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弹之父”于敏独领最高科学技术奖
分类:国内2015-01-10 03:30:08来源:新京报
昨日,89岁的于敏坐在轮椅上领取习近平主席授予的最高科学技术奖。于敏的名字此前并不广为人知,甚至近30年里,由于从事氢弹研究,其名字和身份都成为秘密。于敏爱人孙玉芹曾感慨: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的。
昨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获得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于敏颁奖。 新华社记者 马占成 摄
习近平向他颁发证书;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授奖318项成果、8位科技专家和1个外国组织
新京报讯 (记者金煜)昨日上午,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科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中国“氢弹之父”于敏院士获最高科学技术奖。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于敏颁发奖励证书,并同他热情握手,表示祝贺。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于2000年设立,是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每年获奖者不超过两名,奖金金额为500万元人民币。截至2014年,共有25位杰出科学工作者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规定,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评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和科技部审核,国务院批准并报请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授予于敏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务院批准,授予“网络计算的模式及基础理论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授予“哺乳动物多能性干细胞的建立与调控机制研究”等45项成果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授予“甲醇制取低碳烯烃(DMTO)技术”等3项成果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授予“水稻籼粳杂种优势利用相关基因挖掘与新品种培育”等67项成果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授予“天河一号高效能计算机系统”等3项成果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授予“我国首次对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有效防控及集成创新性研究”等26项成果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授予“工业工程振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等173项成果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授予若列斯·伊万诺维奇·阿尔费罗夫等7名外国专家和美国得州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 盘点
1 奖项总数略增结构优化
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授奖318项成果、8位科技专家和1个外国组织。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46项;国家技术发明奖70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202项。
三大奖项总数比2013年增加5项,但比2012年减少了12项,比2011年减少了56项。
和2013年相比,2014年自然科学和技术发明类的奖项有所减少,技术进步奖项比2013年多了14项,但比2012年减少了10项,比2011年减少了81项。
国家科技部奖励办方面表示,优化奖励结构、减少奖励数量,是为了突出鼓励自主创新成果和重大的发明创造。
2 环保领域成果迅速增长
信息、能源和化工领域是我国重点应用科研领域。在颁奖大会上,这些领域的表现依然强劲。“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和“透明计算”的研究,分别获得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和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有些基础研究因取得国际前沿成果而获奖,如曾被评为2009年世界十大医学突破之一的中科院动物所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方面的研究为之带来了自然科学技术二等奖。
另一方面,和民生息息相关的一些研究也开始崛起。如科技部奖励办方面表示,环保领域的成果迅速增长,今年环保领域的推荐项目和评审通过项目,数量比去年翻了一番,特别是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8个推荐项目中评审通过了4项,反映出科技界对环境质量问题的关注和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3 “云计算”拔头筹终结空缺
2000年以来,关注原创和基础研究的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有9年处于空缺状态,昨日颁奖大会上,“网络计算的模式及基础理论研究”这一成果终结了这一“空缺”。
该研究由清华大学、中南大学张尧学团队所做。新京报记者查看历年来自然科学一等奖的获奖项目,发现其分布物理、化学、地理、考古、气候等领域,也曾有授予数学和计算领域研究,但真正授予网络计算和计算机科学的,昨日却是第一次。
项目由中南大学校长,清华大学兼任教授张尧学团队所做。“我感觉很幸运,我觉得比我做得好的人多的是。”昨晚,张尧学对新京报记者说。
科技部表示,张尧学团队“透明计算”概念的提出,突破了传统操作系统的限制,对于解决操作系统长期受制于人的问题、保障国家信息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简单理解,其所做的研究,就是将计算机操作系统放在云里,用户连上云端后,可以直接选择操作系统的各类服务。
有媒体称,这是我国首次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先于云计算、包含云计算”的网络计算模式——“透明计算”,也是首个中国人推动的计算机技术。 新京报记者 金煜
