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开车送我,我就“打的”
陈红岩律师
“你不开车送我,我就‘打的’”。看到这话,往往让人首先想到的是一位任性而又霸道、蛮不讲理的女人。
今年的5月18日-21日,我和一位女同事前往北京,参加由中国法学会组织的建筑房地产法律专业培训。我原打算坐公交车去火车站的,可她说出了上述话之后,她老公就不得不乖乖的送我俩了。她还自鸣得意的说“终于又得逞一次”。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当21日我们培训结束,要返回郑州时,她老公居然主动打电话,问用不用再接我们。还好,女同事善解人意的回答说,到郑州时已经深夜十二点,就不用接了。
迎来、送往,在所难免。如果时间允许,都应尽量满足。让人难以接受的是,你本已焦头烂额,却又要“被”自愿去做这些事儿。
6月2日,司法厅组织了万名律师进社区活动,我们所被安排在文博广场上接受社会公众的法律咨询。想到在活动中能与同事们交流,我也参加了。
律师事务所不同于企业、机关,律师们大都忙于自己的事务,平时见面的机会少。借此机会,能与老律师加深感情,与新律师进一步沟通,“混个脸儿熟”,倒也是不错的选择。可正在我与同事们聊得投机时,却接到某人(俺媳妇)的电话,让我送人,并且软中带硬的明示:如果不开车送,就坐公交去汽车站。
接完电话,我心中甚为不悦。可我知道,如果不送,回家之后肯定是一番“暴风骤雨”。我想,女同事让他的老公送她时,他当时的想法也是和我一样的,宁愿委屈自己,也不愿家庭不合,尽管一天的工作已经让自己很累,尽管手头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尽管自己已经有重要或者不重要、紧急或者不紧急的其他安排。
其实,求人办事儿时,完全可以有另外一种说法,比如,你忙不忙,要是不忙的话,送送某某人。当你麻烦别人时,是不是提前考虑一下,会不会给别人带来不便。可问题是,夫妻之间,哪有那么多的客气!有些人是硬来,有些人是软磨硬泡,还有些人是棉里藏针。硬来的会说,来接我;软磨硬泡的则会说,我带这么多东西、我不认识路、来回转车太麻烦;棉里藏针的,会说不开车接我,我就“打的”;更有甚的是温柔一针,——你忙,就不麻烦你了,我“打的”、我坐公交。
只是,你要真是体谅人,一句话都不用说,该“打的”就“打的”,该坐公交就坐公交,何必再让别人知道呢?让别人知道后,会让人纠结,到底接还是不接,不接会有什么后果;接了,手头的工作怎么安排。你真要是不让别人接,而突然出现在了别人面前,别人倒不好意思了。问题是,“来人”何必给自己置气,让自己难受呢?
人世间最让我不爽的事情,就是工作日、正忙着,突然接到某某某不假思索不顾及他人的电话:“我来了,接我吧。”这类人,来之前也不通知一声,他以为他一个电话,你就会随时赶到他的面前,专车接送。可他哪知道,接完后,我还得四处打电话约其他朋友作陪,让他感受到我对他的重视,不能慢待他,生怕得罪他。我为此疲于应付,很是累人,可这类人怎知我心,他恐怕沉浸在我给他提供的周到的服务、热情的招待、细心的关怀之中。
有时,我会想,如果没有汽车了,还有那么多的麻烦事儿了吗,还有那么多的迎来送往了吗?未必!只要有人际交往,只要你生活在这个社会中,迎来送往就少不了。“客走主安”,其潜台词就是,客来了,主人肯定要分出很多精力,生怕哪一点招待不周,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求人,是在给别人带来麻烦,可现在往往是被求的人常常觉得不好意思。这世界真是颠倒了。
认真想想,有些人是自己把他给惯坏了。假如我没有现实的条件,假如我学会了拒绝,假如他是通情达理善解人意的人,我也不再会为此烦忧。
《论语·卫灵公》中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意思是说求人不如求己。我是这样遵循的,除非万不得已,一般情况下我是不会麻烦别人,我明白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的道理。
“迎”的人要体谅“来”的人的难处;“来”的人也要体谅“迎”的人的苦衷。无论是夫妻还是朋友,相互之间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多一份体贴,学会些相处之道,就会避免“你不开车送我,我就‘打的’”情况的出现,相互之间才能更加和谐。
有气魄而又有气量,才会气壮山河;有气量而又有气度,才会气宇轩昂;有气度而又有气节,才会气贯长虹。当你想要麻烦别人的时候,多问问自己凭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