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证据的概念、属性与意义
发布日期:2016-05-17 文章来源:互联网
刑事证据的概念与属性是重要的理论考点,相关学说众多。但考生只需要把握下述通说即可。
(一)刑事证据的概念
【要点释义】
刑事证据,是指以法律规定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够证明案件事实情况的材料。
《刑事诉讼法》第48条第1款规定:“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
《刑事诉讼法》第48条第2款规定:“证据包括:
(一)物证;
(二)书证;
(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陈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六)鉴定意见;
(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这意味着:
1.证据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材料;
2.证据是证明案件事实的根据和认定案件事实的手段;
3.刑事证据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八种表现形式。
(二)刑事证据的基本属性
【要点释义】
刑事证据具有以下三个紧密联系的基本属性:
1.客观性。
证据的客观性,是指证据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客观性是刑事证据的首要属性和最本质的特征。
证据的客观性是由刑事案件本身的客观性决定的。
犯罪嫌疑人供述与辩解、被害人陈述和证人证言等言词证据虽然含有人的主观因素,属于客观与主观的统一,不能因此改变证据客观性的本质属性。
证据的客观性要求公安司法人员在证据调查中必须避免任何主观想象和猜测,认真收集和把握能够如实反映案件情况的证据,善于鉴别和排除虚假的材料。
2.关联性。
关联性也称为相关性,是指证据必须与案件事实有客观联系,对证明刑事案件事实具有某种实际意义。
(1)关联性是证据的一种客观属性,是根源于证据事实同案件事实之间的客观联系。
(2)关联的形式是多样、复杂的。其中最常见的是因果联系,其次是与犯罪相关的空间、时间、条件、方法、手段的事实。
(3)关联性是证明力的原因。证明力是指证据对案件事实的证明作用和价值。一般来说,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的联系越紧密,证据的证明力就较强,在诉讼中所起的作用也较大。
3.合法性。
合法性是指对证据必须依法加以收集和运用。合法性是客观性和相关性的重要保证。证据的合法性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主体合法。
只有法律规定的有权主体收集、运用的证据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2)方式合法。
证据的提供、收集和审查必须符合法定的程序要求,譬如不能通过刑讯逼供的方式获取犯罪嫌疑人供述等。
(3)形式合法。
作为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材料形式上必须符合法律要求,即必须属于《刑事诉讼法》第48条规定的八种证据之一。
同时,证据提出的形式也应当符合法律的要求,如物证、书证必须附卷,不能附卷的要通过照相、录像、制作模型等方式附卷等。
(4)程序合法。
证据必须经法定程序出示和查证。譬如,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询问、质证,物证必须当庭出示,让当事人辨认等。
综上,刑事证据三个基本属性是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客观性和关联性涉及证据的内容,合法性涉及证据的形式。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表明了刑事证据内容和形式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