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培鸿:“费城律师”的品牌故事
2011年10月3日,意大利上诉法院判决被称为“狐狸精诺克斯”的美国女生阿曼达·诺克斯及其男友谋杀案无罪,引发媒体高度关注。著名的美国保守派电视频道福克斯新闻台,干脆以“这就是法律吗”为题进行连续报道。
诺克斯是一位西雅图女孩,2007年开始在意大利佩鲁贾大学做交换学生。她涉嫌与其男友在一起多人性游戏中用军刀割喉杀害了一名来自英国的室友,被原审法院判处26年徒刑,另外一名曾经出现在现场并提供毒品的象牙海岸男子奎德被判30年徒刑。
诺克斯及其男友提出了上诉,称自己案发时并未在场。在二审开庭期间,作为证人的奎德在指证诺克斯时,被诺克斯要求正视她的眼睛,诺克斯称对奎德的证言表示“震惊和痛苦”。
最终,陪审团经过长时间的讨论,以证物被污染为由作出了无罪判决,案子从而出现惊天逆转,已被羁押近四年的诺克斯被立即释放。尽管控方提出了抗诉,但是诺克斯还是第一时间购买机票,与前往聆听判决的父母一道返回了西雅图。
西雅图机场聚集了大批诺克斯的支持者,在简短的记者会上,发言人对媒体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来自费城,我有27年的刑辩经验,我是诺克斯的律师!
上世纪九十年代,好莱坞拍摄过一部名叫《费城故事》的电影,讲述美国社会和费城律师界的故事。由丹泽尔·华盛顿饰演的乔尔和汤姆·汉克斯饰演的安迪分别代表了费城律师的两种类型:乔尔是一位虽有才华,但被琐碎的案子逐渐消磨掉激情并开始麻木冷漠的商业律师,满足于在一些小案子中进行风险代理谋生,过着平庸而富足的生活;安迪则是一位毕业于宾大法学院的律师新秀,就职于充满高端业务和大客户的著名律所,大所、大案子、高收费,终日忙碌,前途无量。
然而,安迪因为同性性行为染上了艾滋病,并因为这种可怕的疾病而被律所解雇。他必须为自己的疾病和尊严打一场官司,于是找到了曾经作为对手的乔尔。经过精心的计算和痛苦的挣扎,乔尔接受了安迪的委托,并在替安迪打官司的过程中,逐步从过去的小富即安中摆脱出来,开始为良知和正义战斗,两人的友谊也由此日益深厚。最终,电影以乔尔帮助安迪打赢官司,安迪安详离世结束。
与一般的看法认为《费城故事》主要描写对同性恋和艾滋病的歧视不同,在法律圈里,这部电影还被认为集中呈现了美国社会存在的歧视问题以及法律对社会问题的介入与干预,更被认为是费城律师的真实写照。
这里有一个典故,一个关于那些招惹了麻烦的美国人的口头禅:我要请费城律师!
美国独立前,有一位名叫曾格的出版商被控告诽谤罪,原因是他所拥有的报纸,发表了大量批评纽约总督的匿名文章。在当时,批评总督等于间接批评英国女王,形势非常严峻,为曾格辩护的律师相继被总督吊销了执照,纽约律师们退避三舍。那些匿名文章的作者,只得前往费城聘请律师。最终,安德鲁·汉密尔顿答应出庭为曾格辩护。
按照当时的法律,陪审团的职责是要认定报纸是否发表了那些文章,至于文章是否构成诽谤,则是法官的职权。因此,一旦陪审团作出发表过文章的宣告,倾向于总督的法官就能够认定诽谤罪成立。
安德鲁凭借自己的胆识和智慧,首先承认报纸出版和发表过相关文章的事实,然后着力将英国女王和纽约州总督进行区分切割,强调良好的秩序和公正的法律本身应该正是女王希冀的局面。最后指出,真实的言论尽管让人不快,却不应当构成诽谤。陪审团不但应该认定事实,也有权决定发表文章的行为是否合法。
安德鲁的辩护最终说服了陪审团,他们站到了安德鲁一边,裁决曾格无罪。这一案件不但确立了陪审团可以超出法官指示裁判的判例,也为将来在联邦宪法中确立有关言论自由的权利埋下了伏笔。
正是从那时起,费城律师这一称号,成了聪明机智的代名词,在全美叫响起来。
今天的费城地方刑事法院,每天依然有大量案子开庭。
除了被媒体广泛聚焦的宾州州立大学球队教练的娈童案,以及偶尔发生的警察丑闻等,绝大部分都是些普通而细碎的小案子,比如交通违法、小偷小摸、吸毒嗑药以及持枪犯罪之类。然而,不管是被媒体关注的案子,还是少人问津的死刑案;不管是陪审团审理,还是由法官审理,整座司法大楼中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一类是绝对少不了的,他们就是今天的费城律师。
费城辩护律师协会(PDA)下设一个专门的死刑案件辩护小组,在过往的20年间,这个小组专门负责为那些请不起律师的死刑案件被告人辩护,他们办理的案子迄今为止没有一件被判处死刑。而同期的费城刑事法院总共判处过100-120名被告人死刑,这些案件全部是由私人律师辩护的,尽管这并不意味着私人律师的素质低于公设辩护人(事实上正好相反),但是至少可以证明公设律师队伍也是一群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士。
在费城的公交车、地铁上,随处可见费城律师执业的广告。他们有的强调擅长办理酒后驾车、驾照恢复以及一切刑事案;有的则声明一切伤害均可控告,且在打赢官司后才收取费用。以至于到了今天,在整个美国,费城律师依然是一块响当当的招牌。
(作者系资深刑事律师,现为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