■ 人物
于敏:从“土专家”到“氢弹之父”
昨日,89岁的于敏坐在轮椅上领取了习近平主席授予的证书,但从老人的眼神看出,这位老科学家的精神仍然矍铄。
于敏是谁?著名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勋、“中国氢弹之父”、“国产土专家一号”……于敏身上的头衔很多,在他昨日获得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之前,他的名字并不广为人知。甚至在近三十年的时间里,由于从事氢弹研究,他的名字和身份都成为秘密。就连于敏的爱人孙玉芹都曾感慨:“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的。”
氢弹研制立“首功”
于敏出生于1926年8月,天津宁河人。他父亲当时是天津的一位小职员。他在天津耀华中学念高中时,就以门门功课第一的成绩闻名全校。1944年,于敏考进了北大工学院机电系。1946年,出于对理论研究的热爱,于敏转到理学院物理系,并将自己的专业方向定为理论物理。
从北大物理系毕业后不久,他被慧眼识才的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25岁的于敏开始了他的科研生涯。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1993年改称院士),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现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
1957年,以朝永振一郎(后获诺贝尔物理奖)为团长的日本原子核物理和场论方面的访华代表团来华访问,年轻的于敏参加了接待。于敏的才华给对方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回国后,发表文章称于敏为中国的“国产土专家一号”。诺贝尔奖得主、核物理学家玻尔访华时,也称赞于敏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
在研制氢弹之前,他的研究兴趣一直在原子核理论研究。1961年,二机部副部长钱三强找于敏谈话,要求他“转行”,参与氢弹原理研究。于敏答应了:“国家需要我,我一定全力以赴。”
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氢弹——这一具有更强大威慑力的核武器,成为我国核武器研制要攻克的下一座“堡垒”。
于敏率领氢弹研制团队埋头于堆积如山的计算机纸带,做密集的报告,最终发现了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经过著名的“百日会战”,于敏率领的团队实现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并定型为中国第一代核武器。
曾有核武器专家指出,世界上仅有两种氢弹构型,一种是美国的T-U构型,另一种就是于敏构型。而于敏构型比美国T-U构型设计更加巧妙,首爆氢弹体积比美国要小。
我国核科学事业的重要开拓者、资深院士朱光亚曾表示,于敏在突破氢弹技术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一作用被一起参与研究的同事们直接评价为氢弹的“首功”。
“他获奖当之无愧”
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3个月,前苏联用了6年3个月,英国用了4年7个月,法国用了8年6个月。而中国人只用了2年8个月的时间,于敏率领的团队创造了研制氢弹的世界纪录。
中国工程院院士、副院长杜祥琬曾与于敏共事多年,全程参与了氢弹的研制,他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透露:“实际上,早在1966年12月28日,我们和于敏在罗布泊进行的‘氢弹原理试验’成功,就标志着我们已经掌握了氢弹的所有特征。”如果以这个时间计算,我们在实现原子弹爆炸后,掌握氢弹技术仅用了两年零两个月的时间。
1960年到1964年,中科院院士、理论物理学家何祚庥曾经和于敏院士在轻核理论组共事,并结下了半个多世纪的友谊。何祚庥说,于敏的工作奠定了氢弹理论的一切基础,“包括后来核武器小型化的发展,都建立在于敏的理论基础研究上。”
“我祝贺他,他获得大奖当之无愧。”何祚庥说。
杜祥琬向新京报记者回忆道,于敏的脑子极快。1966年在上海做氢弹理论实验,计算机不断吐出纸带,上面记录着氢弹每个时间、空间点的变化。于敏一眼就发现从某个点开始,纸带上的数据出了问题。“这需要很高的物理理论基础才能做到。说明于老的理论功底极好,脑子极为敏捷。”
爱看京剧喜欢诸葛亮
大物理学家之外的于敏,还是一位喜欢中国历史、古典文学和京剧的老人。
于敏的儿子于辛说,父亲业余时间很喜欢读书。《三国演义》、《红楼梦》更是一读再读。“父亲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是诸葛亮和岳飞。诸葛亮的‘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是父亲的座右铭。”
杜祥琬也回忆说,于敏从年轻时代起就喜欢看书,“物理方面的专业书就不用说了。文学类的书他也特别爱看。尤其喜欢诸葛亮。以前一起开会时能把《出师表》从头到尾背下来。”
何祚庥回忆说,当年于敏率领的工作组还很能苦中作乐,因为都喜欢看京剧,但京剧票买不到,邓稼先、于敏和他三人常常从郊区赶到人民剧场等退票,“现在京剧没人看了,那个时候红得不得了,我们的经验就是跑到门口去等退票,一定会有的。”
诸葛亮,是于敏老先生心中的完人,那句“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常被老先生提起。而在报效祖国之外的于敏,有诸多憾事。于敏最常念叨的,就是两年前因心脏病去世的爱人孙玉芹女士。在媒体的采访镜头里,老先生感叹:“常常睹物思情啊”。说完,是长长的沉默,接着又叹了一口气。“惟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于敏念叨着元稹的这两句诗,要送给离去的爱人。
杜祥琬回忆道:于老跟爱人感情很好,以前工作忙,经常出差,家里大小事情于敏都交给爱人。“老孙(指于敏爱人孙玉芹女士)永远把一家老小照顾得好好的。”
“我们那时候经常出去开讨论会。我们叫‘鸣放会’,因为大鸣大放。谁有想法都可以说。前面挂一个小黑板,谁都可以去写。于敏也是个开放的领导嘛。”杜祥琬回忆起一起工作的情景,不由自主地笑起来。 新京报记者 张婷 金煜
今天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进入了关键时期。我们既要在较短时间内走完发达国家上百年走过的工业化道路,又要在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迎头赶上。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既要保持中高速增长,又要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必须依靠创新支撑。
——李克强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