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善意取得的认定
内容摘要:源自日耳曼法原则的善意取得制度重在保护第三人的利益。在实践中难以掌握。票据权利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是认定善意取得行为的重要标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必须从无票据权利人手中取得2、须依票据法规定的转让方式取得3、受让人须善意且无重大过失4、受让人取得票据须在形式上完整且符合法定形式5、在票据上必须有独立有效的票据债务存在6、受让人须以背书连续证明自己的形式性资格7、无对价或不以相当对价取得票据的不适用善意取得。
一、善意取得制度及其演变
善意取得,亦称即时取得,是指无处分权人擅自处分财产权于第三人,如第三人在有偿取得该财产权时出于善意,即依法取得该财产权。
善意取得制度,是民法物权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对于促进和保护交易安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起着积极的作用,因而为各国立法所普遍采纳。
从历史上看,善意取得制度是以日耳曼法的原则为契机发展起来的。在罗马法上,尚不承认善意取得制度。而是奉行"任何人不得将大于其所有的权利让与他人"的原则,侧重对所有权人的保护,即使受让人为善意,所有人也得对其主张所有物返还请求权。但应予注意的是,罗马法并非完全无视受让人的利益,而是规定善意受让人得主张时效取得,而且其取得时效期间较短,仅为一年。日耳曼法与罗马法有所不同,它基于"以手护手"观念,采纳"所有人任意让他人占有其物的,只能请求该他人返还"的原则,侧重对受让人利益的保护。一旦权利人将自己的财产让与给他人占有的,只能向占有人请求返还占有物,如占有人将财产移转给第三人时,权利人不得向第三人主张所有物返还请求权,而只能向转让人请求赔偿损失。一般认为,善意取得制度就是近代以来以日耳曼法的这一制度设计为基础,又吸纳了罗马法上取得时效制度中的善意要件,从而得以产生发展起来的。
二、票据权利善意取得制度概说
票据权利的善意取得,又称票据的善意取得,他是票据法中规定的票据权利原始取得的重要方式。所谓票据权利的善意取得,是指依票据法规定的转让方法,善意且无重大过失地从无票据处分权人处取得票据,即取得票据权利的制度。
在现代商品经济社会中,票据以其独特的支付、汇兑、信用等功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票据立法的宗旨,在于促进票据流通,保护交易安全。如果在其一交易环节中发生了票据转让是由无处分权人所为的情况,只要无处分权人是出于善意,并且无重大过失而从无权力人手中取得符合票据法规定的形式完整的票据,该受让人就取得票据权利该制度保护了善意第三人的利益,而使原权利人受到了一定损失。因此,票据权利的善意取得是以原权利人的利益受损为代价的。在实践中,什么情况才属于善意取得票据权利较难掌握,本文将对此作部分探讨。
三、票据权利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
票据权利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是指在判定票据权利是否为善意取得时必须具备的法定要件。
(一)善意取得票据权利必须是从无权利人处取得票据
善意取得的要件之一,是持票人从无权利人处取得票据。如果票据的让与人对其所持有的票据有处分权,那么,受让人取得的票据就有正当的权原,自无善意取得问题,应属票据的正常转让。所谓无票据处分权,我认为应该包括以下两种情况:一为无票据权利亦无处分权;二为有票据权利但无处分权。这里的无处分权人,应为受让人的直接前手。
第一类既无票据权利又无处分权人,一般包括以偷盗、诈骗、抢夺、拾得等方式取得票据的让与人。这些人是以不正当或不合法手段取得票据的,不是票据的真正权利人,对其取得的票据,自然无处分权。
