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制定程序
发布日期:2016-11-08 文章来源:互联网
宪法制定程序是指制宪机关制定宪法时所经过的阶段和具体步骤。由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其制定程序不同于普通法律,程序比较严格。在具体制定程序的设计上,各国宪法的规定不尽相同,从而形成了行使制宪权的不同方式。为了保证制宪工作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制定宪法一般包括如下程序,制宪机构的设立、宪法草案的提出、宪法草案的通过公布。
一、制宪机构的设立
制宪权主体虽是国民,但实际上行使制定权的主体是制宪机构。为了制定宪法,各国通常成立各种制宪机构,如制宪会议,宪法起草委员会,国民会议,立宪会议等。制宪机构的代表通常具有广泛性,代表各方面的利益,当然,制宪机构产生过程是否民主以及制宪者的素质问题对制宪工作产生直接的影响。
二、宪法草案的提出
制宪机构产生后便进行草案的起草工作,草案的起草要遵循一定的指导思想或原则,以保证草案内容的合理性。制宪机构在起草宪法草案之前,在基本宪政模式的选择、公民的宪法地位,基本政治和经济制度框架等方面首先要确立原则,要求具体起草机关在起草工作中加以贯彻。如我国1954年宪法在制定过程中,确立了民主集中制,把领导意见和群众意见有机结合的原则,使宪法草案具有较好的基础。1954年3月,提出了宪法草案的初稿,宪法起草委员会把它作为基础,组织了对宪法草案广泛而深入的讨论。据统计,共有1.5亿人参加了宪法草案的讨论,提出了1180420条修改意见。对这些意见,宪法起草委员会作了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吸收了其中的合理内容,在宪法草案的全民讨论过程中,《人民日报》发表了几篇社论,及时总结了讨论情况,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利益的协调问题,需要通过不同层次的利益协调,寻求共同的社会基础。
三、宪法草案的通过
表决通过是从宪法草案转变为宪法的关键,因而在宪法的制定过程中,通过程序备受关注。为了保证宪法的稳定性和权威性,现代各国的宪法草案在表决通过时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由议会、代表机关等民意机关表决通过,而且要求有民意机关成员的2/3以上或者3/4以上多数赞成,才能颁布实施;二是在民意机关表决通过后,还需要经过全民公决,国民投票通过之后,才能颁布实施。
四、公布
一旦宪法草案经过表决获得通过,就要予以公布,以昭示本国的全体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使之成为所有国家机关,组织和公民的根本活动准则。从各国实践来看,宪法通常帼家无首或代表机关予以公布,如阿拉伯也门共和国永久宪法由共务委员会主席颂上,巴林国宪法由世袭君主埃半尔以真主的名义公布等,在我国,通过和公布宪法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