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一直在加班,太累了,不干行不行啊?”“五一”刚过,不少读者来电询问加班事宜。按照法律规定,每月加班时间不能超过36小时,即使多发加班费也不能超时。加班超时按每人最高500元处罚单位。不过,实际案例中,劳动者往往只讨要加班费,很少想到加班不得超过36小时。 日前,微博上一则关于“普华永道25岁女硕士过劳死”的帖子也引起热议,公司虽否认“过劳”,但逝者小潘生前时常在微博上抱怨工作累。据媒体报道,小潘所在的普华永道等“四大”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就是以疯狂加班著称。据记者了解,目前有一些公司给员工的起薪并不高,员工的高收入就是来自不断地挣加班费。
某单位员工刘先生去年1月入职某科技公司,担任人事主管,每月工资2175元。“十一”期间,由于公司业务繁忙,刘先生七天假期一天都没有休息。不堪忍受繁重的加班工作,刘先生提出辞呈。后经劳动仲裁委裁决,科技公司支付他“十一”期间加班费1700元。
按照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安排职工节假日加班的,应当安排调休,不能调休的,应当支付加班费。劳动法还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虽然小刘获得了足额赔偿,但是企业违法行为并没有获得追究,因加班引起的诉讼,法院只能审理加班费支付部分;至于单位超时加班,属于劳动监察部门的管理范畴。
加班时,用人单位应征得劳动者的同意并依法支付加班工资。如果用人单位强迫劳动者加班,可向单位所在地的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国务院423号令)第25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可以按照受侵害的劳动者每人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标准计算,处以罚款。
许多白领面临加班时,首先想到的是能拿到多少加班费,并不知道加班不得超过36小时的禁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