第二类有票据权利但无处分权的如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或无代理权人处受让票据者。根据我国票据法第6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票据上签字的,其签字无效。"这就意味着从无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或无权代理人受让票据者,不适善意取得制度。因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无形成票据权利的行为能力,当然就谈不上处分票据权利了。但是,我认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为票据行为纵然无效,但票据本身并不当然无效。因为票据行为具有独立性特征,即使上述行为人所为票据行为无效,也不影响现在持票人的权利。况且票据重在流通,本身又具有文义性,仅凭票据很难判断行为人的行为能力。因此,我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的理论有待改进。
(二)、须依照票据法规定的转让方法而取得
我国票据法上规定的转让方法,仅指背书而言,未以背书取得票据的,不发生善意取得的效果。例如,通过税收、继承、赠与、公司合并、破产清偿、普通债权转让等方法取得票据,即使取得者为善意,亦不能发生票据权利的善意取得。此时取得者的票据权利,不发生对票据债务人的抗辩切断,票据债务人可以以对其直接前手的抗辩事由对抗取得者。
若前手背书人在票据上作了"禁止转让"的记载,依我国票据法,票据仍可以背书转让,但此时的背书对原背书人不生背书转让的效力,所以不发生善意取得的效果,只能由其后的背书人承担背书责任。因此,在其后的背书人和受让人之间,则可能发生善意取得的效果。
在委托收款背书和设质背书的场合,由于票据上记载了"委托收款"和"质押"的字样,所以从外观上即可判明票据关系的实质内容,此时受托人和质权人并不成立对票据债务人的善意取得,但若受托人或质权人又为背书转让,则其后手可成立善意取得且其善意取得的权利不再有质权的负担。
对于超过付款提示期限的汇票背书转让的,被背书人仅对期限后的背书人善意取得票据权利。此时的权利内容,仅为追索权。对原债务人或原背书人则不得主张票据权利善意取得,因为期后背书对原债务人或原背书人仅生一般债权转让的效力。需注意的是,若期后的背书只有一次,又背书人为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或签名为伪造,则也不发生善意取得的效力,期后背书中至少要有一次背书为有效背书,才可能发生善意取得,其原因见构成要件之五。
(三)受让人须善意且无重大过失
1、善意的认定
善意的认定,在民法理论上有"积极观念说"和"消极观念说"两种学说。积极观念说主张受让人必须具有将让与人视为有权利人的认识。消极观念说则主张善意是指行为人在从事民事行为时,不知道或无法知道或不应当知道其行为缺乏法律依据,而认为其行为合法或其行为的相对人有合法权利的一种主观心理状态。大多数学者在善意取得的场合倾向于消极观念说,认为积极观念说从正面对行为人的主观状态提出要求,不仅加重了行为人的注意义务,而且由于难为外人知晓而不具有可操作性。对于消极观念的证明,受让人只需证明自己为非恶意而无须证明自己的善意,或原权利人、债务人不能证明受让人为恶意即可视为善意。
确定受让人是否为善意,还应考虑当事人从事交易时的客观情况。如有学者认为"关于善意之证明方法,今日一般被承认者,有下列事实:(1)以不当之低廉价格买受其物。(2)让与人属可疑身份之人。(3)接受行为,产生于近亲属之间。(4)善意取得人通常对由谁受让及在如何情形下取得其物,应有记忆,如经原告之要求,被告拒绝为此作陈述时,则被告之取得,应推定为恶意"。 笔者认为,上述事实对于票据善意取得也有一定的借鉴。除此之外,票据交易的惯例,亦可作为认定善意的标准。
2、重大过失的认定
在民法理论中,一般将重大过失与轻过失(又称一般过失)加以区分,有的理论还有重大过失、轻过失、轻微过失的分级之说。
