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法若干基本问题的法哲学分析
证据法若干基本问题的法哲学分析
主持人:汤维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
主持人:感谢各位同学在周末关注 “民商法前沿”系列论坛。“民商法前沿”系列论坛是由我们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研究中心和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共同举办的。本论坛每次演讲的内容都将安排专人整理,并在“中国民商法网”(www.civillaw.com.cn)上发布。欢迎大家登陆我们的网站浏览讲座的记录稿。
大家知道,我国证据法的起草已经基本完成,本学期,我们将主要以证据法为主题开展我们的论坛。今天是我们民商法前沿——证据法系列论坛的第一讲,我们非常荣幸的邀请到我们人民大学法学院的江伟教授,江伟教授是海内外著名的民事诉讼法的权威学者之一。今天,江老师题为《证据法若干基本问题的法哲学分析》的讲演正式揭开了我们民商法前沿——证据法系列论坛的序幕。江老师将从宏观方面对民事证据法的理论和证据法的发展进行阐释。下面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江老师讲课。
江 伟:
今天我讲课的题目就是对证据法若干问题的发展进行分析,讲课的主要内容是诉讼法的三对范畴对民事证据法的立法具有核心指导重大意义。
古往今来,在法制现代化的历史背景下,各项具体制度的研究总是或多或少地与“变革”相关,民事证据制度也不能例外。而一项法律制度的深层变革,从来都不是某个法条的简单修订或者某种做法的简单矫正;它同时还经常牵涉到某个部门法整体结构的调整,以及一种制度理念的更新。因此,在证据制度的具体研究中,离不开对我国民事诉讼制度整体转型以及民事诉讼观念演进之类全局性问题的关注。鉴于证据制度在民事诉讼制度中的核心地位,它的点滴变革都可能带来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我们在设计一项具体制度时,不得不考虑这项制度与整个民事诉讼制度的关系,以及它的变革将会带来怎样的后果。这给我国的证据法研究者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在应对这一挑战的探索中,一系列观点脱颖而出,其中某些观点逐渐成为学界的主流,并已经对改革实践产生了影响。有些问题则仍然处在一片混乱之中,这种混乱源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但同时也与研究者视角的局限有关。其中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以下三对范畴: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当事人举证与法院查证,法定证据与自由心证。在我们看来,能否在这三对范畴中作出恰当的抉择,关系着我国民事证据制度改革以至整个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走向,影响着我们关于民事诉讼法基本理论问题的探索和认识。
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是证据法中的两种证明要求。传统证据理论一直认为,客观真实是民事诉讼中应当达到的证明要求,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接受了国外的“法律真实”或“高度盖然性”、“盖然性占优势”之类的学说。那么,“法律真实”是否就是适合我国国情的诉讼证明要求?“客观真实”的概念是否还有其存在的价值?
当事人举证与法院查证似乎主要是一个举证责任的问题,但并不完全如此。在“谁主张,谁举证”的观念已被普遍接受的背景下,还有没有必要提法官查证?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法院查证与当事人举证之间应保持一种怎样的平衡?法定证据与自由心证被认为是两种对立的认证原则,一般的看法是,大陆法系适用自由心证原则,英美法系则倾向于法定证据原则。对这两种认证原则的认识关系重大,因为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我国当前民事证据立法模式的选择。
这三对范畴都由相互对立的两种概念组成,每种概念代表了一种理念上的追求或者制度上的取向。由于每一对理念或制度都是相互否定同时又是优劣互见的,很难通过简单的概念辨析来寻找我们需要的那个“平衡点”。因此,我打算从法哲学的角度,运用历史的和辨证的方法,对这三对范畴加以梳理,并希望这种梳理有助于我国民事证据立法的推进。
第一对范畴: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
我国传统证据理论认为,诉讼证明的任务是确定案件的“客观真实”,也就是说,“司法机关所确定的事实,必须与客观上实际发生的事实完全符合,确定无疑”。但伴随着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这种观点的缺陷。正如我们所知,90年代以来的民事审判方式改革,是以弱化法院职权,强化当事人举证责任为其出发点和主要任务的。而按照“客观真实说”,法官应当查明与案件有关的一切事实,即使当事人根本没有主张或是毫无争议的事实也不例外;对于当事人不能举证的事实,法院应当依职权调查收集,而不是在双方穷尽所有证据手段时立即作出判决。在这样的要求下,弱化法官职权,强化当事人举证责任的目标显然很难实现。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法律真实”的证明要求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接受。根据学者的界定,所谓“法律真实”,“是指人民法院在裁判中对事实的认定遵循了证据规则,符合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从所依据的证据看已达到了可视为真实的程度。”
