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考法制史:秦代的刑罚。2013年司法考试备考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进行复习,小编将司法考试中涉及秦代刑罚的内容进行了整理,希望考生认真阅读。
精彩链接:
司考法制史:秦代的罪名
司考外国法制史笔记:英国法
2013司考法制史制胜宝典
司考法制史:铸刑书与铸刑鼎
秦代的刑罚,主要包括8大类--笞刑、徒刑、流放刑、肉刑、死刑、羞辱刑、经济刑、株连刑。其中:前5类相当于现代的主刑,后3类相当于现代的附加刑。注意:秦尚未形成完整的刑罚。
1、 笞刑--以竹、木板责打犯人背部的轻刑,针对轻微犯罪而设,或作为减刑后的刑罚。
2、徒刑--剥夺罪犯人身自由,强制其服劳役,包括:
①城旦、舂chong,男犯筑城,女犯舂米:
②鬼薪、白粲can,男犯祠祀鬼神伐薪,女犯为祠祀择米,但实际劳役也决不止于为宗庙取薪择米;
③隶臣妾,将罪犯及其家属罚为官奴婢,男为隶臣,女为隶妾,其轻于鬼薪、白粲;
④司寇,即伺寇,意为伺察寇盗,其刑轻于隶臣妾;
⑤候,即发往边地充当斥候,是最轻等级。
3、流放刑--包括迁刑和谪刑,将犯人迁往边远地区的刑罚,其中谪刑适用于犯罪的官吏,但两者都比后世的流刑要轻。
4、肉刑--黥qing(或墨)、劓yi、刖yue(或斩趾)、宫等四种残害肢体的刑罚,源于奴隶制时代,秦时沿用且十分广泛;大多与城旦春等较重的徒刑使用。
5、死刑,主要有:
①弃市--杀之于市,与众弃之;
②戮--先对犯人使用痛苦难堪的羞辱刑,然后斩杀;
③磔--裂其肢体而杀之;
④腰斩;
⑤车裂;
⑥阬,又作坑,即活埋;
⑦定杀--将患疾疫的罪人抛入水中或生埋处死;
⑧枭首--处死后悬其首级于木上;
⑨族刑--夷三族或灭三族;
⑩具五刑--《汉书·刑法志》所说:“当夷三族者,皆先黥、劓、斩左右趾,笞杀之,枭其首,菹其骨肉于市。其诽谤詈诅者,又先断舌,故谓之具五刑。”
6、羞辱刑,徒刑的附加刑。
(1)“髡”--剃光犯人头发和胡须、鬓毛;
(2)“耐”与“完”--一刑二称,仅剃去胡须和鬓毛,而保留犯人的头发;注意:死刑中的“戮”刑也含有羞辱之意。
7、经济刑--“赀”zi,对轻微罪适用的强制缴纳定财物的刑罚,包括:
(1)纯属罚金性质的“赀甲”、“赀盾”;
(2)“赀戌”,即发往边地作戌卒;
(3)“赀徭”,即罚服劳役。
注意:赎刑也可归入这一范畴,但它不是独立刑种,而是一种允许已被判刑的犯人用缴纳一定金钱或服一定劳役来赎免刑罚的办法。从“赎耐”、“赎黥”、“赎迁”,到“赎宫”、“赎死”,均可赎免。
8、株连刑--主要是族刑和“收”。收--亦称收孥nu、籍家,就是在犯人判处某种刑罚是,还同时将其妻子,儿女等家属没收为官奴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