重大过失与轻过失及轻微过失均不同,是指当法律对某种行为人在某种情况下,应当注意和能够注意的程度有较高要求时,行为人不但没有遵守法律对其较高的要求,甚至用连人们都应注意并能注意的一般标准衡量也未达到的过失状态。因此,票据法上的重大过失是指"票据取得人未尽票据交易上之单纯简单之注意,只要稍加注意即可知悉票据权利和签发转让权利瑕疵而仍受让者" ,例如违反对必要记载事项不得欠缺、背书应当连续的注意义务,即可认为有重大过失。那么,注意到我国《票据法》第32条的规定:"以背书转让的汇票,后手对其直接前手背书的真实性负责。"对此应作何以下理解:有一种理解为票据取得者应对前手签名作实质性审查,违反此义务即有重大过失。对此我认为,要求取得者对前手的签名真实性负责,是法律对行为注意程度的较高要求,违反了此项要求,并不能认为是重大过失,更不能就此否定取得者的票据权利。
(四)受让人取得的票据须在形式上完整且符合法律定式
1、关于票据的记载事项
我国票据法分别规定了汇票,本票、支票的应记载事项,这些事项属于绝对应记载事项,票据如欠缺应记载事项之一者,票据即归于无效。既然票据无效,票据权利当然无从设立,取得无效票据的受让人,纵无票据权利可言,更谈不上主张善意取得了。另外,法律还要求票载内容必须确定,因票据是金钱证券债权,以支付一定的金钱为内容和目的,其内容不确定,权利即不确定。
在票据法中,绝对应记载事项欠缺时,票据归于无效;相对应记载事项若有欠缺时,法律另有补充规定,票据不因之归于无效。如票据上来记载付款地时,以发票人或主债务人的主要营业所在地为付款地。这就是补充性规定。也就是说,相对应记载事项欠缺时,法律另行拟制其效力。我国票据法规定,支票上记载"确定的金额"为必须记载的事项,支票上若未记载,则"支票无效"。而同时又规定:"支票上的金额可以由出票人授权补记,未补记前的支票,不得使用。"这里前一条为强行性规定,而后一条前半部分为任意性规定,即发票人签发票据时,票据金额可以记载,也可以不记载,由当事人任意定夺,但是,既然票据法规定了'确定的金额"为必须记载的事项,那么,出票人签发无"确定金额"的票据,就为无效了,怎么又规定可以由当事人授权补记呢,笔者认为,立法者的本意是想承认空白票据的存在,而这样的规定,使得两条之间存在矛盾,因而,在立法技术上存在缺陷。如果把后一条作为前一条中的一款,那么,就不会存在这样的矛盾了。如票据法第87条第1款规定,支票人未记载受款人姓名的,经出票人授权,可以补充。
2、关于空白票据
(1)关于空白票据是否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对此,笔者认为应作具体分析:空白票据是发票人有意欠缺票据记载事项,而授权持票人日后补充的未完成票据。因此,空白票据也称作未完成票据。发票人授权持票人的这种补充权,实际上是一种形成权,即持票人日后如补充了票据应记载事项,空白票据也就成了完全票据,与完全票据具有同样的法律效果;另外,还有一种不完全票据,不完全票据是欠缺票据应记载事项,即发票人自一开始就没有预定,或者说发票人并无意使他人日后对此补充记载,这种票据属于绝对无效的票据。
就上述两种情况而言,未完成票据的票据权利是未定的,而不完全票据自签发时起就没有存在票据权利。所以空白票据中的空白是发票人有意留下的,不是无意漏掉的。发票人有意将此种票据交给持票人,持票人在行使票据权利时才将空白填充齐全。因此,又把这种票据叫做附有补充权的票据。
(2)我国票据法关于空白票据的规定。我国票据法关于空白票据在汇票、本票部分未作规定,但在第86条关于支票部分中有规定。该条规定:"支票上的金额可以由出票人授权补记,未补计前的支票,不得使用。"这可看作是我国票据法关于空白票据的规定。空白票据的欠缺事项,各国法律未作规定。但在实务中较常见的是欠缺票据金额,发票日或到期日。
(3)关于空白票据的转让方式。空白票据如有受款人记载时,则应依背书转让。如受款人名称欠缺时,则属于无记名票据,应依无记名票据的转让方法一仅以交付即可转让。同时,空白票据的补充权也应随空白票据的转让而移转,取得空白票据。也就取得了补充权。但是,由于空白票据属于未完成票据,在应记载事项补齐前,持票人不得行使票据权利。否则,债务人有权提出抗辨,执票人如提示空白票据而作成拒绝证书,其提示及拒绝证书亦应无效。因此,空白票据只有补充完全后,善意取得人才可以主张权利。如果补充权人行使补充权与授权不符,票据债务人也不得以这种不符对抗善意持票人,持票人取得票据具有恶意或重大过失时,票据债务人可以此为理由而对抗持票人,但债务人得为自己的主张负举证责任。
(五)在票据上必须有独立有效的票据债务存在