在对上述争论进行评析之前,首先要明确这场争论的意义所在。在对“客观真实说”进行批评时,学者们的理由常常是:这一学说把认识论上的原则简单套用到了司法的过程中,而忽视了司法过程自身的规律,严重缺乏可操作性。但在我们看来,拿“可操作性”来要求“客观真实说”这类理念上的东西,也许并不妥当。就司法实践而言,法官据以裁判的事实因为要受到各种各样的局限,从来都不可能是纯粹意义上的“客观真实”。传统“客观真实说”的弊端在于,它给诉讼证明过程提供了一种不科学的理论解释,而这种解释反过来又对诉讼证明的实践提出了不切实际的要求。因为这种要求是不切实际的,所以它对司法实践的指导作用极其微弱。同样,今天学者对“法律真实说”的倡导,其意义也只是为当前的证据制度改革提供一种理论上的依据,而不象某些学者所说的那样,是提供“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原则”。弱化法官职权,强化当事人举证责任的改革目标早已确定,并不是到“法律真实说”提出后才浮出水面的;“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之争的意义在于为已经开始的改革寻找一种正当化依据,从而使这场改革的理论根基更为坚实。
如果不从操作性的角度,那么,“客观真实说”的缺陷主要是什么呢?“客观真实说”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其认识论的依据的,但正如学者指出的,这是一种片面化了,甚至被曲解了的辩证主义认识论。辩正唯物主义认识论由三个理论要素组成。一是反映论,即认为物质(或存在)第一性,意识(或精神)第二性,物质决定精神,意识是存在的反映。二是可知论,即认为思维与存在之间具有同一性,人的认识可以提供关于客观世界的正确图景。三是认识论的辩证法:首先,从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对立统一运动中考察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把认识看作是在实践基础上能动的把感性材料加工为理性知识,能动地从个别性的认识上升到规律性的理解,又能动地用理论去指导实践的过程;其次,把认识看作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认为人对事物的终极认识有无限接近客观真理的可能性。
我国传统证据理论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理解的不足,在于片面强调了认识论的唯物论,即反映论和可知论,却忽略了认识论的辩证法,曲解了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思维是至上的,是能够认识客观世界的,但这里所说的人的思维,不是指单个人的思维,而是“作为无数亿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人的个人思维而存在”。这就是说,辩证唯物主义的可知论是从人类在整体上、在无止境的时代更迭中所具有的对客观世界的无限认识能力或所能实现的终极认识目标上来说的,而不是说我们的每一次具体的认识活动都能发现或达到绝对真理。从人对具体事物的认识这一意义上看,认识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不仅表现为认识能力的相对性和非至上性,还表现在认识结果的相对性、不确定性和阶段性方面。具体到诉讼证明的领域,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告诉我们:一次具体诉讼中所能查明的事实只能具有相对意义上的客观性,不可能是终极意义上的“客观真实”;法官对案件事实的认识只能达到一种“相对真理”——虽然这种相对真理中包含着“绝对真理”的因素。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由人类认识过程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另一方面,也与诉讼证明白身特点有关——诉讼证明要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这使得它不同于纯粹以“求知”为目的的科学证明。
作为对“客观真实说”的否定,“法律真实说”是否为当前的证据制度改革提供一种更具说服力的理论依据?我们认为,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角度来看,“法律真实说”并不是一种完善的学说,而且,在当前的背景下,这一学说还存在着误导的可能。提倡“法律真实说”的学者通常都看到了传统“客观真实说”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解的片面性,并在对这种片面性进行批评的基础上确立起自己的论据。在立论方面,其论据主要从操作性的层面提出的,包括诉讼证明在各个方面的局限,以及诉讼效率对诉讼证明的要求等等。但这类观点的一个共同的缺陷是:它们虽然指出了“客观真实说”的认识论问题,却没有解决这一问题,而是简单地回避了它。在一些持“法律真实说”的学者看来,诉讼证明问题是司法过程中的一个具体的操作性问题,无须扯上什么哲学认识论。因此,很多关于“法律真实”的表述给人的印象是,诉讼过程只是一个将证据材料过滤、整合为“法律真实”的过程,客观真实不再是一个值得追求的目标;有的文章甚至认为法律真实并不具有客观性。面对这种倾向,一个严肃的论者很容易提出这样的疑问:如果我们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认识论,那么应当如何面对裁判基础事实的客观性问题?也就是说,在“法律真实”的证明要求理论中,是否还有“客观真实”的位置? 对此疑问,有学者通过对“法律真实”进行扩张或者限制的解释作出了回答。比如,有学者认为,“法律上真实”的证明要求应包括客观的真实、推定的真实和拟制的真实。另有学者认为,诉讼中的真实应分为“事实真实”和“法律真实”两种:前者是依据显明的证据确定的;后者则是根据非显明的证据,运用推定的方法得出的。这两种观点的共同点是都承认了“法律真实说”下仍有“客观真实”存在的空间,但其解释却都有不尽如人意之处。第一种观点将“客观真实”纳入了“法律真实”之中,却没有对这种客观真实的性质作出明确的界定,因此与论者对“客观真实说”的批评难以统一。后一种观点倡导一种“狭义的法律真实”概念,在证据法上将显明证据与非显明证据区分开来,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这种“狭义的法律真实”概念范围较窄,与通常所谓的“法律真实”的内涵明显不同,其理论上的指导意义因此大打折扣;而“事实真实”是否就是完全意义上的“客观真实”,论者也未作说明。
