不实行并罚,但是如果实施了它所涉及的两种以上行为,要分两种情形处理:一是犯罪对象同一,例如运输、贩卖的是同一宗涉罪物品,其犯罪对象所反映的数量或价值不重复计算,但是,应该在相应的量刑幅度内从重处罚;二是犯罪对象不同一,例如运输、贩卖的不是同一宗毒品,对于犯罪对象所反映的数量或价值应当累计,依累计后的结果适用相应的刑罚档次。 这种观点的依据主要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禁毒的决定>的若干问题的解释》,该解释指出,“运输、贩卖同一宗毒品的,毒品数量不重复计算;不是同一宗毒品的,毒品数量累计计算。”
第二种观点认为,行为人实施的数行为之间没有紧密的联系,有各自的独立性,将其涉及的数额合并计算,则可能加重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例如,根据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的规定,行为人甲制造了五十克海洛因,又运输到某地,被抓获,依照司法解释关于罪名的规定,应认定为制造、运输毒品罪,犯罪数额应以五十克计算,适用的量刑幅度为“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行为人乙以前分两次制造了二十克海洛因,分别送人,后又受人之托帮人运输海洛因三十克,被抓获。此案中,乙的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与甲相比,应有明显不同,如果承认乙的制造和运输行为单独成罪,按照数罪并罚处理,则各罪的量刑幅度为“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而如果对乙的行为也认定为制造、运输毒品罪,犯罪数额以五十克计算,则只能适用最高的量刑幅度,这无疑难以使犯罪分子认罪伏法,也不利于刑罚目的的实现。
第三种观点认为,对行为人实施了选择性罪名所涉及的数个行为的,不能数罪并罚,其数额应合并计算,如果数罪并罚,则可能导致处罚过轻,以致放纵罪犯。例如,行为人先贩卖鸦片600克,后运输鸦片750克,如果认定为贩卖、运输毒品罪,则犯罪数额为1350克,最高刑为死刑,如果以贩卖毒品罪和运输毒品罪数罪并罚,则最高刑仅为20年有期徒刑。
以上几种观点都认识到,不同的处断原则,会导致量刑上的巨大差异,要解决这一问题,符合罪刑相适应的原则,必须首先确定选择犯的本质。如上所述,我们认为,对于一条文中规定了数行为的,因为每个行为都具有独立的意义,可以单独评价,行为人实施了一行为的,构成一罪,实施了数行为的,构成数罪。因此,不同行为之间的数额不应累计计算,而应依附于各种独立的行为,分别处理。对于同种行为的,其数额应合并计算;对于不同行为涉及同一对象的,不能重复计算。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为例,根据刑法第140条的规定,行为人生产了价值十万元的伪劣产品,然后又将其销售的,应构成生产伪劣产品罪和销售伪劣产品罪,犯罪数额分别为十万元(法定自由刑的幅度为两年一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而不能认定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如果行为人先后两次分别生产了价值十万元的伪劣产品,则应认定为生产伪劣产品罪,犯罪数额为二十万元,适用第二档法定刑(法定自由刑幅度为两年以上七年一下有期徒刑)。如果行为人先生产了价值十万元的伪劣产品,一段时间后,又帮人销售了另一批价值十万元的伪劣产品,应认定为生产伪劣产品罪和销售伪劣产品罪,数罪并罚,不能认定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并将犯罪数额累计计算为二十万元,因为这样势必造成法定刑的升格处理,无异于加重了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违背了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如果行为人生产了价值十万元的伪劣产品,但是只销售了其中一万元的产品的,有观点认为,这种情况下,销售行为应作为量刑情节考虑,但是,我们认为,既然行为人实施的数行为应该单独评价,那么,对于行为人的销售行为,只能认定是一般的违法行为,对其进行行政处罚即可,如果在处罚销售行为的同时,又将其作为生产伪劣产品罪的一个量刑情节,似乎有对同一行为重复评价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