票据债务,是发生票据权利善意取得的效果的保证。在票据关系中如果没有独立有效的票据债务存在,票据债权也就无法成立了,因为依据民法、债权具有相对性,缺少了债务人,当然没有债权人的存在。另外根据外观主义,善意取得的效果归属于以自己的行为"惹起外观存在"的人,如果没有可归责之人,也就当然不发生善意取得的效果。
1、无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的场合
在A-B的场合,A为无行为能力人,则B纵属善意且无重大过失,A亦不负票据责任。此处以A之票据行为无效而否定其票据债务之存在解释。
在A-B-C的场合,A为无行为能力人,则B并未取得对A之票据权利,所以B亦为无权利人,当B将票据背书于C后,C却取得票据权利。为什么呢?C是凭票据权利的外观而成立的善意取得。但是,由于A作为无行为能力人并未惹起外观之存在,所以C不得向A主张善意取得。而B由于其在票据上进行了有效的背书,所以B惹起了外观存在,C可以向B主张善意取得,此处以票据行为的独立性亦可解释B票据债务存在的原因。总之,在此票据关系上正是由于B的独立有效的票据债务的存在,才使得C的善意取得得以成立。
在A-B-C的场合,若B为无行为能力人,则C亦可成立善意取得,原因是A有外观责任之存在,而需承担票据债务。此时C再背书于后手D,则D为继受取得。
2、欠缺交付的场合
在A-B的场合,A虽已为签名,但未将票据交付于B,则依据票据行为有效性理论,A并不对B承担票据债务。
而在A-B-C的场合,A虽欠缺交付,但A对C的票据权利外观给予了原因,所以C成立对A的善意取得。
在A-B-C的场合,若B对C欠缺交付,则在BC之间并未成立有效的票据债务,B可以以权利并未转移为由对抗C,此时A亦可援引B之抗辩理由对C加以对抗,但若C再背书于D,则D成立A、B的善意取得。
3、伪造的场合
在A(A')-B的场合,A'冒充A签名出票于B,由于A的出票行为不成立,所以A并不对B负担票据债务,由于A'也不是以自的名义作的签章,所以A'对B亦不负担票据债务,因此B并不成立善意取得。此时B若有一后手C,则C成立善意取得,以 B作为票据债务人。在A-B(B')-C的场合,B'伪造B之签名背书转让于C,依本文的观点,C成立善意取得。但有学者认为此时并不成立善意取得,原因是其认为在伪造场合,对伪造背书的相对方直接适用善意取得,容易使相对方的恶意的后手,承继善意取得的效果。例如A-B(B')-C-D。B的背书尽管是伪造做成,C成立善意取得,则其恶意的后手D也享受到了善意取得的效果,由于B的票据权利再能得到实现,其结果B、D之间发生了显著的利益的不均衡,这不均衡,又不能通过B自身的伪造的抗辩而得到纠正。
对上述观点笔者认为,若认定C不成立善意取得,则对票据关系人D仍然要依善意取得来判定。倘若D再不具备善意,则D之后手又须依善意取得来判定权利,则票据权利人长期处于不确定的状态,票据权利的实现都要通过诉讼解决,不利于票据的流通。
关于B与D的利益不均衡问题,实际上就是B的利益损失的问题。对此,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国际汇票和国际本票公约草案中规定了相应的解决办法。第23条1项规定:"如果背书是伪造的,其背书被伪造的人或在伪造前签署票据的任何当事人,因此项伪造而遭受的损失向下列人员索取赔偿:(a)伪造人(b)凭票据直接或经由一名或一名以上的托收被背书人向伪造背书人付款的当事人或受票人。"在我国票据法上,也有类似的规定,即第32条:"以背书转让的汇票后手对其直接前手背书的真实性负责。"对此,笔者的理解为:⑴后手需对前手的背书的真实性进行实质审查;(2)发生了伪造背书,因此项背书而遭受损失的任何票据关系人可向伪造背书的被背书人请求赔偿或要求分担。也就是说,上文中的C虽可成立对A的善意取得,但可能受到B的基于票据关系的请求,则BD之间的利益不均衡在此得到解决。所以在A-B(B')-C的场合,B'伪造B之签名背书于C,由于A对C的票据权利外观给予了原因而承担票据债务,使得C成立对A的善意取得。
4、欺诈、胁迫的场合
A之出票系因B之欺诈或胁迫而为,但对B之善意后手C,由于其享有票据权利外观,所以A的票据债务因其惹起了外观而存在,C成立对A的善意取得。
5、无权代理的场合
即 A-B(c)-D的情形,C为B的代理人,发生了无权代理,有人认为D对B或A成立善意取得。 笔者认为,无权代理场合的善意取得问题,极为复杂,在此仅提出一个初步的思路。