解决问题的途径也许不是对“法律真实”作出各种牵强的解释,而是保留“客观真实”这一概念本身。我们批判的“客观真实说”,是建立在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片面理解基础上的;只要按照完整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其作出适当修正,它就仍然具有存在的价值。根据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三个要素,修正后的“客观真实说”应当包含三方面的内涵:首先,法官对案件的认识必须以案件事实为基础,而不可主观臆断;其次,在终极的意义上,承认案件事实是可以认识的,诉讼制度应以发现案件事实为基本目标;最后,在具体诉讼过程中,遵循法定诉讼程序得出的符合法定证明标准的事实,应当作为法官裁判的基础事实。在我们看来,传统的“客观真实说”忽略了认识论的辩证法, 事实上导致了诉讼证明要求理论上的真空;而“法律真实说”将其任务定位于操作性的层面,忽略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容易陷入相对主义的泥潭。修正的“客观真实说”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认识论和辩证法的统一,更加完整地解释了诉讼证明过程。在修正了的“客观真实说”的三个方面的内涵中,最后一方面内容的意义在于为法官的具体裁判行为提供一种“授权性”的理论依据,相当于通常所谓的“法律真实说”。但第一、二方面并不是可有可无的,由于有了这两个方面的内容,修正后的“客观真实说”在以下三个方面优于“法律真实说”:第一,有利于调动法官的主观能动性,为法官自由心证的形成提供依据。法官对案件事实形成心证的过程,也就是客观存在的案件事实被法官从主观上逐步认识的过程。这一过程既不是完全主观的,也不是完全客观的,而是在主客观的相互作用中一步步推进的。承认了存在第一性的同时也承认人能够认识客观存在,意味着我们相信法官的主观努力会对其认识案件事实的结果产生重要影响。从而有利于调动法官的个人智慧,使证明结果(在一定的司法条件下)最大限度的接近案件真实。第二,使判决的正当性基础更加坚实。前文说过,“客观真实”或者“法律真实”这类学说的一个主要功能是为一种证据制度提供理论依据。这种依据既支持着一种制度的确立,也支持着一种制度的运作。在制度运作的层面,以“法律真实说”作为正当化依据是有缺陷的。按照“法律真实说”,在案件审理以尽而仍然真伪不明时,法官就应该依照举证责任规则作出判决;但“法律真实说”并不解释为什么这样做。如果解释,也主要是从效率的角度,即,“虽然事实并未查清,但由于司法资源的有限性,只能到此为止了”。这样的解释,对于尚处在法治化初期的普通中国百姓,可能是很难接受的。当事人也许会问:“法官凭什么把我的案子糊里糊涂就给判了?是法律不保护我的权利,还是法官实在太无能?”对此问题拒绝回答,显然不利于司法权威的确立。根据修正的“客观真实说”,我们可以对这类情形作出更为圆通,也更容易被当事人接受的解释:案件之所以没有完全查清就判了,不仅是司法效率的要求;更重要的是,法官已经尽力,而他对案件事实的认识只能让他作出这样的判断。也就是说,这个事实就是当前看起来最接近“客观真实”的事实了。由于回避了“法律真实说”那种冷冰冰的法律家逻辑,上述解释显然更容易为普通百姓理解和接受。第三,避免诉讼程序的机械化、形式化,为制度变革提供理论上的支持。与“客观真实说”相比,“法律真实说”代表了一种典型的法律家思维。这种思维的一个特征是相信法律是一个自足的有机体,通过这个有机体自身的有效运作,足以实现预定的目标。树立这样一种思维,有利于减少法律实施的不确定性,维护司法机关的权威地位——在这种思维下,人们通常只关注程序是否被遵循,规则是否被实施,而很少被提倡从道德的、文化的、 社会的或者其他的什么外部视角来评判法律制度本身。但这种思维发展到了极端,就会带来法律制度机械化、形式化的弊端,从而限制法律制度的发展。“法律真实”的观念下,诉讼的目的在于获得一种“形式精确”。如果满足于这种“形式精确”,诉讼制度很容易陷入停步不前的境地。在我国当前的证据制度改革中,培养法律至上的观念,树立司法机关的权威固然重要,但保持一种制度的张力,使之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完善同样重要。修正“的客观真实说”容纳了“法律真实说”中体现的法律家思维,同时又承认并且强调诉讼程序应以确定“客观真实”为其终极目标,从而在程序安定与程序变革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
第二对范畴:当事人举证与法官查证
就具有理性的人类而言,对事实的认定必然建立在掌握一定证据的基础上。在一个具体的案件中,就证据是由当事人提出还是由法官调查取得,形成了当事人举证与法官查证两个对立的范畴。
在西方民事诉讼制度史中,提出证据很早就被看作是主要属于当事人的义务。当事人要求国家审判机关救济其权利,就应为其主张提供相应的证据,这在西方国家的民事诉讼中似乎是不言而喻的。从部门法划分的角度,这与一种“公法”与“私法”相分离的观 念有关。民事纠纷被认为是当事人自己的事,并不涉及公共利益的得失,因此,因民事纠纷涉讼时,主张事实和提出证据不仅是当事人的权利,也是他的义务。这种原理在现代大陆法系民事诉讼制度中被称为“辩论主义”。欧洲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大陆法系主要国家均确立了“辩论主义”的民事诉讼制度。但是,这一时期的“辩论主义”由于过于强调当事人在诉讼中的支配作用,而法院在诉讼中的作用十分消极,使得诉讼的效率受到极大的影响,本来为当事人利益而设置的诉讼制度,反而因为诉讼迟延而损害了当事人利益。为此,进入二十世纪后,法、德等大陆法系主要国家都开始了强化法院职权,改变其在诉讼中纯粹消极地位的改革。这种改革主要体现在加强法官对诉讼进程的指挥和控制方面,但在诉讼资料的搜集方面也有所体现。在当今的大陆法系,非讼案件以及婚姻、家庭之类的“人事诉讼”案件一般使用与辩论主义相对的“职权探知主义”,即诉讼资料的收集主要由法院主导进行的程序法理。在诉讼案件中,大陆法系国家一般都设置了“阐明权”制度作为“辩论主义”的补充;有些国家还规定了法官依职权调查证据的少数情形。强化法官对诉讼的控制能力的改革不仅发生在大陆法系,在英美国家,近几十年以来的改革也显示出相似的特征。今天我们几乎可以肯定得说,强化法官对诉讼进程的控制和引导,已成为两大法系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一个共同的潮流。
在古代中国,却不存在类似上述“辩论主义”的观念。正如某学者指出的,古代中国文化的一个特质是“去私”,古代中国法律的出发点从来不是保护个人权利,而是追求一种“自然秩序中的和谐”。由于个人权利是从根本上被否定的,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也就不会被看作是“为权利而斗争”的平等主体;地方官也不会把自己定位为就双方争执作出中立判断的裁判者。无论是调处还是判决,地方官处理纠纷的着眼点通常是双方在道德上的善恶,以及和谐秩序得以恢复的可能。为此,主动调查案件事实,在理论上是不仅被禁止,反而受到提倡,因为这正是地方官勤于政务,断案严明的一种体现。这种局面到清末修律才开始改变。在全面引进欧洲大陆法制的修律过程中,沈家本主持修订了数部与民事诉讼有关的法律,其中《大清民事诉讼律(草案)》堪称最终成果。该《草案》规定,“当事人应立证有利于自己之事实与主张,但于审判衙门事实显著及审判衙门于职权上已认知事实者,不在此限。”这从原则上确定了当事人的举证责任。《草案》还规定,证据调查应于受诉衙门为之,但这里的证据调查显然是指对当事人提出证据的审查、核实,而不是指法官主动调查证据。民国时期的历次民事诉讼立法都规定了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同时又借鉴大陆法系最新立法例,就证据调查的方式和程序作了相应的规定。
新中国成立后,原国民党时期的法律制度被全部砸烂,我国按照前苏联的模式建立了全新的民事诉讼制度。前苏联在法律理论上,否定公法与私法的划分,主张法律的绝对公法性,既然否定了纯粹的“私法关系”的存在,那么法官或者检察官代表国家干预当事人之间的民事诉讼也就顺理成章。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前苏联民事诉讼制度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否定大陆法系民事诉讼的核心理念——辩论主义,肯定了法院拥有在当事人主张以外搜集和提出证据的权力,以及检察院拥有在当事人主张以外搜集和提出证据的权力。受前苏联民事诉讼模式的强烈影响,我国建国以来民事诉讼的立法和理论从来没有否定过法官享有主动收集证据的权力;相反,积极主动的调查收集证据一直是“好法官”的特征之一。1991年《民事诉讼法》虽然规定了“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有责任举证”,但仍然为法官查证保留了相当大的空间。按照该法264条的规定,人民法院不仅应当调查收集“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还应当调查收集“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 如前所述,90年代中期以来的民事审判方式改革,是以强化当事人举证责任为其出发点和主要任务的。当事人举证的强化,必然伴随着法官查证范围的限制。但由于改革只能在现行法的框架内进行,所以无论是“强化”还是“限制”,都只能通过对已有法律条文的解释来进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1998年通过的《关于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下列证据由人民法院调查收集:(1)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其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并已提出调查收集证据的申请和该证据线索的;(2)应当由人民法院勘验或委托鉴定的;(3)当事人提出的影响查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材料互相矛盾,经过庭审无法认定其效力的;(4)人民法院认为需要自行调查收集的其他证据。这一解释一方面仍为法官留下了依职权调查证据的宽泛权力,另一方面也表明,当事人举证不能并不必然带来败诉的后果。这两个方面的效果,决定了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本质上是否定作为现代 民事诉讼制度基本特质的“辩论主义”原则的。我们看到,学术界对法官查证的批评,主要也就集中在这一点上。但是,当事人举证或者法官查证的比重本身并不足以说明一种民事诉讼制度的优劣。对于那种倡导完全由当事人举证的观点,人们可以从以下方面提出质疑。首先,如果纯粹从认识案件真实的角度,很难说哪一种证据来源更接近真实。