依票据法规定,发生了无权代理人C应承担票据责任,此规定的内涵,笔者认为是C将A移转于B的权利进一步移转给了D,从而产生了C代替B的地位的效果,因此,D属于对C的继受取得。至于本人B,则得以没有票据上意思表示为由拒绝负担票据债务,其抗辩可以针对任何一后手。就D与A的关系来说,由于D是从C处继受取得,当然也就不发生善意取得的效果。
(六)受让人须以背书连续证明自己的形式性资格
任何依背书取得的票据,都需要具备形式性资格。票据权利的善意取得由于是发生在票据权利移转中断之时,依据票据权利外观而发生的,所以背书连续作为票据权利外观的重要内容,在此是不可或缺的。
(七)无对价或不以相当对价取得票据的不适用善意取得
我国在票据法中引入的对价的概念是在我国其他基本法上绝无仅有的。源于英美法系的对价(consideration)又称约因,在英美法中占有相当重要又复杂的地位。"对价"(consideration)原本是英美合同法上的效力原则,其本意是"为换取另一个人做某事的允诺,某人付出的不一定是金钱代价",也许是"购买某种允诺的代价"。一项合同是否有效必须有赖于"对价原则"是否支持,因为根据这一原则,除非存在法律规定的例外情况,没有对价支持的合同是不可能被强制执行的。我国《票据法》规定:"票据的取得,必须给付对价,即应当给付票据双方当事人认可的相对应的代价。"付出相当代价,是指取得票据时向让与人支付了或提供了相当于票据金额的金钱、实物或劳务,也就是须符合民事法律行为等价有偿的原则。因此,对价,即为让与票据时之代价。不相当对价,是指持票人取得票据的金额和为取得票据时所付出的代价差别较大,一般认为显失公平。如果两者差别不大,则不能认定没有付出相当对价。如果无权利人将票据无偿赠与受让人或受让人象征性地付出与票据金额相差悬殊的代价而取得票据,那么,该受让人享受该票据的权利不得优于其前手。即票据债务人所能对前手行使的抗辩,也对抗该持票人。但是,持票人仍可持票据行使票据权利,只是其票据权利在量上已受到了限制。需指出的是,该受赠人取得票据,虽未付出对价,或不相当之对价,但当其将该票据转让给善意第三人时,该第三人仍受善意取得制度的保护。关于不得优于前手的权利,有两种情况应区别对待:
第一、前手权利如有瑕疵,则受让人应继承其权利瑕疵,此为票据抗辩问题;
第二,前手无处分权时,则受让人不能取得票据权利,此时,取得人即使具备善意取得要件,仍不能取得票据权利。
综上所述,这六方面的法定条件组成了票据权利善意取得构成要件,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
参考文献:
史尚宽: 《物权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11页。刘甲一: 《票据法新论》,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78年版,第33页。
日本学者长谷川雄一在其《票据善意取得的法律构成》一文中持此观点
①房绍坤、史浩明等《中国民事立法专论》,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②梁慧星、陈华彬《物权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③王利民、王轶《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研究》,载《现代法学》,1997年第5期
④谢在全《民法物权论》(上),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⑤孙宪忠《德国当代物权法》,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⑥郭明瑞《担保法原理与实务》,中国方正出版社,1995年版。
⑦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一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⑧赵许明、杜文聪《担保法通论》,中国检察出版社,1996年版。
作者:樊荣
作者单位:宝应县人民法院
本文转自:江苏法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