支持辩论主义证据调查模式的学者认为,当事人作为争执利益的主体和纠纷的亲历者,最有动力也有可能调查收集到案件有关的证据资料,而通过双方当事人攻击和防御,法官就能最大程度的发现案件真实。但是,正如批评者指出的,正因为案件牵涉到当事人的切身利益,为了达到胜诉的目的,他同样有动力去强调某些对其有利的事实,忽略甚至歪曲某些对其不利的事实。因此在纯粹由当事人举证的制度中,法官被欺骗的可能总是存在的。而法官查证则没有这种危险。其次,辩论主义论证自己的另一个根据来源于程序自治的理论。既然无论哪一种证据调查方式,都可能有无法查清的事实,那么当事人自己负责调查证据,他对败诉的结果一般就更容易接受,因为他的程序主体性受到了尊重,败诉被认为是他自身行为的结果,而不可归责于第三者。这就是关于“辩论主义”根据的“本质说”。由于引入了当事人自治的理念,这种学说的理论根基相当坚实。但是,由“本质说”并不能得出民事诉讼应完全由当事人收集证据的结论。当事人固然有主导程序的本能要求,但这种要求是否强到了用沉重的举证负担和可怕的败诉风险作为代价,尚不能一概而论。如果有清楚的证据表明法院查证在查清案件事实方面远胜于当事人自己的调查取证,当事人对程序主体性的要求未必不会退居第二位。
第三,辩论主义的另一个根据是证据收集的效率。也就是说,当事人是自己利益的最佳判断者和维护者,因此由当事人自己收集证据是最有效率的。如果仅着眼于某一件具体的证据,这也许是正确的。但对整个案件需要的证据而言却未必如此。因为无论是原告还是被告,都会尽量收集有利于自己的证据和不利于对方的证据,这样重复收集证据的可能性就无法避免,就证据收集的总量而言,所需的成本实际上更高了。
而且,从西方民事诉讼制度的历史演变来看,人们对证据收集制度的认识也早已超越了当事人举证与法官查证非此即彼的阶段。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当事人私权自治的理念深人人心,体现在民事诉讼中,就是诉讼对象形成方面的当事人主义已成为现代民事诉讼制度的基本特征。但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发现案件真实,同时也更有效率的推进诉讼进程,加强法官对诉讼的控制和管理成了西方国家民事诉讼制度变革的共同取向。从这里我们看到,某种单一的诉讼理念在现代民事诉讼制度中已很难立足,现代民事诉讼制度事实上是在追求两个层面上的平衡:一是程序外在价值——发现真实与程序内在价值——当事人程序主体性、程序效率之间的平衡;二是发现真实过程中当事人的作用与法官作用的平衡。为了实现第一个平衡,西方国家在坚持形成审理对象方面的当事人主义的同时,大力强化了法官职权推动诉讼进程的能力;为了实现第二个平衡,大陆法系国家在不放弃当事人提出证据资料原则的同时,小心翼翼地设置了法官职权调查证据的例外规定。
具体到我国的司法实践中,还应该看到,由于案件负担过重,人民法院事实上已不再不加节制的调查收集证据,“律师动动嘴,法官跑断腿”的局面至少已经部分地改变。《民事诉讼法》虽然规定了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证据的范围,但由于该规定弹性很大,对法官的约束力并不强。对于当事人要求法院调查证据的申请,如果法院置之不理,当事人通常也无可奈何。改革之初,学界人土提倡限制法院查证的初衷是维护法官在民事诉讼中的中立地位,培养当事人的程序主体性,使诉讼真正成为当事人之间的平等对决。现在的问题是:虽然强化了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却没有完善当事人调查收集证据的手段,因此举证责任仅仅成为一种“负担”,而很少给当事人带来利益;虽然人民法院在理论上仍然享有相当宽泛的调查收集证据的职责,但由于缺乏相应的约束性机制,这种职责在实践中主要成为一种权力,而不是被当作义务去履行。例如,当事人走到一楼下,楼上掉下一花盆当事人不能够看清楚是几楼掉下来的,如果看清楚了就不会砸着他了,他要告只能说我走到第几楼口被砸着的,二层以上,他都可以起诉,最终法院在审理中就采用排除法,逐步查证找出是那一家掉下来的。
因此,当前的任务不应该是仅仅从口头上强调当事人举证,限制法官查证;而是按照现代民事诉讼制度的一般法理,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正确地划分当事人举证与法官查证各自的范围并完善相关的保障和约束机制,以便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适当的平衡点。
就当事人举证而言,首先,应明确当事人对其应负举证责任的事实应当自行调查收集有关证据;同时,应完善当事人调查收集证据的手段和程序,使当事人真正有能力履行提出 证据的义务。为做到这一点,当务之急是健全以下两种制度:第一,保障当事人获得第三人占有的证据的制度。当事人举不出证据,很多情况下不是因为他不愿举证或者确实找不到证据,而是明知证据的下落,却无法从占有证据的第三人那里获得该证据。由于公民法律意识的相对薄弱,许多人并不将提交证据看作一种法律义务。而在现行法律体制下,普通当事人显然缺乏从有关机关、团体甚至个人那里获得证据的资源。为此,可以借鉴日本的文书提出命令制度,以增强当事人获得证据的能力。所谓文书提出命令制度,是指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向第三人发出文书提出命令,要求该第三人交出其持有的文书的制度。文书提出命令制度作为当事人收集证据的一种重要的保障制度,在许多国家的民事诉讼法中都有类似的规定。我们要落实当事人举证责任,文书提出命令制度是首先要确立的。
第二,阐明权制度。“辩论主义”是在现代西方国家民事诉讼制度中居于核心地位的程序法理,但是,仅有“辩论主义”还不足以保证诉讼的公正。当事人不能充分举证的情形总是存在,在没有律师代理的情况下,这种现象更为常见。这时候,就产生了由法官主动询问当事人,要求其加以解释和补充举证的必要。由于“辩论主义”下的法官是消极的和中立的,上述的主动询问就被当成了法官在例外情形下才能行使的一项权力。这就是阐明权。正如某学者所言,阐明权理论是与“辩论主义”相伴而生,“辩论主义”在西方民事诉讼中的地位决定了阐明权的地位,在我国职权主义诉讼模式下,该理论难以引起关注是很自然的。不过,以强化当事人举证责任为核心的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事实上隐含着一种走向“辩论主义”的契机;为了这一改革的顺利推进,对与“辩论主义”密切相关的阐明权制度加以关注显然也是必要的。由于公民法律素质不高,律师代理率也较低,阐明权制度在我国可能具有更为现实的意义。但必须明确的是,阐明权是在整体上限制法官介入当事人主张事实和提出证据的前提下,为保障当事人攻击与防御手段的平衡而设置的一项权力,作为“辩论主义”的一种补充,其范围应当受到严格的限制。一般来说,阐明权的范围应该限于能从当事人陈述中得到线索的事实,比如,当事人主张不明确的,可要求其加以明确,举证不充分的,可要求其进一步举证。忘记了这一点,我们就远离了强化当事人举证责任的初衷,而离开了当事人主张和举证方面的当事人主义,阐明权也就不复存在了。
法院查证的范围,一般应以不违反“辩论主义”原则为限;同时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 该范围可以比西方国家稍微宽泛。具体言之,人民法院查证的事项可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需要鉴定和勘验的事项。民事诉讼中,常会遇到一些专门性问题,比如文书签名的真伪,工程造价的高低,当事人之间亲子关系的有无等等。对这类问题,通常证据难以证明,需要有关专家运用专门知识和专门技术手段来加以确定。这种活动在民事诉讼中被统称为鉴定。基于对鉴定人的不同定位,英美法系鉴定制度与大陆法系鉴定制度存在着显著的区别。笔者赞成某学者的观点,即将我国的鉴定人定位为法官辅助人员与证据方法并重,以此为基点来构建我国的民事鉴定制度。此外,对于某些由于物理原因而无法提交法庭的证据材料,应由法官亲临现场,通过勘验的方法,制作勘验笔录作为证据。需要鉴定和勘验的事项之所以应由法官查证,是因为就这两类事项取证均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法院不出面,当事人一般是没有能力进行。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鉴定还是勘验,一般都应由当事人申请而开始,而且鉴定结论和勘验笔录都应在法庭上接受对方当事人的询问和质证。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鉴定结论和勘验笔录作为证据手段的性质。
第二,涉及国家机密或商业秘密的事项。当某项证据恰好属于国家机密或者商业秘密时,当事人一般无法直接收集,而这种“不能收集”并非当事人自身的过错。同时,这也不能归责于占有证据的主体,因为保守国家机密或商业秘密是有关主体的职责或权利。从理论上说,这是证据持有人保守秘密的权利阻碍了当事人调查取证权。这种情况下,需要由一个中立的机关,来代替当事人行使权利,以避免秘密泄露可能造成的损失。在诉讼中,这种机关当然是人民法院最合适了。人民法院调查收集涉及国家机密和商业秘密的证据时,也应依当事人的申请进行,只有当事人的申请表明所要收集的证据确系国家机密或商业秘密,人民法院才能出面收集。
第三,法院的职权调查事项。除了以上两类情形以外,还有一些事项,即便当事人没有提出申请,法院也应依职权进行调查。主要包括以下三类事项:(1)某些诉讼程序事项。民事诉讼过程中,经常会有一些程序事项要由人民法院作出裁决。这些事项虽不直接涉及当事人实体权益的争议,但它们的处理对案件审理结果常会产生影响。对这类程序事项的审查,法院应以职权调查为之,如需调查有关证据,该项责任应由法院承担。比如,为确定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是否符合法定情形,人民法院需要向被申请回避的法院工作人员了解有关情况,这种调查就应由法院主持进行。从理论上看,程序事项由法院依职权调查,并不会损害当事人之间诉讼地位的平等和法官的中立,因为需要判定的是当事人与法官之间诉讼法律关系,而不是当事人之间的实体法律关系。(2)既判力事项。法院判决一经生效,就具有既判力。既判力具有消极作用和积极作用。所谓消极作用,是指判决生效后,当事人不得就同一诉讼标的再行起诉;积极作用是指,法院应以既判事项为基础来处理新诉,对于判决基础事实的认定不得与既判事项矛盾。判决的既判力不仅作用于当事人,也作用于法院;法院作为作出判决的权威机构,应当对与本案事实有关的既判力事项承担职权调查责任。在起诉阶段,如发现该诉讼标的已经经过判决的,应依“一事不再理”原则予以驳回。在案件审理阶段,发现本案涉及前案既判力事项的,应依职权调查,查实后该事项即可作为本案基础事实,即使当事人自认或反证,也不能推翻。(3)经法官阐明当事人仍无法正确举证的事项,如果确实为认定案件事实所必须,法官可酌情进行职权调查。很明显,这是对“辩论主义”的一个例外。在我国律师代理率很低的情况下,保留这样的例外是必要的。但法官依职权调查证据仍然是有限制的。一般而言,其范围应当与法官行使阐明权的范围一致,如果不能从当事人陈述中得到线索的,就不能进行职权调查。
第三对范畴:法定证据与自由心证
在某些古代奴隶制国家和欧洲中世纪前期的封建国家,神明裁判曾长期作为主要的 司法证明模式而存在。与这种非理性的司法证明方式相映成趣的是,在罗马法的诉讼制度中,一种理性的司法证明方式很早就已形成。罗马诉讼制度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即法定诉讼时期、程式诉讼时期和非常诉讼时期。在法定诉讼时期和程式诉讼时期,承审员对当事人提出的证据,依据自由心证的原则,凭自己的良心,有自由认定、随意取舍之权。到“非常诉讼”时期,关于证据的取舍已经有了一定的限制,不再全凭法官的“自由心证”。比如君士坦丁一世时规定,“一人的证言不足为证”;优帝一世时规定,“对于有书契的债权债务人非以书面证据不得以证言推翻其效力,但能提供有高尚身份的证人5名,宣誓证明该款确于他们前偿还的,不在此限”。由完全的“自由心证”到“证据规则”的逐渐增多,债务人非以书面证据不得以证言推翻其效力,但能提供有高尚身份的证人5名,宣誓证明该款确于他们前偿还的,不在此限”。由完全的“自由心证”到“证据规则”的逐渐增多,在古罗马的司法证明方式中是一种理性增强的过程。这一过程反映了人类认识事物能力的提高,意味着诉讼制度由简单走向了复杂。
随着西罗马帝国的崩溃,日尔曼人象潮水一样涌人欧洲大陆,古罗马的法律制度,与 整个辉煌灿烂的古罗马文明一起走向了沉寂。各种各样的非理性司法证明方式广为流行,一直到12世纪末,才退出了历史舞台。这期间,被称为“第一个西方近代化法律体系”的教会法已经形成。在刑事程序方面,教会法发展出一门对于案件事实进行司法调查的科学,这门科学要求法官依据理性和良心对当事人和证人进行询问。但这种追求“内心确信”的初衷,却由于教会法诉讼程序的一些基本特征而大大偏离了。在教会诉讼程序中,“没有得到记录的程序行为是无效的……。法官必须将其判决完全建立在书面记录的基础之上。结果,在大多数正式的常规诉讼中,法官本人并不亲自审讯当事人和证人,而只是研究法院中下级官员对他们进行审讯的书面记录。”与此相伴的是为评价证据而精心设计的一整套形式化规则,按照这套规则,各种证据作为可以机械计算的数值而被法律预先规定。这就是通常所谓的法定证据制度。“从13世纪开始,作为教会法向世俗法渗透的一环,法定证据原则也逐渐向西欧大陆各主要封建国家扩散,并在这些国家的诉讼制度中得到普及和发展。”
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法律制度,法定证据制度自然有其不容忽视的进步意义。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中世纪后期,无论在刑事诉讼还是在民事诉讼中,它都成为进步学者激烈抨击的对象。在刑事诉讼中,由于“形式和理性的两方面证据的刻板僵硬经常使得在刑事诉讼中确定定罪依据变得极为困难”,刑讯逼供成为获取证据——尤其是作为“证据之王”的口供的普遍方式;在民事诉讼中,“不只是证据的刻板僵硬,尤为重要的是在法官不参与的情况下通过书面询问而取证的复杂性不可避免的导致了法律家拖延之术的广泛采用”。在大革命的推动下,法国宪法会议于1791年1月18日通过了一个废除法定证据制度的草案;同年9月29日,宪法会议发布训令宣布:法官必须以自己的自由心证作为裁判的唯一依据。这一改革成果被拿破仑法典所确认,并被欧洲大陆各国以及亚洲的日本等国的诉讼制度所接受。此后欧洲各国诉讼制度虽历经变革,但自由心证一直是基本的司法证明方式。
同样受到了罗马法和教会法的影响,但是11世纪之后的改革却使英国的诉讼制度走上了另一条道路。这期间,陪审团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尤其引人注意。大约在1305年至1352年间,英国的陪审团实现了由“知情陪审团”向“不知情陪审团”的转变,这以后,陪审团不再根据自己的知识,而是根据法庭上提出的证据作出判决。在早期的陪审团审判中,并不需要系统的证据规则,“因为作出裁判的人自己就是了解案情的人”;随着陪审方式的变化,随着理性司法证明方式登上历史舞台,现代意义上的证据规则也产生和发展起来。从16世纪到19世纪,关于文书证据和口头证据的主要规则在英国相继问世。在同样的革命潮流中,英国之所以没有象欧洲大陆国家那样走向完全的自由心证,与陪审团制度的存在有着很大关系。对于职业法官主持进行的审判来说,自由心证是一种合理的司法证明方式,因为它让法官直接接触到所有的证据,并能够根据这些证据对案件作出综合判断。但对于非专业的陪审团审判来说,设计一些规则来限制证据的范围和对证据的采信,则是司法理性的另一种体现。正如波斯纳在论及传闻证据时指出的,“人们几乎不可能否认这条传闻规则……是对事实不确定问题的第二等最佳解决办法。这个解决办法是由我们依赖非专家的——在面对竞争的举证者的情况下——事实审理者所决定的。”
我国古代民事诉讼依附于刑事诉讼,有关法律规定极其粗疏。由于庭审由司法官一入主宰,并不被看作是双方当事人的平等对决,证据制度很难获得发展的空间。如果说刑事诉讼中还出现了些许“法定证据”的雏形,那么在民事诉讼中,基本上是法官的“自由心证”决定着案件的处理结果。清末修律时,借鉴当时大陆法系立法例,在诉讼法引进了自由心证的证据制度。比如1911年完成的《民事诉讼律》规定,“审判衙门应斟酌辩论意旨及证据调查结果,以自由心证判断事实之真伪;判得心证之理由,应记明于判决。”此后民国时期的历次民事诉讼法都就自由心证作了规定。
在新中国的超职权主义诉讼体制中,法官在民事诉讼中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当事人的诉讼主体地位被长期忽视。一方面,基于追求“客观真实”的审理目标,法官可以就与案件有关的一切事实展开调查;另一方面,又缺乏具体、可操作的证据规则来指导证据的判断和采纳。从证据判断的过程来看,这是一种自由心证——因为法官是在没有证据规则约束的情况下对证据作出判断;从证明目的来看,这显然与大陆法系自由心证的证据制度大异其趣——它追求的不是盖然性真实,而是“实事求是”的绝对真实。
这种以“绝对真实”为司法证明目标的“自由心证”,在实践中带来了一系列弊端。比如,导致法官负担过重——这在近年来人民法院受案数量急剧增加阶情况下显得越来越让人难以忍受;缺乏必要的制约机制,为司法腐败、司法不公、枉法裁判留下了巨大的空间,等等。对现行证据制度加以改革,这已成为学界的共识;而对于改革目标的设定,多数学者赞成采用大陆法系自由心证的证据制度。不过,大陆法系证据制度是没有专门的证据法的,有学者因此对制定单行证据法的必要性提出了质疑。英美法系虽然有一套完善、精致的证据规则,但这套规则依托于英美法系特定的法律文化传统,不加修正的全盘引进是很困难的。那么,关于我国民事证据立法模式的选择,究竟该持怎样的思路?回答上述问题之前,有必要对“自由心证”和“法定证据”两个概念作一界定。就其要解决的问题而言,这两种概念关注的是证据的来信和判断的问题:如果对证据的可采性(证据能力)和证明力的大小不作规定,全凭法官根据“良心”自主判断,就是“自由心证主义”;如果对证据的可采性和证明力的大小预先作出规定,以此来约束法官的判断,则是法定证据主义”。在严格的意义上,“法定证据主义”只存在于中世纪的欧洲,在现代西方国家,这种证据制度已经找不到了。英美国家对哪些证据要排除,哪些证据可以来用——也就是证据能力方面,虽然有一套完整的规则证据来制约,但陪审团或法官在根据这些证据对案件进行裁断时,并不象中世纪教会法诉讼程序那样靠证据证明力的加减计算来进行。说英美法系是自由心证与法定证据的结合,大致上是可以接受的。另一方面,作为对法定证据制度的否定,大陆法系自由心证的证据制度并非没有任何证据规则;相反,经过长期的发展,这类规则已经相当完备。据学者统计,在德国、日本、法国的民事诉讼法中,至少都有10%的条款是有关证据的。这些条文主要涉及对各类证据的要求,以及调查收集证据的程序等;他们被放在民事诉讼法中,只是一种立法体例的选择,不能说明证据法在这些国家不受重视。从这个角度来看,大陆法系的证据制度已不是一种纯粹意义上的“自由心证主义”了。
综合上面的分析,我们虽然不能说两大法系证据制度已经实现了某种“融合”,但是却可以说,“法定证据”与“自由心证”的区分在现代民事诉讼制度中已经不是绝对的了。两大法系证据制度的分野,与其说体现于“自由心证”与“法定证据”的对立,不如说体现于立法重心与立法风格上的差异。大陆法系基于对职业法官智慧和品性的信任,要求法官根据其在庭审中接触到的一切证据形成对案件的内心确信,以此作为裁判的事实依据,因此其证据规则主要集中在证据收集、调查的程序方面。而英美法系由于对事实审理者的不信任,侧重于在证据到达事实审理者之前就对其严格的筛选,由此形成了关于证据可采性的精致、但也繁琐的证据规则。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对两大法系证据制度进行取舍时就会有比较明确的思路了。
如果不否认证据立法很大程度上是一场法律移植,那么所谓的模式选择问题,就可以简单化为在两大法系证据制度之间的抉择和权衡问题。而在两大法系的证据制度中,全盘接受任何一种显然都不是理性的选择。一方面,顺应世界证据立法的趋势,在我国建立一种有一定证据规则限制的自由心证证据制度应该成为当前的共识;另一方面,应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和两大法系证据规则的特点,在证据制度的不同方面,分别借鉴两大法系的有益部分。对此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在证据的收集、整理、审查、认定的程序方面,应主要借鉴大陆法系立法例。这类规则涵盖了审前程序和庭审程序的主要阶段,决定着一种审判方式的结构性特征。从我国的法律传统及改革的现实可能性来看,借鉴以“职权进行”为基本特征的大陆法系庭审模式,要优于完全当事人主义的英美法系庭审模式。后者根植于陪审团的法律传统,是很难移植的,如果操作不当,还极易带来诉讼拖延之类的问题。而大陆法系的职权进行模式可能更适合我国的国情。从世界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潮流来看,加强法官对诉讼的控制是各国诉讼制度改革的共同取向,而之所以如此,主要是诉讼制度运作效率的要求。效率的问题在我国同样存在,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涌入法院的民事纠纷将越来越多,效率的问题可能越来越严峻。如果在庭审模式上选择了“职权进行主义”,那么在整体上借鉴大陆法系证据制度,应该是很自然的。
其次,借鉴英美证据制度,对证据能力以及证据的证明力方面作出补充规定。正如台湾学者陈荣宗所言,“法定证据主义之证据法则,若详细加以观察,其实不外乎,将法官于认定事实时通常所用之若干经验方法,加以定型化而变为法律而已。”就其追求对相同证据方法作相同事实认定的出发点而言,这种立法主义并无不当。而在普通法系国家,正是陪审团的非专业性质,使得一套精致、完善的证据制度逐渐发展了起来。我国法官由于长期缺乏证据规则的约束和指导,在证据审查、判断方面的能力与西方国家职业法官尚有相当大的差距,在这种情况下,就证据能力和某些证据的证明力规定一些规则是完全必要的。但应注意的是,种类规则必须是有限的。如果从整体上借鉴了大陆法系的自由心证证据制度,那么许多事情完全可以交给法官来判断,而且只有给法官充分的信任,他们分析、判断证据的能力才能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规定一些证据能力方面的规则,其意义在于对证据进行把关,比如把某些有违人权或者基本程序法理的证据排除在法庭辩论之外;设置一些关于证明力的规则,则是把某些显而易见的认证规则法定化,以增强法官判断尺度的一贯性。
好,我今天就讲这么多,谢谢!(掌声)
主持人:
感谢江老师。下面同学们有什么问题请提问。
问:江老师讲证据法的三对范畴能不能把他们归成两种?
答:归倒能归,证据几个方面联系在一起,法律客观真实和法定真实是微妙问题,现在都主张法律真实的要求。那么举证和查证呢,模式是相对应的,最后还要达到客观真实互相对应。
判断证据我们要遵循什么原则,只要跟事实的要求是有联系的排列一块,在那一边是另一种排列的方法,完全是可以的。
问;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在证据方面如何对接?例如:一位妇女在医院生了一对双胞胎,然后医院只给她一个,妇女说,感觉我生的时候是两个,当事人要举证的话很难举,因为这时候其他的人也不在身边。问医院有没有拿这个孩子一事作为民事诉讼,应当如何举证?
答;这就是举证责任的配置问题,现在民事诉讼法当中规定了允许我们的法官在没有法律规定的情况下,遵守职业道德,然后按照法律逻辑加上几条限制,对举证责任加以配置。比如说:她生下来是两个,但又很难举证,因为她生产的时候,往往是在一种精神昏迷的状态,她不能够准确的说生下来是几个。但是她怀孕的时候,比如做B超表面证据要有,假如你不提表面证据的话,你自己连一点根据都没有,等于胡说。在检查的时候是两个,但是临盆的时候,这种情况很难说的清楚。在这种情况之下,就是提供证据,只要证明是双胞胎。鉴于临盆的状态下,当事人不能完全说清楚。这种时候医院如果说是一胞胎,他就要提出证据加以说明,这就等于是举证责任转移。我认为,应该用这个办法来解决。
主持人;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感谢江老师为我们讲课。( 掌 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